中国历史上惨烈的考古悲剧,诡像频出,专家们扼腕叹息?

友书闲读 2024-10-11 12:04:42

上世纪五十年代,历史学家吴晗联合其他几位历史学家骤然申请,要求对十三陵进行发掘研究,然而,申请很快被考古学家驳回。可不久后,定陵的墙砖就开始脱落,专家们便正式开始进驻工作。

可是挖掘了两个多月,诡异的一幕出现了。

在这座偌大的紫禁城内留下了不少的故事和传说。

可是每一次提到紫禁城,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满清时期,是留发不留头,是宫廷里的金枝欲孽。而实际上紫禁城的建造者是明成祖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

早期的皇城定都在南京。老朱一路要饭要到决赛圈,带着兄弟们开创了大明王朝。然而,伴随着优秀继承人长子朱标的离世,老朱对大明的未来也开始有了自己的绸缪。朱元璋驾崩后,将皇位传给了孙子朱允炆。

朱允炆一登基就迫不及待的开始削藩,最终将本就心生不满的叔叔朱棣逼反,靖难之役,大明王朝易主,朱允炆下落不明。

朱棣下令迁都北京,并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要在北京城建造一处辉煌宫殿。

这处宫殿建到一半,朱棣又开始在宫殿外围寻找一处风水宝地建造陵墓,这就是十三陵中最早的陵寝——长陵。

不光是汉朝的人视死如生,其实在古代,许多人都将死亡看成是另外一种生命的存在,是去往一处灵魂世界,那是一处和现在生活并无两样的世界。因此许多帝王往往一继位就开始修建陵墓,要将生前的富贵显赫统统都带到另外一个世界去。

这个最典型的应该就是秦始皇陵。兵马俑坑还仅仅只是秦始皇陵的冰山一角,而一座陪葬坑就如此壮观,难以想象始皇帝当年不可一世的风采。到了后来,汉朝开始出土对尸身进行防腐的金缕玉衣,直到明清,皇陵的建造越发宏大气派。

朱棣选址建造的皇家陵园,先后有十三位皇帝葬在此处,明朝灭亡后,陵区的总面积已经达到了120万平方米,比当时的北京城面积还要大。

十三陵的修建气势恢宏,像一个根深叶茂的大树,每位皇帝的陵寝都有序的排列其中,而主要的干道便是那成为神道的入葬的毕竟之路。这条路的两旁修了不少神兽和武像,彰显了帝王神圣不可冒犯的权力。 庞大的陵寝修建的背后是无数劳动人民的血汗。

上世纪五十年代,历史学家们突然提出要对十三陵进行发掘,这一提议被考古学家们极力反对。原因是当时的科技条件并不完善,这庞大的陵寝如何发掘,如何保护,出土的文物存放等都是问题。

经过大家激烈的辩论,最终只能妥协。但历史学者们认为可以从定陵试点,先从小的开始,尤其是朱棣的陵寝暂时先不要动。

因为,在对进行发掘不发掘的课题进行争辩的时候,定陵的墙砖已经有脱落的痕迹,大家认为这很可能就是墓道的衔接处。

经过一段时间的清理,这块墙壁上露出三个字——隧道门,疑似地宫隧道入口。专家们兴奋不已,加紧了手头的挖掘工作,很快就清理出了两块砖墙。专家们挖出了一条探沟后,为了减轻工作量又在上面挖了第二条探沟,可是挖来挖去挖了一个多月,连原本出现的砖墙也都消失不见了。

地宫没有出现,连工人都开始迷茫了。 接下来便是连日的阴雨,考古队不得不暂停工作。

从7月断断续续到9月,一天,一个工人突然在探沟里发现了一个小的石碑,上面写着距离金刚墙还有十六丈,应该是明朝人立的界碑。

有了地宫方向,考古队开始启用大型器械进行工作,终于在1957年的5月,找到了地宫的外墙。

此时,地宫的外墙上显露出一个神秘的梯形开口,可能是万历皇帝的入葬入口。起初,专家们并不敢轻易动工,考古学者听过不少关于陵寝的传说,担心里面有毒气,有暗箭等。

经过反复研究,大家决定将梯形门先摘掉两块砖,然后派一个人进去查看。这一幕被当时的新闻记录片拍了下来。黑漆漆的墓道里,远处是汉白玉石雕刻的墓门,见里面没有什么异常,其他人也相继跳了进来。

齐心合力将墓门打开,这是人们第一次亲眼见到帝王陵寝。除了皇帝的龙椅之外,还有两个配殿,应该是给妃嫔们留下的陪葬棺椁,但显然没有被启用过,空空如也。沿着黑暗继续前行,在后殿里发现了三口棺椁,应该就是万历皇帝和两个皇后的合葬地方。

相比墓主人的尸身,这里的陪葬品的生命力显然更持久。

紧接着万历皇帝就成了第一个被历史学家打开的皇帝棺椁。

棺椁里清理了十一层的文物才找到万历已经腐烂成泥的尸骸。 专家们只得感叹:所谓真龙天子也没办法真正的不朽。 万历的尸骨已经干枯,但是他头上的金冠却保存了下来。

这顶金冠需要150根细如发丝的金线织就而成,实在是巧夺天工。 同时还出土了4顶皇后凤冠,采用黄金翡翠、珍珠和宝石镶嵌而成,其中一顶用了195块之多。

然而可惜的是,这次定陵发掘,很多珍贵的文物由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有限,没能很好的保存下来。 当时考古学家极力反对和担心的事,最终还是发生了。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