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发现战国墓葬,2000千年的吴王夫差剑罕见出土

友书闲读 2024-10-22 08:44:37

1976年,湖北一农民在挖葛根的时候,突然掉进洞里,他转头一看,发现地上趴着一个巨大无比的青色蛤蟆,他刚想靠近,就看见蛤蟆背后好像有几条蛇,他被吓得转头就跑。

早在1966年的时候,襄阳的砖厂在蔡坡西南面取土,总能捡到一些陶器碎片,玉器的碎片。大家当时也没在意,仍旧继续工作,直到1972年10月,湖北省博物馆以及襄阳地区文化局等相关单位,听说了当地村民的所见所闻后,决定来到蔡坡砖瓦厂取土的地方进行勘测,这一来不要紧,竟真的清理出了几座古墓来。

2年的时间共计清理出11座古墓,附近的居民大开眼界,就连专家们也欣喜若狂。 可关于蔡坡的故事还没有结局。农民在挖葛根的时候意外掉到一处洞穴,发现了奇怪的东西,连忙跑回家。

消息也惊动了考古工作者,原本要撤出蔡坡的工作者,决定再对蔡坡岗进行一次大面积的钻探。 这一次大家发现了一座高规格的战国墓,古墓东西长17米,南北宽14.8米,考古队为此墓编号“襄蔡12M”,称之“蔡坡12号墓”。

专家们开始逐步清理的过程中,发现了一处纵深九米的盗洞,不知何时挖掘的,洞口下方不出意外的话正对着的就是主墓室。

一般来说,主墓室的东西还能存留的概率很低,专家们心头一紧,无不叹息。 当时就有人劝大家放弃挖掘,毕竟人手不够,时间也紧张,与其投入到一个没有研究价值的墓葬里,还不如干点更有意义的事。

可专家们思前想后还是决定赌一把,千万别错失了什么研究机会。 幸运的是,盗墓贼虽然打了盗洞,可却对主墓室里的东西没有破坏,这也是给考古学者留下的惊喜。这座墓室有十层土阶,用五花土填充,一椁两棺周围密封青膏泥。

随着墓中大量出土的陶器、铜器和玉器,专家们意识到这可能是高等级的墓葬,一定会出土更珍贵的东西。

于是,他们向上级报告,请了湖北省考古队的两名专家过来。专家到的第三天,就从墓室的一侧出土了大量的兵器,有戈、矛、戟、箭簇和两把青铜剑。其中一把青铜剑在棺木中间,剑身刻有铭文,这意味着这把剑非同凡响。

发现这把剑的时候,它还在剑鞘里,剑首残缺,剑柄断为三截。柄为圆筒形,茎上无箍,剑锋锷已腐蚀。为了怕这把剑继续氧化,也需要通过上面的铭文来确定这把剑的出处,考古队将这把剑立刻送到工棚,由专家们现场破译。

剑身上的阴文两行共十个字:

攻玉攵王夫差

自乍其几用

专家们看到夫差两个字大喜,因为在当时,亲历王者之剑的出土对于这群从事了几十年考古的专家来说,还是第一次。

可这把剑到底是不是吴王夫差还有待商榷,专家们不敢擅自定夺,只好将文字拓片和一起出土的一件玉佩寄给了中科院的院长郭沫若先生。

许久后,郭沫若先生正式给了答复,认为通过那十个字基本可以断定是吴王夫差剑,而且湖北这个地方此前也出土过吴王夫差剑,不足为奇。 他认为这把剑应该是当时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灭了吴国后的战利品,紧接着楚国又灭了越国,这把剑就辗转到了楚国之地。

楚王将此剑作为战利品奖赏给了将军们,最后被带到了襄阳这块来。 襄阳这块战国墓出土的文物价值不可估量,尤其是这把吴王夫差剑给研究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提供了重要佐证。 当然有人可能会好奇,说怎么出土了那么多吴王夫差的剑,夫差一个人用得了这么多剑吗?会不会有赝品?

这里就让我们回顾一下卧薪尝胆的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吴越两国交战,速来不和。吴王阖闾趁越国国丧之际出兵,不料刚走马上任的越王勾践早有埋伏,吴王中毒箭而亡。

临终前阖闾对儿子夫差说:千万不要忘记给我报仇。 要说这夫差和勾践如果不是生在两个对立的国家,应该能成为很好的朋友,性格很相似。

夫差为了铭记杀父之仇,命士兵每次见到他都大喊一声:你忘记吴王之仇了吗? 于是,吴王夫差在伍子胥的辅佐下,将吴国带领的逐渐强盛了起来。

而且吴国当时的冶炼技术炉火纯青,吴国的青铜剑独步武林。吴王夫差觉得时机到了可以讨伐越国的时候,便命人打造了千余把的宝剑,命名为吴王夫差剑,公元前495年大举讨伐越国,为父报仇。

越国被打的就剩几千人了,越王勾践也成了阶下囚。 这把吴王夫差剑在2000多年后,带我们又一次重返了那惊心动魄的一战。现如今已经被珍藏在湖北省博物馆之内。

1 阅读: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