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德经》“三宝”在新时代的现实意义

用户_989315 2024-07-14 17:14:57

“三宝”在《道德经》的第六十七章,包涵两层内容:一是讲“道”的伟大;二是讲法宝的妙用。“道”的伟大现在已无容置疑,但它的伟大是靠护法“三宝”。而为什么要把“慈”做为第一法宝?因为“慈”包含有柔和、爱惜、宽容及善侍。慈进攻可以得胜,退守则可以坚固。因此在整个《道德经》的第四十章“弱者道之用”、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五十二章“守柔曰强”、四十五章“清静为天下正”、五十五章的“和”、六十一章的“牝常以静胜牡”等内容,都贯穿以“慈”,可见“慈”在修道中的重要作用。

在老子看来,“慈”是一种内在的品质,表现为对他人的关爱和仁慈。因此,学会“慈”,即要关注他人的需要和感受,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又要积极帮助他人,学会关爱尊重善待他人,逐渐培养出“慈”的品质。为自己和他人带来更多的正能量,这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和谐发展都至关重要。所以学会应用“慈”,能促进社会和谐。以上是个人在社会上修为的“慈”,而个人还要有在社会家庭责任担当的“慈”和宽阔的胸怀。老子认为“慈”是一种由内心自发的无声大爱,是施恩惠于世间万物的深切之爱,其“慈”也包括道教“行道立德,济世利人”思想理念。做为我们个人要尽最大的爱心孝顺自己的父母亲,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像孝顺自己老人那样孝顺其他的老人,像关爱自己的儿女一样关爱他人的儿女。“俭”是《道德经》讲的第二个做人法宝。“俭”的内涵有三层,一是节俭、吝惜;二是收敛、克制;三是谦虚。《道德经》五十九章“治人事天,莫若啬”,这里的“啬”和“俭”是相同的含义。俭即是啬,要求人们不仅要节约人力物力,还要聚敛精神,积蓄能量,等待时机更好地发展。

当下社会物质生活十分丰富,我们更要实践“俭”。第一,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消费和享受,不要盲目追求物质上的满足,所以俭也就是“知足”和‘知止”。老子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知足和知止与否,决定着人们的荣辱、福祸、生死。只有知道满足,善于满足,才不会遭致侮辱。知道适可而止,就永远不会有过错,从而可以长保此身。今天,随着时代进步了,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不少人家过上了富裕生活,很多人却忘了本,把“俭”和“勤有功,俭有德”的古训忘得一干二净。老子告诫人们:“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一碗水,水满自溢;一把刀,刀锋易折。这些自然现象易为人们理解,然而对于财富,人们总是尽力去追求,似乎永远不能满足。但贪婪只能适得其反,于是老子的“富贵而骄,自遗其咎”遂成为千古之训。这就要求我们要懂得节约资源,树立起节约和环保的意识,时刻不忘坚持勤俭之风。

同时,我们还要在社会上和对人表现出谦虚的美德。《道德经》第八章强调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不争”就是谦虚礼让的意思,这里也是在说“俭”。第六十六章说:“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江海能成为一切山间水流归附的地方,就是因为它善于处在低下的地方。这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谦虚的品德可以成就伟大的事业。“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要有谦虚的品行,注重用读书、艺术等内心修养和精神需求,来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坚守“俭”的品质,为自己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第三宝“不敢为天下先”,这与我们当今社会所倡导的“敢为天下先”背道而驰的吗?对此要辩证地看。我认为,“不敢为天下先”是道家的一种大智慧,是对主观和客观条件准确把握而得出的结论。当你的主观力量不足以应付对方力量的时候,就不能采用“硬拼硬”办法,而必须应用“不敢为天下先”的策略,采用“迂回战略”以达到“敢为天下先”的目的。但是在另一方面,当客观条件有利于我方的时候,不妨采取“敢为天下先”的办法。同时,为了整体的、全局的利益,我们还是要正确运用“敢为天下先”策略。而做为个人修为,要不敢在天下居前争先(不争名、不争利),所以才能成为天下之“长”。

所以第三个做人之宝是“不敢为天下先”,也有二层涵义:一是不争,谦让;二是退守、居下。《道德经》六十一章“大邦者下流”,六十六章江海“善下”,都指不为天下先的意思。这符合于“道”的原则。“不敢为天下先”,这是教导人的一种处世的态度和原则,表现为谦逊和低调的品质。因此,我们要学会虚心学习,不断吸收新的知识和经验;要学会低调处世,不要炫耀自己的成就和财富;还要学会感恩与回报,感激他人的帮助和支持,同时也要回报社会和他人。逐渐培养出“不敢为天下先”的品质,为社会和自己带来更多的和谐与进步。通过对“三宝”现实意义的追溯,我们可以从中梳理出提升道德修养和内在品质的重要意义,更为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服务新时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有价值的思考。

(本文作者:李景平道长,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2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