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圣人孟子曾说过:“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意思是说,当时全天下的学说分为两派,一派是以兼爱、非攻而著称的墨家学说,一派则是以贵己为首要目标的杨朱学说。尽管占尽了半壁天下,但孟子却对墨子和杨朱两个人的学说思想都不赞同,他甚至放下了文人的斯文,用极尽恶毒的语言骂道:“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被孟子骂作“禽兽”的杨朱,和道家有莫大渊源,有记载说他是老子的弟子,因他的思想学说上承老子、下启庄子,因此更被认定为是连接老、庄两个时代的传奇人物。杨朱:孟子口中的“一毛不拔”说的就是他。谈起杨朱,最容易和“一毛不拔”这个成语联系起来,这原本便是孟子对杨朱的大讽刺。当时处于战国时期,天下战乱纷争,人民生活朝不保夕。作为有文化的知识分子阶层,根本无力也无法耕种田地,所以不得不投靠权势以求自保。然而社会动荡,生存已经成为难事,所以墨子和杨朱针对当时社会时弊提出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学说。墨子认为,普天之下的所有人只有相互平等去爱对方,不分亲疏远近,才能换来世道和平。这便是“兼爱”“非攻”的思想。杨朱则认为,只有每个人更看重自己的生命,不会为了利益去做出自我伤害以及伤害他人的事情,只要人人都可以这样做,一样会得到社会稳定的理想结果。这是杨朱提出的“贵己”的学说。关于杨朱的学说,《列子•杨朱篇》中曾记录道:
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列子•杨朱篇》由此可见杨朱是非常注重自身权益的,他还说:“身非我有也,既生不得不全之;物非我有也,既有不得不去之”,即每个人都只应该拥有并珍惜本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要去奢望他人的,由此才能天下大治。但这样的观点在孟子眼中却是大逆不道的。孟子认为,杨朱把自己的地位看得过于重要了,甚至超过了君王和天下。于是孟子便断章取义认定杨朱是一个“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的吝啬鬼。孟子认定的杨朱形象,同样出于《列子•杨朱篇》,文中记载了一则杨朱和他的学生禽骨釐的一段对话:
禽子问杨朱曰:去子体之一毛,以济一世,汝为之乎?杨子曰:世固非一毛之所济。禽子曰:假济,为之乎?杨子弗应。
当禽子第一次问杨朱“拔一毛而利天下”的时候,杨朱认为这样的问题实在荒谬,在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可能存在。禽子又说,这是一个假定的问题。但杨朱更认为这假定本身就有问题,所以转身不回答,或者是觉得根本不值得回答。这就为孟子找到了把柄。在孟子看来,杨朱是被禽子质问地无以回答。为了救济天下,哪怕拔他的一根毫毛他都不愿意,所以孟子认定杨朱是一个切切实实的“一毛不拔”的反面教材。实则,这只不过是孟子断章取义的理解,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杨朱与此形象完全不同。
贵己说:一个人难道比一个国家还重要吗?接着上面的故事,禽子把老师质问一番后,却遭遇到了他的师兄弟孟孙阳的反驳。孟孙阳先问禽子,假如有人要伤害你的皮肤,然后你就可以得到黄金万两,你愿意吗?禽子毫不犹豫地回答说没问题。孟孙阳又问,假如砍下你身体的一部分,来换一个国家,你愿意吗?禽子犹豫了。梦孙阳解释说,虽然一根毫毛和皮肤、和身体比较显得非常微小,但皮肤和身体都是由一根根毫毛汇集起来的。你轻视了一根毫毛,推少及多,自然也就等于轻视了自己的身体。那又为什么用你身体的一部分换一个国家你却不愿意呢?很显然,孟孙阳比禽子更得老师思想的精髓。也正是在这一问一答的背景下,杨朱提出的“贵己”学说便具有了超越性。只要人人都不损一毫,不为了利益和欲望去相互争夺至头破血流,天下就再没有战事。杨朱还说:“不横私天下之身,不横私天下物者,其唯圣人乎!公天下之身,公天下之物,其唯至人矣!”这是最典型的天下为公的理念。杨朱真正反对的是,社会对个人应有权利的践踏,一切社会道德规范都不应该建立在侵害个人合理自由的基础上。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黄宗羲说过一句话,“使天下之人不得自私,不得自利,而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这正是对杨朱思想的最好解说。
道家祖师:师承老子、后启庄子,最终却隐逸在历史的故纸堆中。杨朱不但是一位思想家,更是一位有治国之略的大才,但遗憾的是他一生并没有著述流传下来。杨朱的故事多集中在《庄子》《孟子》《韩非子》和《吕氏春秋》中,关于杨朱最详细的记载则推《列子·杨朱篇》。《列子》本是一本道家学说著作,在《杨朱篇》中记载认为杨朱是老子的学生。《庄子·应帝王》篇中也有阳子(即杨子,杨朱)见老聃的说法。《道德经》提到“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便有告诉人们要知足、莫要外求过度的意思,杨朱所提倡的学说思想和老子“道”的思想不谋而合。《淮南子·泛论训》中论述杨朱及其学派思想时提到“全真保性,不以物累形,杨子之所立也,而孟子非之。”杨朱一派所提倡的“全真保性,不以物累形”便非常契合道家学说。但为什么孟子却要接二连三否定这一学说呢?原来,孟子认为杨朱和墨子的人生观都不符合“孔子之道”,即从爱自己的亲人进而推及到爱他人、爱天下的“仁爱观”。与墨子的“兼爱”不同的是,“仁爱”之爱是分先后和等级的,而杨朱的爱自己的观点更和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思想完全背离,所以孟子认为杨朱和墨子都背离了儒家忠君孝亲的宗法伦理,甚至为他们冠以无父无君的大帽子,认定他们是异端邪说,并号召天下所有学圣人之学的人们要“距杨墨”。
杨朱学派的观点虽然倡导“贵己”“重生”,但却并不是孟子所认为的极端个人主义。杨朱和他的弟子们认为在贵己的基础上,还要不损害他人的利益,并且对自己本身的欲望也要有所节制。杨朱有一个名叫子华子的学生,他曾说:“全生为上,亏生次之,死次之,迫生为下。迫生不如死。”这句话鲜明地体现了道家重生的思想。句中的“迫生”,是指自己的个人情感和欲求都不能得其所宜而被迫屈辱为生,认定这样的生存还不如死亡。而之后的庄子也曾对前来劝诱的使臣说,与其为了一国利益而放弃自由,倒不如在山野田林之间游目骋怀更让人向往。从老子到杨朱再到庄子,道家思想中的精髓以“自然”“贵己”和“逍遥”三大不同的概念而传承下来。遗憾的是,尽管这样一位大思想家在当时占据了非常重要的社会地位,他一生弟子无数,死后却无半点自己著作的文字留世,没有人继承他的衣钵,甚至连他具体的生卒年月都无法考证。在历史的故纸堆中,杨朱和他的学说思想被误解了数千年,而他本人却只给后人留下了一段传说去瞻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