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一段话,点破讨好型人格孩子内心创伤,父母们重视起来

凌晨妈妈育儿 2024-01-03 16:33:23

“思思,你快去把弟弟拿出来的玩具收拾一下,然后带弟弟去洗手,我们等会儿准备去吃饭了。”

“思思,把弟弟的衣服帮忙穿一下”。

“思思……”

周末与朋友约着一起出门吃饭,顺路过去接他们。结果进门没5分钟,就听到朋友一直给她女儿安排事情,而这个不到8岁的孩子,不仅在完成妈妈的指令,同时还给我拿来水果。

“思思真懂事。”看着忙碌的孩子,我忍不住的夸赞。但“懂事”二字一出口,我开始有些后悔。这么小的孩子,都是在跟父母撒娇耍脾气,思思却在照顾身边所有人。照此发展下去,思思极大可能会形成“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孩子的特点

讨好型人格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倾向,讨好者总是活在别人对自己的期待中,不遗余力地温暖别人,唯独忘了自己。一般讨好型的孩子有以下几种性格特点:

特点一:习惯性接受他人的要求

热播网剧《女心理师》中张海宇饰演的角色叫莫宇,就是一名习惯接受他人要求的讨好型人格的心理患者。面对同事提出的任何要求,他都来者不拒,习惯性的接受,即使自己心里非常不舒服也不说出来。

特点二:忽略自己的感受

讨好型人格的人,在与他人的相处过程中,更倾向于考虑他人的感受,想办法满足他人的需求。但是在满足他人的过程中,会有很多时候委屈自己,而为了获得他人的肯定,讨好型人格的人会忽略自己内心的感受。

特点三:缺乏自信与自尊

有些人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总是会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会察言观色,一旦感觉到别人有一丝的不满意,就会自我否定,从自身找原因。

其实,这是典型的缺乏自信与自尊,对别人的评价和看法非常敏感。

两种方式养出讨好型孩子

看到一位北大教授的一段话,让我一下子顿悟了,原来,讨好型人格的孩子,内心是这样的。

“其实小时候就独立懂事的孩子,长大后心理问题可能会更多。过早的独立会增加焦虑和恐惧感,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过于顾及他人的感受和评价,对自己的感受感到麻木,长大后对他人冷漠,也终究会成为原生家庭中的双重创伤。

一个很独立的孩子背后,可能不是独立,而是缺爱。还没有享受如何被爱,就要学会去爱别人,去理解别人,包容别人,凡事都要自己扛,这样的人其实是非常缺乏安全感的。这类人,即使收到礼物,她的第一反应不是欣喜,而是如何报答。”

那么,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养出过早独立的孩子呢?一种是父母控制欲强,一种是附加条件的爱。

首先,父母控制欲强。

大人总是这样,希望孩子成为自己希望的那个模样,若没有达到要求,就会用一种失望的态度对待。

就像《女心理师》中莫宇的父母,当他被校园霸凌回家找爸妈时,得到的回应是:“你肯定是做得不够好,否则别人为什么欺负你?”

因为父母的态度和处理方式,让莫宇养成一个惯性思维:“别人不喜欢我,一定是我做的不够好,只要我讨好别人,才会得到喜欢”。在这样的思维习惯中,一生都难以获得爱,更无法真正做自己。

其次,有附加条件的爱。

我将北大教授的话说给朋友听时,她红着眼眶说:“怎么会不爱自己的孩子呢?只是有时候忙于老二的事情,总是希望思思能够懂事一点,省心一点。”

是的,多个孩子的家庭几乎都有一个通病,就是希望大的能够更加听话,无论是从言语还是态度上,都在无形地告诉孩子:你要乖一点哦,这样爸爸妈妈才会更爱你。

这种附加条件的爱,让孩子会有一种自己不配得到爱的错觉。为了得到关注,只能不停地让自己乖巧、懂事,以讨好别人来获得自己想要的关注。

Tips:这两种方式养育出的孩子,心理上是不健全的,很容易因为压力大,导致情绪不稳定,焦虑等问题,在两性关系中也会因为不自信,缺乏安全感,而不容易获得幸福。

养育勇敢说不的孩子

作为一个母亲,我知道父母想要自己全部的爱给孩子,没有谁想要养育出一个讨好型人格的孩子,只是我们有时候的所作所为无形中给孩子造成了伤害。若不想孩子成长为讨好型人格,通过以下几点养育一个勇敢说不的娃!

第一点,父母反思自己的行为。

谁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是,孩子也是。有意识的给孩子自由,而不是控制欲满满的爱。试想如果和孩子角色互换,他们一天到晚都控制着父母,任何一个大人都会觉得受不了吧,孩子也是。所以,学会反思自己的行为,常常看看自己是不是给了孩子控制欲强或者有条件的爱。

第二点,教会孩子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年少成名的蒋方舟,从小就是“别人家孩子”的典范,在无数的赞誉中,她形成了一个委屈求全,讨好他人的性格。

感受到痛苦和压抑的她,后来独自在东京生活了一年,从那以后,她明白了任何人都不是完美的。没有必要为了迎合别人而失去自己。

就像她说的那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价值,如果你放弃自己的个性和价值,去打造一个被人喜欢的人设,就意味着:你吸引来的,不是真正欣赏你的人。真正能欣赏你的人,永远欣赏的是你骄傲的样子,而不是你故作谦卑和讨喜的样子。”

孩子成长的阶段,父母应该引导他们认识并接受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要过分苛求自己。只有学会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才能内心强大, 敢于对他人说不!

第三点:提高自信,学会自爱。

让孩子学会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同时也要让他们了解自己的长处。并且常常给予鼓励,在不同的领域去尝试。当孩子得到鼓励后,自信心会提升,变得更加勇敢,更加爱自己。只有这样,才会在他人不对等的要求中,懂得拒绝。

《被讨厌的勇气中》说:“当一个人脚踩着大地,活在当下,就很容易坚定,也更容易看见和拥有‘自我’”。

凌晨妈妈来叨叨:

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勇敢、自信地活出自我,而不是被套在满足他人的枷锁中,这需要每一对父母的关注与引导,请接纳不完美的孩子,助力他们活出肆意张扬的人生!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4 阅读:677

凌晨妈妈育儿

简介:凌晨开始创作的二胎妈妈,专注育儿、儿童心理知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