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孩子见到娘,无事哭三场”?背后原因挺暖心的

凌晨妈妈育儿 2025-03-14 16:13:13

“我家大孙平时挺好带的,按时吃饭、乖乖睡觉。但他妈一回来,这孩子就难带了,我说什么话都不听了,不好好吃饭,睡觉也计较。别提多闹心了!”

邻居李阿姨又在唠叨,诉说带孙子遇到的难题。李阿姨表示,一看到孙子在妈妈身边撒娇卖乖的样子,感觉好像自己这个当奶奶的,对娃不好似的。

孩子一到娘跟前,就跟变了个人似的,一会儿哭一会儿闹的。还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小娃见了娘,无事也要哭三场。

听过不少婆婆都唠叨,孩子在我面前很乖,一天也不会哭闹,一见到妈妈就开始了。这孩子啊,就是让妈妈给惯的!

看起来好像宝宝无理取闹,或者妈妈太宠溺,其实,还真不是这样。

法国心理学家瓦隆指出:孩子在 0~3 岁的婴幼儿期,与父母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非常重要。婴幼儿时期的亲密关系,也会影响他们以后的心理健康和人生轨迹。

看似是孩子无理取闹,实则背后蕴含着孩子对母亲深厚的情感依赖与信任,以及心理发展的自然规律。

“孩子看到妈,没事哭三场”,这一现象背后的暖心原因。

第一个原因,情感依赖与信任的体现。

心理学中的“依恋理论”指出:安全型依恋的孩子,在妈妈面前更容易释放情绪,这恰恰是健康情感发展的标志。

孩子从出生起,便将母亲视为最亲密的依赖对象。在妈妈身边,他们才有安全感,能够卸下在外人面前的“坚强伪装”,展现最真实的情绪。

例如,有些孩子在幼儿园或他人面前表现得很勇敢,自己能够穿衣服穿鞋,还能独立吃饭去卫生间。

但是一到了家里什么事情都会找妈妈,还会说妈妈亲亲我,抱抱我。一见到妈妈就会扑到怀里,一会儿也不肯离开了。

看过这样一篇文章,作者102岁去世前的外婆,嘴里喊着妈妈。

因为身体上的痛楚,让她想到了小时候妈妈的安抚,妈妈的照顾,母亲所带来的依赖感伴随了她一生。

虽然,后来她已经长大了,但心里对妈妈的依赖却从没有消失。潜意识中,母亲是最亲近的人,能给她新生命的人。

所以,外婆在弥留之际,无论谁握着她的手,她都喊妈妈。这一切都源于内心深处对母亲最深的依赖。

孩子看到妈妈哭,是因为他们对于母亲的信任。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有时候可能需要讨好、谨慎,不敢触碰别人的底线,说话也小心翼翼的。

和妈妈在一起,就不用这样了,可以肆无忌惮地表达自己的感情。这也就是说孩子对于母亲的信任,是无人可替代的。

第二个原因,情绪的安全释放。

孩子在一天中可能积攒了委屈、疲惫或压力,但由于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或在外人面前需要克制,这些情绪会暂时被压抑。

当见到妈妈时,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完全信任的“情绪出口”,通过哭泣来宣泄情感。这种释放不仅是心理调节的过程,也是孩子确认“妈妈会保护我”的重要方式。

作为妈妈,能及时发现孩子的情绪,生气了、委屈了、害羞了,会用娃能理解的方式帮他从负面情绪走出来。

母子间有天然的默契在,在妈妈面前,小孩子会表现出与平时乖巧懂事相反的情绪,他也会使小性子,生气不理人。

我们大人也一样,当自己在工作中受到了挫折和委屈,都会强作欢颜,被领导批评了也会点头说,是的。

一旦回到了家里,见到了亲近的人,尤其是见到了妈妈,便会忍不住委屈地流泪,释放自己压抑的情绪。

宝妈薿佤表示,不要说我家娃,看到我哭一场,我都快40岁的人了,有时候也会这样。

之前做了一个小手术,本来没什么事。妈妈打来电话问:手术完了,是不是很疼?那个瞬间,我握着手机,眼泪无法自控地流了下来。

一看到母亲,我才会把心中的话说出来,感觉在妈妈面前是真正地放松。

确实,很多人都有薿佤这种感觉,无论多大年龄,在母亲的面前,永远像个孩子,想哭就哭,想笑就笑。

第三个原因,对母爱的本能需求。

心理学家指出,能在妈妈面前喜欢哭泣撒娇的孩子,往往具备更健康的情感调节能力。

因为,他们通过哭泣获得安慰后,能更快恢复平静,并逐渐学会用语言或其他方式表达需求。这种互动模式,有助于孩子未来建立稳定的人际关系。

有研究显示,3岁前主要由妈妈陪伴的孩子,其安全感建立更稳固。

当妈妈白天需要工作要短暂离开,孩子可能会因分离焦虑而产生不安。晚上妈妈下班回来时,宝宝的哭泣既是思念的表达,也是对“妈妈是否还爱我”的试探。这种看似“无理”的行为,实则是孩子对亲密互动的渴望,也是宝宝独特的亲子交流方式。

通过妈妈的安抚,孩子会重新确认爱的联结。但宝宝总是哭闹,妈妈也很心烦。你可以试试从下面几点,进行改善:

✔ 建立分离仪式,提前告知孩子,妈妈上班需要离开和返回的时间,减少分离焦虑;

✔ 下班回家,专注与宝宝互动,一起阅读,游戏,让他感受到被重视;

✔ 别吝啬你的拥抱,每次见到孩子,用一个大大的拥抱,化解他的不安。

凌晨妈妈来叨叨:

孩子的“无事哭三场”并非任性,而是对母亲独一无二的信任与爱的表达。这种看似“甜蜜的负担”,实则是亲子关系最珍贵的纽带。你家孩子也是这样吗?你是怎么安抚的?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0

凌晨妈妈育儿

简介:凌晨开始创作的二胎妈妈,专注育儿、儿童心理知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