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高层在利雅得举行会谈后,特朗普公开表态,矛头直指泽连斯基,被指向乌克兰施压,要求其向俄罗斯投降,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俄乌局势面临重大转折,欧洲扬言“绝不放弃”。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王毅外长一语中的。那么,在一系列复杂的事件后,俄乌局势将如何发展?王毅又作出了怎样的表态?
当地时间2月18日,美国和俄罗斯各自派出高级代表团,在第三方国家沙特阿拉伯的首都利雅得举行面对面会谈。美俄关系多年来十分紧张,这次面对面的直接对话较为罕见。而此次会议主要讨论的就是如何解决俄乌冲突。

经过大约四个半小时的会谈后,美国国务院发表声明称,美俄两国一致同意,通过建立一种磋商机制,来解决双边关系中的“麻烦事务”,并“努力结束俄乌冲突”,实现两国外交关系的正常化,同时为未来双边合作奠定基础。
虽然美方强调,对俄乌冲突的斡旋和调解还在“初期阶段”,仅凭两国元首的一次通话和双方官员的一次会面,仍不足以建立持久的和平,但美俄双方已经同意任命各自高层团队,尽快推动结束俄乌冲突。
除此之外,美国总统特朗普也在18日当天公开表态,对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进行了措辞严厉的批评,称他本应在3年前结束这一切。也就是说,特朗普认为,是因为泽连斯基的能力不足,才导致俄乌冲突突然爆发,并持续至今。同时,特朗普还暗示,如果乌克兰想要坐在谈判桌上,就应该举行新的选举,因为泽连斯基的支持率已经跌至4%。

对于特朗普呼吁泽连斯基下台一事,乌克兰方面立即作出回应,乌方认为,如果乌克兰重新选举领导人,可能会遭到俄罗斯的暗中干涉,扶植亲俄人士当选,并在上任后做出对俄罗斯有利的决策。言下之意,就是拒绝重新选举。
一边是美国国务院发出声明,向外界展现美俄关系缓和的积极迹象,另一边是特朗普怒批泽连斯基,要求其下台,这一系列举措,被外界视为是对乌克兰的施压,迫使其向俄罗斯投降。这和此前美国出钱出力,对乌克兰表示坚定支持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或许意味着美国相关政策和立场的调整。
有分析认为,一旦美国转变立场,俄乌局势或将迎来重大转折,对此,作为美国传统盟友的欧洲表示强烈不满。欧洲方面认为,美国排除欧洲直接和俄罗斯进行谈判,又无视欧洲安全利益迫使乌克兰投降,是对欧洲的“背叛”。

在此背景下,包括法国、德国和西班牙等国在内的外长相继明确表态,绝不允许在没有欧盟和乌克兰参与的情况下,作出任何有关乌克兰的决定。换言之,欧盟绝不会放弃乌克兰,如果美俄就俄乌问题达成任何协议,欧盟不会承认。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早已有言在先。早在前几日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举办期间,王毅就在发言中表示,如果没有了规矩,昨天在餐桌边,明天就可能在菜单上。王毅的这句话,和2024年美国时任国务卿布林肯参加慕安会时发表的餐桌菜单论有关。当时,布林肯声称,在国际体系中,如果你不在餐桌上,就可能会在菜单上。
这种公然宣扬弱肉强食的言论,在全世界范围内引发激烈的舆论争议,暴露了美国依旧信奉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的真实面目。美方似乎认为,哪怕在多极化不断崛起的21世纪,美国依旧能凭借超级大国地位以大欺小。

如今,王毅借用布林肯的餐桌菜单论,向国际社会发出警告。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如果各国不遵守国际规则,执意搞丛林法则那一套,必定有风水轮流转,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