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大选的关键时刻,两大党总理候选人展开了第二场电视辩论,双方激烈交锋一小时,默茨的支持率暂时领先,展现出强劲的竞争力。然而,德国政坛似乎出现了新的变数,另一位候选人近期频繁与美方接触,引发了外界质疑。与此同时,中方亮明态度,传递明确信号。在出现“天选之人”后,默茨的领先优势能否持续?中方又作出了怎样的表态?
当地时间2月19日,作为德国现任总理的社民党总理候选人朔尔茨和基民盟总理候选人默茨举行了第二场电视辩论,双方就多个热点议题进行了长达一小时的激烈交锋。其中,在德国民众十分关注的移民问题上,默茨批评朔尔茨的移民政策太过软弱,认为当前德国的边境管控太过宽松,必须采取更严格的措施。

他表示,应该对社民党的移民政策进行重新评估,不能让德国成为欧洲唯一一个还在大规模接收难民的国家。而朔尔茨则反驳称,在过去一年里,德国已经加大了难民遣返力度,同时加强对合法移民的管理。他将默茨强硬的移民政策言论,视为对右翼选民的迎合,并指责默茨是在利用移民问题“制造恐惧”。
在能源问题上,默茨将当前德国面临的能源价格飙升困境归咎于朔尔茨政府,认为其能源转型政策受到了错误的意识形态驱动,最终导致德国工业面临更大的挑战。默茨声称,为了提高德国企业的竞争力,除了要降低能源价格外,还必须削减“昂贵且繁琐的官僚体系”。

言下之意,就是要对政府机构和行政程序进行改革,通过裁撤冗余部门等手段,进一步简化流程。这不仅能方便民众和企业更加快速地完成各种手续,还有利于降低政府运行的成本,减轻财政负担。
有分析认为,从最新的民调数据来看,当前默茨的支持率暂时领先,但优势并不算明显。距离联邦议院选举只剩最后3天时间,留给默茨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要想在2月23日的选举中大获全胜,默茨必须更加全力以赴,才能确保笑到最后。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默茨支持率暂时领先,但还有一个竞争对手难以忽视,那就是德国选择党总理候选人魏德尔。在被提名成为候选人后,她就成为了此次竞选的巨大焦点。在过去一个月的时间里,她多次和美方进行接触、除了高调和美国政府效率部负责人马斯克进行视频连线,并获得马斯克的明确力挺外,还在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和美国副总统万斯举行会面。

要知道,万斯当时连总理朔尔茨都没见,而是绕过朔尔茨见了魏德尔,这种不同寻常的举动,引发外界的广泛猜测。对此,朔尔茨直接公开表态,暗示美国“干涉德国选举”。外界舆论也认为,魏德尔背后可能有美国的支持,是真正的“天选之人”。这一情况,让德国此次选举充满变数,虽然默茨支持率领先,但能否赢过魏德尔,仍是一个未知数。
与此同时,中方早已明确表态。慕安会期间,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和朔尔茨进行会面,当着朔尔茨的面,王毅表示,中德作为战略伙伴,更应加强团结协调与合作。中方愿和德方深化全方位合作,推动两国关系向前向好发展,同时为动荡不安的世界提供更多确定性。

有分析指出,王毅的表态传递出三个明确信息。一是强调了中德关系的重要性,表达了中国对发展两国关系的重视。二是表明中方愿和德国在更广泛的领域扩大合作的积极意愿。三是肯定了德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和在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作用。这意味着不管德国政坛如何发展,中方都愿和德方深化合作,为两国乃至全球的和平稳定与繁荣发展贡献积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