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有一句话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当然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这句话就是“百无一用是书生”。而古人之所以这样说是有着一定的道理的,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大多数人都发现了读书人迂腐木讷的一面,所以才诞生了这句名言。
可即便对于书生有着这样的贬低程度,人们却依旧没有丧失掉对知识分子的崇拜。在古代,文人墨客是大多数人追随的对象,古人对这些人的痴迷和疯狂丝毫不亚于现代人追星的场面。那么,为什么古人贬低书生却又崇拜文人墨客?其中有何原因?
要明白这个道理,那就要分清楚书生和文人墨客的区别。书生是指那些处在追梦路上,没有什么社会地位的青年人,而文人墨客则是功成名就,在社会上叱咤风云的杰出人物。古代的唐伯虎、陶渊明、王安石和李白等人都是文人墨客的典型代表人物;而书生的代表人物,最典型的莫过于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了。
在古代,文人墨客大多潇洒至极、才华横溢,在游山玩水之间就能赋诗两首,且被后人津津乐道。试问,这样的人才谁不喜欢?而且他们身上的那股超脱世俗的气质和恬淡雅致的状态也是当时大多数人向往的生活方式。在平凡的老百姓眼中,这些文人墨客简直就是自己的偶像!
所以古人崇拜文人墨客也就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了。反观书生,每天苦哈哈的看书只为了考取功名利禄,时间长了难免心理压力过大,反映在脸上就是一脸愁苦相。
仔细想一想:当一个面带笑容才华横溢的人和一个满面愁容的人同时站在你的面前,你会选择和谁交流?又会期望变成哪一种人?想必大家心里的答案,便是古人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