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遇敌人,直接开火还是喊不许动?79年边防团第一仗教训太深刻了

南斋孤风中 2024-07-11 19:33:37

六十年代尾声。

北方,苏联的威胁如同挥之不去的阴云,时刻笼罩着中国的上空。

曾经的“兄弟”,如今已成了虎视眈眈的对手。

每当夜幕降临,边境线上的士兵们总是格外警惕,生怕黑暗中潜伏着不测。

与此同时,南方的越南也开始蠢蠢欲动。

曾经的邻邦,如今成了苏联的棋子,企图对中国形成包围之势。

越南的挑衅,如同一把尖刀。

不断地刺痛着中国的神经。

二十多万华人被强行驱逐,他们带着简单的行李,眼中含着泪水,踏上了回归祖国的艰辛之路。

边境线上,枪声时不时地响起。

中南海内,领导人们反复商议。

谈判桌上,中国代表们一次又一次地伸出橄榄枝,希望通过和平方式化解矛盾。

然而,每次会谈结束,他们都带着失望和无奈回到祖国。

越南的冷漠态度,让和平的希望变得愈发渺茫。

越南多次征兵

1978年的越南。

战争的阴云,笼罩着这片曾经饱经磨难的土地。

街头巷尾,征兵的标语随处可见。

鲜红的大字,仿佛在提醒着每一个人:和平的日子已经远去。

一年之内,征兵三次。

当年征兵总数,不下40万人。

街道上,征兵办公室门前排起了长队。

他们中,有刚刚告别校园的学生;

有离开田地的农民,还有放下工具的工人。

第三批征兵如期而至。

此时的越南,已经有近150万人穿上了军装。

街道上,军车往来穿梭,运送着物资和新兵。

学校里的军训,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操场上,学生们排着队列,汗水浸湿了他们的衣衫,教官严厉的口令声回荡在校园里。

乡村里,500万青年“突击队”正在接受训练。

他们中有些人还带着泥土,有些人手上还有劳作的茧。

1979年初,边境地区的气氛更加紧张。

军营里,士兵们时刻保持着警惕,“一级战备状态”的命令下达。

22.5万大军云集

1978年冬天,中国南方弥漫着一种紧张而肃穆的气氛。

广州、昆明、成都三大军区。

成为了这场即将展开的军事行动的中心。

军营里,士兵们的脸上写满了严肃,每个人都在默默地进行着最后的准备工作。

11月底,参战部队完成了所有的准备工作。

武器被仔细地检查和保养,每一颗子弹都被小心地装填。

12月8日,一个看似平常的冬日。

然而,就在这一天,中央军委下达了战略展开的命令。

这道命令如同一道闪电,瞬间点燃了整个南方边境地区。

军营里,紧张而有序的忙碌开始了。

接下来的几周,军队开始向边境地区移动。

卡车、坦克的声音,响彻云南和广西的公路。

到了12月底,广西和云南的边境线上,22.5万大军云集,9个军的威武之师蓄势待发。

东线兵团,由许世友指挥,从广西出击;

西线兵团,由杨得志指挥,从云南出击。

云南的山川地形复杂,每一步都需要精心计划。

这,就是1978年底中国边境的情况。

全国的目光都集中在这里,等待着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战场喊话

1979年春天,云南边境的老山地区来了一群特别的人。

这是边防15团的战士们。

大家背着大包小包,踩着结实的步子。

来到了这个陌生的地方。

老山的春天还有点冷。

新来的战士们忙着搭帐篷,认识周围的环境。

虽然大家都很累,但眼神里都透着坚定。

除了日常训练,战士们还要学一样特别的本领——战场喊话。

指导员拿出一本小册子,上面写着越南话和中文注音。

战士们围成一圈,仔细看着手里的小册子。

有人开始学越南话,发音很怪,逗得大家笑起来。

但很快,大家就认真起来。

因为都知道这事很重要。

一个年纪大点的老兵,说起了他爸爸的故事:

“我爸参加过抗美援朝。那时候他们也要学外语喊话,学的是英语。他们用的是油印的小本子,上面有英文,还有用中文写的英语发音。”

大家听得很有兴趣。

一个年轻战士问:“他们喊什么呀?”

老兵笑着说:

“就是'投降'啊,'放下武器'啊,诸如此类。我爸说,有时候喊一嗓子,对方就放下枪了,省了不少麻烦。”

慢慢地,营地里到处都是人练习越南话的声音。

有的说得不太顺,有的说得挺好。

但每个人都很努力。

他们知道,学好这些话,可能会让战争少些伤亡,多些和平。

这,就是1979年春天的老山。

在这里,每学会一句外语,可能就多一份机会化解矛盾。

11人的小分队

1979年9月12日。

秋天的阳光,洒在老山的山岭上,给这片边境地带镀上了一层金色。

早晨的空气中,还带着一丝凉意。

2连的战士们,却已经全副武装,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情况。

这一天早晨,一个村民匆匆跑来报信。

说在楠木坪,看到了越军踪迹。

这个消息,立即引起了2连指挥部的高度重视。

副连长张乃峰,迅速集合了一支11人的小分队,准备前去侦查情况。

张乃峰简单交代了几句注意事项。

然后一挥手,小分队就沿着蜿蜒的国境线,向楠木坪方向出发了。

山路崎岖,树木茂密。

11个人排成一列,小心翼翼地前进。

走在最前面的,是侦察班班长王永德。

他经验丰富,眼睛像鹰一样锐利,不放过任何可疑的动静。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太阳渐渐升高,树林里的温度,也在慢慢升高。

汗水浸湿了战士们的衣襟,但没人抱怨,所有人都保持着高度警惕。

11点50分,就在小分队以为这次可能又是虚惊一场的时候。

突然间,局势骤变!

王永德走在最前面,眼睛突然捕捉到了一丝异常的动静。

在离他不到5米的地方,几顶太阳帽若隐若现。

那是越军特有的帽子!

王永德的心跳顿时加速。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迅速做出了判断。

他猛地向旁边一闪,同时举起了手中的步枪。

“不准动!”

他用尽全身力气喊出这句话。

这一声喊,就像是打破了宁静的信号。

瞬间,越军寻找掩体,躲在岩石后面,大树后面。

下一秒,枪声在寂静的山林中爆开。

密集的子弹在空中飞舞,击打在树干和岩石上,树叶被子弹打得簌簌作响。

越军迅速撤退,躲进了一个隐蔽的山洞里。

这个山洞位置特殊,曲折难入,成了越军的天然掩体。

张乃峰眼疾手快,立即做出了决断。

他大声下令:

“你俩占领洞口两侧的高地,用火力压制敌人!其他人跟我来,我们从正面突击!”

战士们迅速行动起来,占领有利位置。

张乃峰带领杨盼财等几名勇敢的战士,直接向洞口冲去。

就在他们即将抵达洞口的瞬间,一声枪响打破了短暂的宁静。

杨盼财突然倒下,鲜血染红了他的军装。

“杨盼财牺牲了!”

有人大喊,这个噩耗让所有人心头一紧。

张乃峰,立即派人向上级报告情况。

很快,驻扎在落水洞的10连接到命令,全连轻装急行军向楠木坪增援。

他们的任务是封锁国境线,防止敌人逃跑。

同时,2连也派出了一个小分队前来支援。

等增援部队到达后,小分队开始对洞内的敌人发起猛烈进攻。

激烈的战斗持续了一段时间。

最终,战斗结束。

战后统计,敌方有1人阵亡,3人受伤。我方付出了1人牺牲、1人受伤的代价。

在回去的路上,每个人都显得格外沉默。

他们知道,边境的和平是用生命换来的。

有人开始反思,如果当时不喊出“不许动”。

而是直接开火,打越军一个措手不及,也许战果会更大。

经过楠木坪的战斗,我军汲取了宝贵的教训。

指挥员们意识到,在这种复杂的边境环境中,先发制人往往能够掌握战场主动权。

于是,在接下来的行动中。

“先敌开火”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战术原则。

“先敌开火”重要战术

1979年10月3日。

秋高气爽,边境线上的树叶开始泛黄。

营长何志光组织了一支特别的小分队,共38人,其中还包括了一些当地的民兵。

他们的目标是,3段2号界的敌方哨所。

小分队悄悄接近敌方哨所。

进入有效射程时,何志光没有丝毫犹豫,立即下令开火。

突如其来的攻击,让敌人措手不及。

枪声划破宁静的山林,子弹如雨点般倾泻而下。

战斗异常激烈,但仅仅持续了25分钟就结束了。

这次行动取得了巨大成功:

击毙敌军9人,击伤6人。而我方竟然无一伤亡。

这个结果,让所有参战人员都感到振奋。

仅仅一周后,10月11日,又一次成功的行动证实了这一战术的有效性。

这天,边防15团的侦察队,在高棚后山展开行动。

他们敏锐地发现了4名越军。

侦察队员们没有喊话警告,而是果断地扣动了扳机。

迅速而精准的火力,立即将4名越军击毙。

整个过程干净利落,我方再次零伤亡。

这两次战斗的胜利,不仅提升了我军士气,也证实了“先敌开火”战术的有效性。

指挥员们,开始在更大范围内推广这一战术思想。

在这片危险的边境线上,任何一个疏忽都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

9 阅读:925
评论列表
  • 2024-07-12 12:21

    白痴,打埋伏抓俘虏时才喊话,两军遭遇战当然一声不吭先下手为强

  • 2024-07-12 14:22

    对付忘恩负义的猴子就不用警告了!!死了那么多人,还想抢我们南海的岛屿呢!!还是死的少!!!

  • 2024-07-12 11:37

    战前还学了例如投降、缴枪不杀之类的越语结果有用吗?[吐舌头眯眼睛笑]

南斋孤风中

简介: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