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开国大典播音员丁一岚:大典时,毛主席压根没说过这句话

南斋孤风中 2024-07-07 10:42:16

1997年6月18日。

北京的夏夜,依旧闷热。

城市的灯光渐次亮起,无数家庭的客厅里,电视机荧幕闪烁着蓝光。

北京台,正在播放一档深受欢迎的智力知识竞赛节目。

演播室里,空调的冷气让人感到一丝凉意。

聚光灯下,两个小学生站在舞台中央,神情紧张而又兴奋。

额头上隐约有汗珠闪烁。

既因为紧张,也因为聚光灯的热度。

主持人西装革履,面带微笑,眼神中透露着鼓励。

他清了清嗓子,用充满期待的语气问道:

“开国大典上,毛主席说过哪句话?”

空气仿佛凝固了一瞬。

两个小选手面面相觑,眼中闪过一丝迷茫。

他们的小手,紧张地绞在一起。

努力回忆着,却始终想不起答案。

看到这一幕,主持人的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但很快就被激情所取代。

他转向观众,声音中带着一种难以抑制的兴奋。

一字一顿地说:

“毛主席说的是,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观众席上,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仿佛穿越回到了,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仿佛看到了天安门广场上飘扬的五星红旗。

然而,不久后,电视台却收到了一封意料之外的投诉信。

信封朴素无华,但字迹工整有力。

台长打开信,眼神随着阅读逐渐变得严肃。

信中写道:“毛主席根本没有说过'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这句话,你们是张冠李戴。”

这番话如同一盆冷水,瞬间浇醒了台长。

他的目光停留在署名丁一岚上,瞳孔微微放大,脸上露出了敬畏的表情。

这个名字,让他立刻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丁一岚是谁?

开国大典时,在毛主席身边,为四万万同胞播报的播音员、原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台长、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台长!

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知识纠错,更涉及到对历史的准确传承。

就是她了

1949年北京。

秋风送爽,空气中弥漫着兴奋与期待。

周总理的办公室里,一群人正在热烈讨论着开国大典的筹备工作。

周总理站在窗前,目光深邃。

仿佛,已经看到了即将到来的伟大时刻。

我们必须让全国、全世界都听到这个历史性的声音。

新中国成立,国民党虎视眈眈,众多西方国家也在盯着。

为壮大国威,实时全程广播!

让每一个中国人,从北京到广州,从上海到重庆。

甚至是海外的华人华侨,都将通过这个声音,感受到祖国的脉搏。

当时电视、手机还没普及。

但收音机,已走入千家万户。

在天安门广场旁,工人们正在搭建一个小棚子。

虽然简陋,但它将成为向世界传播中国新生的重要阵地。

阳光透过棚子的缝,隙洒落进来,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盛典预热。

新闻部的办公室里,灯火通明。

负责人们正在仔细审阅着一叠叠资料,为选择最合适的播音员而绞尽脑汁。

当丁一岚的名字被提出时,房间里顿时安静了下来。

“就是她了。”

一位老者坚定地说:“她的文字有力量,声音有温度。”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赞同。

他们想起了丁一岚那篇《血的控诉》,那激昂的文字仿佛还在耳边回响,唤起了无数妇女追求自由、平等的勇气。

几个月前,她还为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播报《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公告。

丁一岚接到任务时,坐在自己简朴的房间里。

窗外,北京的夜色静谧深沉。

她的手指轻轻抚过桌上的稿纸,心中涌起一阵激动。

“这将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播报。”

她开始在脑海中构思。

如何用最生动、最富感染力的语言,向全世界传达这个伟大时刻。

天安门广场上,工人们正在紧锣密鼓地布置。

红旗飘扬,鲜花盛开。

丁一岚站在即将完工的播报棚前,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夜幕降临,北京城笼罩在一片期待中。

丁一岚坐在小桌前,反复练习着,准备着。

她知道,自己的声音将成为历史的一部分,将被无数人铭记。

十万多人齐聚一堂

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从繁华的城市到偏远的乡村。

无数家庭,围坐在收音机旁。

屏息凝神地,等待着那个历史性的声音。

1949年10月1日,北京的天空格外湛蓝。

秋日的阳光,洒在天安门广场上。

将整个广场映照得金碧辉煌。

广场上,人头攒动,十万多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个历史性的时刻。

丁一岚站在临时搭建的播报棚里,透过小窗看向广场。

她的目光扫过人群,看到了无数熟悉又陌生的面孔。

那些布满皱纹的脸庞;

那些粗糙的双手;

那些期待的眼神,都在诉说着一个民族的苦难与希望。

她的心跳加速,感受到了肩上的重任。

下午三点,广场上突然爆发出一阵欢呼声。

丁一岚屏住呼吸,看到毛主席和其他领导人的车队缓缓驶来。

她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全国。

一直到毛主席的声音响彻天际: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丁一岚的心仿佛停止了跳动,她感到一股暖流从心底涌出,眼泪不受控制地流下。

但她知道,此刻她必须坚持。

广场上,数万人欢呼雀跃,掌声如潮水般汹涌。

七个小时的播报,丁一岚的声音始终没有疲惫。

声音时而激昂,时而温柔。

她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着每一个细节,将现场的喜悦传递给全国每一个角落。

当最后一句播报结束时,丁一岚终于松了一口气。

她摘下耳机,听着外面依然不息的欢呼声,眼泪再次夺眶而出。

她知道,今天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

都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

一个民族的记忆

夏日的北京。

晚风轻拂,带走了一天的闷热。

丁一岚老人坐在自家客厅的藤椅上,目光透过窗户望向远方,仿佛在回忆什么。

电视机里,传来的声音引起了她的注意。

她慢慢转过头,眼神变得专注起来。

当主持人说出那句“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时,丁老的眉头微微皱起。

她那布满皱纹的手,轻轻敲打着椅子扶手.

眼神中闪过一丝不赞同。

尽管身体虚弱,但精神依然矍铄,记忆清晰如昨。

丁老缓缓起身,步履蹒跚地走向书桌。

动作虽然缓慢,但每一步都坚定有力。

坐下后,她拿起钢笔,在纸上一笔一画地写下自己的想法。

毛主席没有说过“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这句话。

中国人,不是中国人民。

毛主席说的中国人,包括国内各阶层人民,已经海外同胞。

如果只说中国人民,那就把范围局限在了国内,局限在了具有中国国籍的人。

他是在向全世界的中国人宣告:

无论你身在何方,无论你是什么身份,只要你认同自己是中国人,你就能从此挺直腰杆做人。

夜深了,城市渐渐安静下来。

丁老的房间里,台灯依然亮着。

她坐在那里,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历史需要被准确地记录和传承。

即使是一个小小的细节,也关乎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记忆。

2 阅读:569

南斋孤风中

简介: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