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有昊天上帝“命仙首十二称臣”说法,那么仙首十二指哪些人?

吕布探 2025-03-06 13:27:25

在《封神演义》中,“昊天上帝命仙首十二称臣”这一情节引发了关于“仙首十二”具体身份的长期争议。结合多个来源的分析,主要有以下两种主流观点及相关依据:

观点一:“仙首十二”指阐教十二金仙在文殊广法天尊出场时的赞诗中提到“玉虚宫元始门下,十仙首会赴蟠桃”,暗示元始天尊门下存在“仙首”的排行,而十二金仙恰好是十二位成员。此外,封神大战的起因被描述为“十二金仙身犯红尘杀劫”与“昊天上帝命仙首十二称臣”并列,两者可能直接关联。昊天上帝作为天庭之主,需解决“天庭用工荒”,而十二金仙作为阐教精英,修为虽未达圣人(如未斩三尸),但实力与影响力足以成为招揽对象。元始天尊通过封神榜输送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可能正是为替代十二金仙的臣服。

有观点认为,十二金仙在原文中被称为“十二代上仙”而非“仙首”,且其修为仅为金仙层次(低于大罗金仙),不足以被昊天上帝点名。此外,若“仙首”指各教领袖,三清等圣人的地位远高于昊天上帝,不可能轻易称臣。

观点二:“仙首十二”指仙界领袖级人物“仙首”应指仙界各势力的领袖,而非普通金仙。可能的名单包括:

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

接引道人、准提道人;

火云洞三圣(伏羲、神农、轩辕);

女娲、瑶池金母、西王母、燃灯道人等。

矛盾点:

若“仙首”为教主级人物,昊天上帝难以直接命令他们称臣,因此封神榜的签订被视为妥协方案,即通过封神为天庭补充人员,而非让教主臣服。

女娲、火云洞三圣等虽未明确称臣,但积极参与封神计划,暗示他们可能与昊天上帝存在某种合作。部分学者认为“十二”是虚数,泛指多位仙界领袖,而非精确的十二人。道教传统中,昊天上帝(玉帝)为三界之主,但在《封神演义》中,其实际权威受限于三清(尤其是鸿钧道人)。

若“仙首十二”包含三清,则昊天上帝的命令可能更多是象征性,需通过封神榜间接实现。截教门人大量应劫,部分因申公豹与闻仲的推动,但深层原因可能是昊天上帝需通过封神削弱截教势力,平衡三教。

主流争议焦点在于:“仙首”是阐教十二金仙还是更高层次的仙界领袖。

支持十二金仙的依据:原文暗示、封神逻辑;

反对理由:修为不足、地位不匹配。

仙界领袖说的合理性:符合“仙首”的字面含义,但需解释昊天上帝如何命令圣人。

目前尚无定论,但多数分析倾向于“仙首十二”指代阐教十二金仙,而封神榜的签订是元始天尊为保全弟子与天庭的博弈结果。

2 阅读:354
评论列表
  • ajie 5
    2025-03-08 08:49

    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昊天的皇权大于一切!教主、圣人也必须臣服!![得瑟]

  • 2025-03-09 02:40

    就是指的十二金仙,昊天内部空虚,需要招打工仔,看上阐教十二金仙了,元始天尊舍不得,这才搞出了封神榜,十二个不给你,多给你三百多个,昊天上帝肯定愿意啦。而且几大教主的地位不可能高于昊天上帝,真远高于昊天的话,那昊天的旨意他们完全可以无视。封神演义里地位最高的俩人,鸿钧老祖,昊天上帝。别的各大圣人都在他俩之下。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回复:
    而且书中从来没说过昊天上帝不如各教主。元始比十二金仙地位还高的大弟子南极仙翁去见王母,是要下跪磕头的。称臣的定义是什么?定君臣名分,就是称臣。而不是要进入天庭才是对天帝称臣。历史上赵构向金国称臣,也只是自称臣子,可没有到金国去听金国皇帝命令。南极仙翁下跪磕头,已经事实称臣了。那十二金仙这些做师弟的,在那边高贵什么?所以仙首十二不能是十二金仙,否则一边不肯称臣,一边见面下跪,精神分裂?也只有三清二西圣这些教主级混元大罗金仙,才有资格说我不愿称臣,然后签押封神榜,用门下代替,如此三清才会心甘情愿拿几百个弟子去填。十二金仙什么级别?就算拿截教去填,跟十二金仙一个级别的都换进去不只十二个了吧?算数都不会算,昊天上帝都傻了,我只要十二个,你们换来一大堆,三清全是大傻瓜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回复:
    你是不是搞错主次了?后面那个昊天上帝命令十二仙首称臣才该是主要原因,否则这书就不符合逻辑,鸿钧也就是个傻子了。

吕布探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