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套路女跟踪狂,高分冷门神作

火星研究社 2025-01-18 10:59:15

说到跟踪狂(Stalker),大部分人脑海中都会浮现出两类人群——恐怖的猥琐男&疯狂的私生饭(女性居多)。

虽然都是法制咖,但较恐怖指数而言,前者由于受害人往往都是更弱势的女性素人群体,显得更甚。

当然,作为艺人遭遇私生饭AKA跟踪狂时,即便多数身为男性,却因为公众人物的身份隐私容易泄露也同样备受折磨。

在本月,网飞上线了一部“真人真事改编”的“男艺人遭遇女性跟踪狂”的剧集,惊悚程度令不少网友大呼“比鬼片还恐怖”。

但由于男主是一位喜剧演员,所以在这个他亲自创作的故事里,还意外地加入了不少的黑色幽默,好笑到不行。

该剧在IMDb由12000+的用户打出了8.2的高分,且在豆瓣也收获了8.6的好成绩,但后者评分人数在截稿前还不足1000人,不免有些遗憾。

作为专业推荐优秀作品的火星小编此时不推待到何时?!

同学们请跟我一起由本文为契机,打开这部值得一看的另类佳作《驯鹿宝贝》。

01

根据牛津字典,在英语中,Stalker一词在16世纪是指徘徊查找作案目标的小偷或盗猎者,至20世纪才开始在美国小报中用来指“缠扰者”。

在维基百科中,对于Stalking(缠绕)的定义解释为:一个人或团体对另一个人给予过多的关注,而造成被关注着的困扰和恐惧。

具体的行为包括站岗、跟踪和监控等,和骚扰及恐吓有很大的重叠。

该词最初专指对明星痴迷而进行骚扰的陌生人,后来这个词渐渐发展成指称任何人被前伴侣骚扰的情况。

美国的全国犯罪被害人中心为这个词语定义为:“两人只要发生任何不想要的接触,而直接或间接形成恐吓或让被害人感到恐惧”都可称为Stalking。

据英国国家统计局统计,英伦三岛约有250 万人正在遭受或遭受过跟踪骚扰。

虽然在英国现行法律中,已经有了《防止骚扰》法案(Protection from Harassment Act),但由于过去法治人员常将缠扰视为家务事而不予理会,随着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被害人的沉重心理压力,以及一些缠扰案件因警方的忽视而演变成杀人案,于是到了2012年,一项新法律在英国生效,专门惩治Stalking。

许多立法者、学者及人权团体开始推动将“缠扰”定罪,并对施暴者提供追踪及心理治疗。

相信不少喜欢看网文或者纯爱剧的同学都见过不同程度的“跟踪”桥段,似乎包含了不少神秘浪漫的滤镜加持。

但残酷的是,如果在现实中的你真的成了Stalking的对象,那是绝对没有神秘浪漫可言,只会有无尽的痛苦折磨。

而相较于女性受害者,男性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其实更加“弱势”。

事实上根据资料显示,关于男性真正被看作是性暴力、虐待、跟踪、骚扰、强暴的受害者,直到1995年才真正被正视。

而该剧的主创&主演,英国喜剧演员理查德·加德,则遭遇了一位女性Stalking的困扰足足四年!

从最初她经常跟踪他参加喜剧演出,到出现在他家,这位疯狂的女性跟踪狂的行为在不断地升级加码。

据理查德·加德本人统计,在四年间,该女子给他发送了共计41071封电子邮件、350个小时的语音邮件、744条博客留言、46条Facebook消息和106页的信件。

不仅如此,她还寄给了他一系列别有用心的礼物,包含安眠药、毛线帽、崭新的拳击短裤和驯鹿玩具。

《驯鹿宝贝》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02

由于经常在线下的各个酒吧、俱乐部演出,且身为男性,理查德·加德起初对于这位“过分狂热”的女性的出现并不以为意,甚至他的朋友们还以此为乐。

“一开始,酒吧里的每个人都觉得我有一个崇拜者很有趣”他在接受《泰晤士报》访问时解释道:“直到她开始侵入我的生活,跟踪我,出现在我的演出现场,在我家门口等我,发送成千上万的语音讯息和电子邮件……我才意识到这件事非比寻常。”

虽然被跟踪骚扰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是作为艺术表演创作者,理查德·加德在整个事件结束后,还是没有忘记创作的本能。

“从某种奇怪的角度来说,我第一次觉得这可能是一个好故事,是在整个折磨的过程里。”

他开始系统地回顾这四年来的点点滴滴,也意识到,或许大方直白地将这段经历的痛苦以喜剧的形式分享出来,可能就是最好的自我治疗。

“那是我最紧张的时期之一,当我听完那些语音讯息,就连我晚上睡觉,她的声音会在我耳中回荡。我记得当时在想,如果我要在舞台上讲述这些——我一定要把这些话说出来。就这样,这部剧诞生了!”

有趣的是,理查德·加德并没有以“受害者叙事”来创作这个故事,“我认为,当你不知道自己站在谁那一边时,艺术就变得相当有趣。我希望它是有层次的,我希望它能捕捉到人类的经历。”

当你看完这部剧集,也会深深地感受到这个故事之所以另类&特别,也正是由于我们看到的并不是一个“受害者逃离跟踪狂”的恐怖纪录,而是借此探讨了这个世界里面很多被受害者不愿意提及的事。

并更深刻地表达了在极度焦虑和质疑自己的当下挺身而出,大胆地表达“metoo”,或许才是面对自己的最好方式。

事实上,他也在做着大部分喜剧创作者最擅长的事情——掏心掏肺把自己的苦难拿出来当成笑话。

只是值得称赞的是,即便如此理查德·加德仍旧表达了自己对人性认知的积极性。

“人类本质上可能还是善良的,但他们也有不好的一面,也会犯错。”

而对加害者,他也同样保留了善意。

“我相信跟踪我的人是一个非常脆弱的人,我相信她是一个值得同情的人。”

虽然我并不支持这样“同情加害者”的善举,但如果你看完该剧,了解了理查德·加德所创作出的男主Donny究竟在遇到Martha遭遇过什么,或许也能对此表示理解。

03

剧版《驯鹿宝贝》改编自理查德·加德于爱丁堡艺穗节演出的备受赞誉的单人剧。

尽管在这个故事里大部分内容是真实的,但理查德·加德也坦诚地表示,为了增加剧情张力,也特意加强了紧张、悬疑的抓马成分。

“我想用一种我以前从未在电视上见过的人性特质来展现跟踪的层次,然后将其颠倒过来。”

故事的男主Donny是一个失败的谐星,为了生计不得不兼职酒保。

某日,他非常好心地为一个伤心的女人Martha加油打气,而这样的好心却变成了结果变成Donny后续的噩梦。

在该剧的前三集里,我们将会见证Martha是如何时时刻刻且无所不用其极地“渗透”Donny的生活之中的。

不停切换的各种视角,不停更换的跟踪花招,加上Martha令人极度不适的表情特写和大加分的BGM,令人毛骨悚然。

但妙就妙在即便如此,我们所看到的整个故事里,并不是着重刻画“追踪”与“逃离”,而是完美展现出了一种病态的扭曲关系——Donny莫名地对Martha的疯狂方式产生依恋的怪诞心理。

或许由于理查德·加德在创作中对自己复杂心态毫不掩饰的坦诚,即便我们没有经历过故事中的极端个案,甚至性别不同,却也能有着某种共情。

这份坦诚表现在其通过该事件着重深度探讨他自己过去一直在逃避的各种创伤——而因为这种创伤,才让他对于Martha的骚扰沉默的表达了“许可”。

而身为男性,当遭遇被骚扰跟踪后,又会感受到怎样的无助与脆弱也是剧中重点探讨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该剧还以黑色幽默的方式讽刺了警察体系对男性被骚扰者的态度,展示出整个社会面对男性被骚扰的“刻板认知错误”。

随着故事的发展,我们开始探索到Donny过去的创伤究竟为何,也看到了Martha“因爱生恨”开始升级的恐怖方式,并迎来了颇具玩味的结局。

为了保留还未观看的同学们追剧的乐趣,在本文就不再过多地涉及剧透。

因为源自真实事件改编,所以《驯鹿宝贝》如此令人感到惊悚与不适。

同样是因为源自真实事件改编,《驯鹿宝贝》中许多黑色幽默的桥段又特别能戳中笑点。

或许人性就是如此复杂而扭曲,而该剧也再度证实了“喜剧的内核是悲剧”的这一真理。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