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繁花》重回大众视野的裁缝们,正在怎样与时代进行对抗?

进共达黎 2024-03-26 09:01:41

图片来源:《繁花》官方微博

随着电视剧《繁花》的热播,找裁缝做衣服这件听起来有点“古早”的事请,再次回到大众视野。剧中的“宝总”身穿定制西装后摇身一变,立即散发出一种不同往日的绅士气质,这不得不归结于量身定制带来的神奇增效。惊叹之余,裁缝这一职业也因此引发了人们的关注。

“宝总”所在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去裁缝店定制衣服还是中国消费者的日常。然而,随着工业技术的发达,流水线成衣让裁缝手下“慢工出细活”的定制服装成为过去式,裁缝在当下的服装产业也几乎处在半隐身的状态。面对工业制衣对市场空间压倒性的占领,裁缝这个职业在当下将以怎样的形式再次焕发出活力?

“胡歌同款”带火“红帮裁缝”

“宝总”这一套衣服,出自浙江宁波红帮裁缝的手艺。据悉,红帮裁缝发轫于清末明初,宁波作为当时最早的国外通商口岸城市之一,不少“红发蓝眼”的外国人聚集在这里。宁波人彼时称他们为 “红毛人”,而当时给这些外国人做衣服的那批裁缝,逐渐发展为知名的红帮裁缝。

红帮裁缝是中国服装史上影响重大的一个流派,其创始人王才运上世纪初在上海南京东路 782 号开办了“荣昌祥呢绒西服号” (后文简称荣昌祥),孙中山亲手设计的第一套“中山装”便是诞生于此。不仅如此,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套西装、第一家西服店,甚至第一部西服理论专著也是出自红帮裁缝的手笔。

宁波奉化是红帮裁缝的发祥地,《繁花》开播后,“胡歌同款”的火热效应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消费者前来这里定制西装。据中国新闻网报道,来自山东青岛的消费者专程坐飞机来到奉化区溪口镇的王兴昌洋服店定做西服;目前,店内“宝总”同款西服订单更是排到了春节后。

《繁花》开播后,“胡歌同款”的火热效应吸引消费者通过红帮裁缝定制西装。

图片来源:《繁花》官方微博

中国传统的工匠手艺再次得到关注是一件值得快慰的事情。荣昌祥的董事、高定部门经理王冠捷在相关采访中表示,店内目前每年依旧要做 6000 套西装,算下来也就是平均每天至少做 16-17 套。毫无疑问,没有完备的人员构架与庞大的财力,这样的数字对于普通裁缝店而言是难以企及的。

步入工业化时代,尽管传统服饰走向批量化生产阶段,但是部分名号响、历史久的裁缝店也在变得更适应当下的市场法则。以荣昌祥为例,近年来它逐渐从“荣昌祥呢绒西服号”变为“荣昌祥服饰股份有限公司”,在资本的加注下,承载历史与传承精神的红帮裁缝依旧保持着一定的活力。

个体裁缝店的浮浮沉沉

相比于这些高端制衣公司,对于大多数的消费者来说,街角、弄堂内的那些“不起眼”的裁缝小店才是他们接触裁缝制衣最近的尺度。然而可以预见的是,在流水线制衣的普及与裁缝店资本化的趋势下,小规模、个体经营的裁缝店正在遭遇来自这双方的压力。

进入裁缝这一行近 40 年的印伯龙目前在上海愚园路经营着自己的一间裁缝店,年逾六十的他可以说是目睹了整个裁缝行业的兴衰过程。在接受 Jing Daily 的采访时,印伯龙表示上世纪 80 年代的裁缝都是“散工”,客户会邀请裁缝前来家里定制。当时家家户户对裁缝的需求量很大,几乎是挨家挨户走,“一家做完接着做下一家”。到了 2010 年左右,做衣服的人慢慢减少,裁缝的市场受到了严重的挤压。“我们老家的裁缝起码淘汰掉 80%,要么转行、要么回去了,这一行做不下去了。”

二十一世纪的前 10 年正是中国服饰品牌化的起步阶段,据欧睿信息咨询公司数据显示,中国鞋服市场规模从 2000 年的 0.3 万亿元快速增长到 2010 年的 1.4 万亿元,市场复合增长率达 18% 以上。随着工业化批量生产技术的逐渐成熟,传统裁缝制衣市场的发展空间步步受阻。

另一方面,从消费者的角度看,去找裁缝定做衣服的人也越来越少。

定制服装已经有 5 年之久的 Zoe 向 Jing Daily 分享了她制衣过程以来的“酸甜苦辣”。她表示制衣的过程相对繁琐,不仅需要自己去面料市场选择心仪款式的布料,与裁缝沟通、磨合的过程也十分耗时。尽管花费了很多心思,但最后的成品也不一定是全都令人满意的。不仅如此,制衣的过程会有很多种意外情况发生,例如某种面料的质感无法剪裁出相应的款式、心仪面料的花色做成衣服后与自己的风格并不十分匹配,等等。

另外一个非常现实的因素是,现在大部分的裁缝的年纪较高,他们掌握的设计、剪裁手法很难与时俱进。Zoe 提到,老裁缝做习惯了一些固定的款式,例如衬衫、西装外套等等;他们做出来的设计都是相对贴身的,而一些比较现代的款式设计,如 oversize 等等,他们有时很难理解。

目前大部分的裁缝因年纪较高,掌握的设计、剪裁手法很难与时俱进。

图片来源:Calvin Sit

除了上述因素以外,她强调人们鲜少去制衣的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现在的人都有点 ‘等不了’,缺少耐心”。“大家都想快快得到,所有的东西都是要快,所以大部分的人可能不愿意花那么长的时间来做这件事 。”然而 Zoe 认为,制衣的迷人之处恰恰在于延迟满足带来的对衣物格外的珍惜。

从制衣到改衣

裁缝们的“下一站”

一方面是流水线制衣对于裁缝手艺的代替,一方面是消费者越来越难以建立的耐心,即便在这样看起来并不理想的环境下,裁缝店也潜藏着一些新的“商机”。工业化制衣有限的几个型号无法完全贴合所有消费者的身型,这时对于裁缝们来说,改衣服的市场便悄然降临。

印伯龙的裁缝店在近些年内就完成了从制衣到改衣的转型。从 2010 年起,随着传统裁缝行业每况愈下,此前“只做衣服不改衣服”的印伯龙开始接触到了改衣服的市场,通过口口相传,他开始接到上海的一些大型活动组办方的邀请,帮一些明星艺人改衣服,如欧阳娜娜、邓紫棋、李宇春等等。现在,印伯龙的裁缝店已经被一些平台称为“明星御用裁缝店”,慕名而来找他改衣服的人非常多。

印伯龙的裁缝店在近些年内就完成了从制衣到改衣的转型。

图片来源:印伯龙的裁缝店小红书

不过,印伯龙也坦言:“改衣服要比做衣服难。”改衣服更加考验裁缝的手艺,也考验老裁缝们对当下一些新设计款式的理解。为此,他这些年还特意去学习了新式的服装打版与造型技巧。

与此同时,随着社交媒体的发达,很多年轻顾客有改衣需求时,一般第一时间都会通过网络寻找合适的裁缝。因此积极开拓线上渠道也是很多老裁缝店焕发活力的另一种方式。两年前,印伯龙裁缝店便注册了小红书账号,这一举措对店铺经营起到极大的宣传作用。据他透露,通过小红书找到店里的顾客非常多,几乎都是年轻人,其中来改衣服的人占比有九成。

印伯龙裁缝店此前注册了小红书账号。

图片来源:小红书截图

整体而言,从充满历史传承的红帮裁缝,到个体经营的裁缝小店,裁缝这个职业目前在服装市场依旧鲜活。他们无不在各自寻找合适的方式适应着新时代的市场运行之道——从个体户到资本注入,从制衣到改衣,从街坊门店拓展到线上运营。尽管如此,裁缝能否成为一个持续性发展的职业仍旧存疑,个中问题在于传承。裁缝不仅是“手艺活”,更是“辛苦活”,即便裁缝店的生意再好,也是要靠一针一线做出来。“年轻人不再愿意做裁缝了,”印伯龙说道,“它是一门手艺,但是没人再去办。”

作者|Magic

编辑|Mos Wu

0 阅读:0

进共达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