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系统众多,如交感神经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血管老化僵硬、水钠潴留等,因此,联合降压可覆盖高血压发病机制的多个靶点,有利于血压的有效达标,临床上大部分高血压患者都需要使用 2种或2种以上降压药,那么,降压药怎样搭配才最好呢?
2024年颁布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对于什么样的情况需要联合降压给出了详尽的标准,并推荐了四种优选的降压药组合:

问题一
哪些高血压人群需要联合降压?
指南推荐以下高血压人群可以启动联合降压方案:
(1) 2级以上高血压(≥160/ 100 mmHg)
(2)高于目标血压20/10 mmHg的心血管风险高危或很高危的患者,初始治疗即可应用2种降压药。
(3) 1级高血压患者(≤160/ 100 mmHg),也可考虑初始小剂量联合降压药治疗。
问题二
目前常用的主流降压药有哪些?
目前常用的主流降压药包括五大类,分别为: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包括依那普利、福辛普利等,简称普利类
血管紧张素2受体拮抗剂:包括替米沙坦、厄贝沙坦、缬沙坦等,简称沙坦类
二氢吡啶类类长效钙通道阻滞剂:包括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硝苯地平控释片等,简称地平类
利尿剂:包括氢氯噻嗪、吲达帕胺等
ß受体阻滞剂:包括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简称洛尔类。

问题三
优选的降压药组合包括哪几对?:
组合1:
普利类或沙坦类+小剂量利尿剂
普利或沙坦+小剂量利尿剂的组合,降压效果可以达到甚至超过原有的普利类或沙坦类剂量倍增后的降压幅度。普利类或沙坦类可使血钾水平略有上升,能拮抗噻嗪类利尿剂长期应用所致的低血钾等不良反应。
组合2:
普利类或沙坦类+地平类
地平类具有直接扩张动脉血管的作用,普利或沙坦既扩张小动脉、又扩张小静脉,故两药合用有协同降压作用。地平类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踝部水肿,可被普利或沙坦减轻或抵消。小剂量地平类+ 沙坦类用于高血压患者初始治疗,可明显提高血压控制率。
组合3:
地平类+噻嗪类利尿剂
地平类+噻嗪类利尿剂治疗的优势在于,可降低高血压患者脑卒中发生的风险。

组合4:
地平类+β受体阻滞剂,
地平类具有扩张血管和轻度增加心率的作用,可抵消β受体阻滞剂收缩血管和减慢心率的作用,两药联合可使不良反应减轻。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