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格纳集团的兵变为什么仅仅24小时就戛然而止,谁成了最大赢家?

知兵堂深度军事 2023-06-27 10:37:41

老周

摘要:6月23日瓦格纳集团领导人普里戈津起兵反水,一天之内就长驱直入800公里,抵达莫斯科城下,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普里戈津却宣布收手,瓦格纳集团将返回营地。短短24小时,一场震惊世界的兵变就戛然而止,这是什么原因?有什么内幕?谁才是这场事件的最大赢家?

6月23日瓦格纳集团领导人普里戈津起兵反水,一天之内就长驱直入800公里,抵达莫斯科城下,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普里戈津却宣布收手,瓦格纳集团将返回营地。短短24小时,一场震惊世界的兵变就戛然而止,这是什么原因?有什么内幕?谁才是这场事件的最大赢家?

先来回顾一下整个事件的经过:

6月23日中午,普里戈津在社交媒体上宣布俄罗斯国防军突然袭击了瓦格纳集团的营地,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瓦格纳将进行还击,推翻俄罗斯高层领导层。

俄罗斯国防部否认袭击了瓦格纳营地。随后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宣布将对普里戈津以“煽动叛乱”提起刑事立案,并号召瓦格纳的人员逮捕普里戈津。

24日凌晨1时,瓦格纳集团进入俄罗斯境内,并在八小时之后就兵不血刃占领了俄罗斯西南部重镇罗斯托夫州的首府罗斯托夫市(这也是俄罗斯第十大城市),罗斯托夫所有军事设施,包括俄罗斯南部军区总司令部,俄军南部军区高级将领谢耶夫中将、拉夫库罗夫上将都被瓦格纳扣留。普里戈津随后宣布瓦格纳将向莫斯科进军,将俄罗斯从腐败中解放出来。

24日上午,普京发表电视讲话,将普里戈津定性为“叛国者”,并宣称俄罗斯需要团结一切力量来保卫国家和人民。随即俄罗斯联邦安全局搜查了瓦格纳在圣彼得堡的总部办公室,查获了40亿卢布(约合4700万美元)的现金。

普里戈津第一时间予以回应,称自己是爱国者,这些现金是要用来支付瓦格纳集团阵亡者的抚恤金和官兵的生活费。

中午,瓦格纳集团占领了距离莫斯科300公里的沃罗涅日,并继续向莫斯科进军。

莫斯科随即宣布进入反恐状态(其实就是戒严状态),街头出现了大量装甲车和安全部队,包括克里姆林宫在内重要设施都受到严密守卫,莫斯科市内通讯和人员车辆的活动全部受到限制,在芬兰和波罗的海三国边境的边防军被紧急空运回莫斯科。因为此时莫斯科非常空虚,只有一些安全部队和内务部部队,原来莫斯科的卫戍部队第2近卫摩托步兵师(也就是著名的“塔曼”师)主要作战力量早已被调往乌克兰战场,而且损失很大,留守莫斯科的作战部队还不到1个团, 所以只能紧急调集边防军这样的准军事部队来“勤王”了。

到24日晚20时左右,沿M4高速公路高歌猛进的瓦格纳部队已经抵达了距离莫斯科仅200公里的奥布拉斯,前锋甚至已经到达了距离莫斯科95公里的卡希拉,莫斯科已经远远在望了。

但就在这个关键时刻,瓦格纳部队突然停止推进。22时,普里戈津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消息,表示截止到目前,瓦格纳集团的推进没有流血,但如果继续向莫斯科推进就很可能会发生流血,为避免流血,他将命令瓦格纳部队调转方向返回营地。

这样的情节简直狗血!而且普里戈津所说的一路没有流血,显然也不是事实。在瓦格纳部队如入无人之境长驱直进800公里确实没有遭遇强有力的抵抗,但零星交火还是有的,瓦格纳还击落了俄军至少6架直升机和1架伊尔-22电子战机,造成12名空勤人员丧生。

紧接着,克里姆林宫新闻发言人佩斯科夫宣布,经过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的调解,已经和普里戈津达成协议,瓦格纳人员将返回营地,参与这次兵变人员将给予特赦,不予追究;对普里戈津的刑事立案将予撤销,他本人将前往白俄罗斯。

这也是目前唯一关于普里戈津和普京达成和解协议的信息来源,这些条件可信度有多少?是否还有没有公开的秘密条款?这些都不得而知。

这是怎么回事?普里戈津为什么在莫斯科唾手可下的大好情况下突然收手?

第一种情况,被逼无奈。有传闻说,俄罗斯安全部门已经扣押了普里戈津和瓦格纳集团骨干成员的家人,毕竟瓦格纳集团大部分成员都是俄罗斯人,最近还有大量从监狱服刑人员招募的志愿者,这些人的家庭情况自然都在俄罗斯安全部门掌握下。

在这样的情况下,普里戈津被迫接受协议放弃触手可及的莫斯科,在逻辑上是说得通的。

第二种情况,及时止损。瓦格纳集团虽然战斗力很强,,但毕竟只是一个雇佣兵组织,没有独立自主的后勤系统。之前普里戈津和绍伊古的矛盾焦点之一,就是指责俄罗斯国防部没有提供足够的弹药,瓦格纳集团显然是在想方设法囤积弹药。

所以,在军事上瓦格纳集团其实是一支没有后方的“悬军”,比孤军处境还要危险。而且瓦格纳集团总兵力只有2.5万人,要想全面控制拥有上千万人口的莫斯科,还是力不从心的。就算拿下了莫斯科,推翻了普京,普里戈津也没有能力收拾这样一个烂摊子。

另外,普里戈津起兵反水的准备是极不充分的,虽然说他对俄军高层绍伊古、格拉西莫夫的不满由来已久,但真起意采取这样的兵变或者说兵谏,应该是在6月10日俄罗斯国防部要求所有在乌克兰战场上的志愿者必须要和俄罗斯国防部签署合同之后,满打满算也不过十几天,准备工作是很仓促的——连圣彼得堡总部办公室里40亿卢布现金都没有来得及转移,就说明准备工作是很不充分的。

说到底,普里戈津和瓦格纳集团完全没有取代普京的能力核实力,再加上瓦格纳起兵反水之后,虽然进展很快,几乎没有遭遇抵抗,但俄罗斯国内的反对派并没有群起响应,都在做壁上观。

西方也没有任何支持的表态。瓦格纳和乌克兰以及西方情报机关有联系,早已不是什么秘密。所以不能排除这样一种情况,西方事先是对普里戈津是有所承诺,甚至怂恿普里戈津起兵反水,但当普里戈津真的起事了,却没有兑现承诺。所以普里戈津得不到后援和支持,继续下去,更没有办法收场,也就只能赶紧叫停及时止损。

第三种情况,见好就收。普里戈津知道自己没有取代普京的能力和实力,所以这次起兵本质上就是一次“武装讨薪”,能够拿到一些经济利益,同时表达一下对绍伊古、格拉西莫夫的强烈不满,就算达到了目的,至少没有和普京彻底翻脸,算是留了日后江湖再见的一点情面,那么就借坡下驴见好就收。

应该说,普里戈津的突然反转,基本上就是这三个原因,或者是三个原因都兼而有之。

那么,谁才是这次事件的最大赢家?

首先,普里戈津显然不是。普里戈津和普京关系深厚,他的发迹离不开普京,和普京之间又千丝万缕的利益往来,没有普京,普里戈津什么都不是。现在这样和普京完全撕破脸,而且从目前公布的协议条款来看,普里戈津并没有太大得益,就算有秘密条款,能够得到一笔丰厚的金钱,但是以后在俄罗斯的财路也就此终结,怎么看也不算是赢家。

何况,普里戈津最后是前往白俄罗斯,那同样是普京的势力范围,卢卡申科能够保证他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这是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的。其实就从这一点来看,普里戈津显然不是赢家。

而且,这样戛然而止的结局,对于追随他起兵的瓦格纳人员也是很大的打击,会严重影响他对瓦格纳的控制——最新消息,瓦格纳集团的分支“风暴Z”已经对普里戈津的撤兵决定发出了质疑。

所以,普里戈津肯定不会是赢家。

普京算是赢家吗?当然也不是。虽然从表面上将这场危机成功化解,但普京的政治声望已经受到重挫,甚至还要感谢卢卡申科的调解,连清理自家门户都要靠外人,普京已经颜面扫地。

有人说这是普京和普里戈津演的一出双簧,这完全就是无稽之谈了。普京失去的是他的声望,这对于普京来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如果是演双簧,付出这么大代价,要演给谁看?给乌克兰下套?诱使乌克兰贸然反攻?要知道乌克兰掌握着强大的战场感知能力,侦察卫星、高空侦察机、无人机……各种战场侦察和监控手段,俄军任何的圈套都难以隐藏企图。

而且,这次瓦格纳部队进军途中,沿路地方守备部队、全部部队都没有进行有效阻击,罗斯托夫的民众甚至箪食壶浆欢迎瓦格纳部队,这就很说明问题了。

老周在上i一篇文章就说过了,这一事件将是普京政治衰败的开始。

这次事件的调解人卢卡申科算不算赢家呢?

卢卡申科虽然成功充当了中间人的绝色,还得到了普京深切的感谢。但是他也就此更牢固地绑在了普京的战车上,和普京将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现在就算是想逃离即将下沉的破船都已经没机会了。

再就是乌克兰了。乌克兰确实是笑得合不拢嘴了。乌克兰国防部副部长汉娜·马里代尔宣布当天乌军在乌东、乌南都取得了进展。尽管由于乌克兰采取严格的新闻管制,马里代尔透露的信息相当有限,但依然能够感受到俄军战线已经开始出现裂痕。

因为这一事件对于前线俄军的士气将是非常沉重的打击,即便瓦格纳集团重返前线,其士气和战斗力也必然大打折扣。已经有报道,战场上开始出现俄军成建制投降,崩溃的端倪开始显现。

最后说说西方。有人认为西方(主要是美国)对这次瓦格纳反水反应迟钝,这就有些想当然了。根据据《纽约时报》的报道,美国情报机构事先就掌握了瓦格纳将要发动兵变的准确情报,美国情报官员早在21日就向白宫和和五角大楼官员进行了简报;在掌握更确切的情报后,又在22日向小范围的国会领导人进行了通报。

至于为什么没有及时反应,向瓦格纳提供援助和支持?因为美国对普里戈津也没有什么好感,之前就已经将瓦格纳集团定义为跨国犯罪恐怖组织,认为普里戈津和普京之间的大戏,不管是说政变还是兵变,都只是两个恶人之间的争斗,那么冷眼袖手做壁上观,就是很自然的选择,什么样的结果都是美国所乐见的。

谁是赢家?应该是很清楚了。

虽然,瓦格纳集团已经收兵归营,但这绝不是结束,而是一场更大风暴的开始。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老周,本名周明,曾用网名光亭,长期从事军事战史研究,曾多次在凤凰卫视、上海电视台担任军事栏目嘉宾。出版过二十多本军事书籍,可在微店“知兵堂书店”、某宝网店“知兵堂书店”上咨询购买。现在喜马拉雅上有个人专栏“老周军事”,制作军事类音频节目。在各大视频平台都开设“老周新观察”视频号,解读军事热点,敬请支持。

2 阅读:13

知兵堂深度军事

简介:以专业、独立和热情,解读军事历史,点评时事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