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渡江侦察记》到《特战荣耀》,国产特种兵影视的进阶史

知兵堂深度军事 2023-06-20 10:04:05

老周

摘要:近年来国产特种兵影视剧是很热门的,1954年上映的《渡江侦察记》应该可以算最早的特种兵题材影片,再到2011年上映的《我是特种兵》掀起了一股特种兵题材的热潮,直到最新的《红海行动》、《特战荣耀》,七十年国产特种兵影视的进阶之路。

近年来国产特种兵影视剧是热门的,1954年上映的《渡江侦察记》应该可以算最早的特种兵题材影片,再到2011年上映的《我是特种兵》掀起了一股特种兵题材的热潮,直到最新的《红海行动》、《特战荣耀》,七十年国产特种兵影视的进阶之路。

先来说说《渡江侦察记》,肯定有人会问,不是特种兵吗?怎么是侦察兵?

特种兵这个概念在中国其实很早就有了,但是最初在1930年代到1960年代,这个特种兵的概念和现在特种兵的概念截然不同,那时特种兵是指除了步兵以外的技术兵种,包括炮兵、装甲兵、骑兵、工兵等等,都算特种兵。最典型的,是解放战争期间,东北野战军、华东野战军都组建了特种兵纵队,这个特种兵纵队主要就是炮兵和装甲兵。

之后几十年里,解放军就基本淘汰了这个特种兵的概念。但是解放军在实战中,现代意义的特种兵其实也已经出现了雏形,在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以及1980年代南疆作战中,都出现了初步具备现代特种兵意义的作战行动。不过没有出现特种兵的名称,执行这种非常规作战任务都是侦察兵。

解放军从军区到军、师,各级编制单位都有直属的侦察部队,编制规模有侦察连,有侦察营。侦察兵除了担负战术侦察任务,也担负渗透、袭扰、破坏等特种作战意义的任务。而且在训练上也已经逐渐接近于国外特种兵的训练。

直到1990年代,才逐渐接受了国际上普遍的特种兵,特种部队的概念,并且在各大战区、各大集团军都成立了特战大队。

所以,以解放战争渡江战役中真实战例为原型的《渡江侦察记》,解放军先遣渡江的侦察分队其实担负了战略侦察的使命,但是具体作战方式上,完全就是特种兵所担负的非常规作战。那么,《渡江侦察记》其实就是特种兵题材,并且可以说是新中国最早的特种兵题材的影视剧。

在片中,由孙道临饰演的解放军侦察连李连长带领的侦察分队,渗透、侦察(尤其是乔装侦察),基本就是现代特种兵的任务。在当年这样的作战样式,绝对非常吸引人的。

《渡江侦察记》的台词十分经典,李连长用报话机呼叫:“黄河!黄河!我是长江!”一时脍炙人口。而李连长和陈述饰演的国军情报处长一段对话更是精彩:

当时,李连长带着手下化妆成国军工兵,开着卡车半路上被情报处长带领的摩托车队拦了下来。李连长的卡车在摩托车队前停了下来,情报处长坐在摩托车斗里冲着卡车高声询问着:哪一部分的?

李连长从驾驶室里跳下来,跑步来到了情报处长坐的摩托车面前,然后立正敬礼,回答:报告长官!我们是88师工兵营的,奉命来砍树,江边修工事急等用木料。

情报处长:江边那么多民房不能拆吗?干嘛上这儿来砍树?

李连长:报告长官!江边的民房都已经拆光了。

情报处长用怀疑的眼光看着李连长,从摩托车上下来。他向卡车走去,李连长紧跟其后。

情报处长边走边问:你们师长姓什么?叫什么?

李连长:李国栋。

情报处长:参谋长呢?

李连长:曹世海。

情报处长:工兵营长?

李连长:张腾飞。

情报处长:你呢?

李连长:第2连连副江标。

……一问一答,问的是步步紧逼,答的是对答如流滴水不漏。

绝对的经典。

接着是1960年上映的《奇袭》,这是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志愿军38军组织了由由38军军部侦察连、113师侦察连和两个工兵排323人以及13名朝鲜向导,医务人员和英语翻译,携带一部电台,600公斤炸药,组成一支小分队(已经相当于营级单位人数,说小分队似乎不太确切),奔袭200公里成功炸毁武陵桥(在影片中是康平桥)的战例为原型。

同样是侦察兵,担负的是渗透、侦察、攻击重要目标,完全就是特种兵的作战任务。和《渡江侦察记》一样,都有化妆渗透、侦察的情节,也有汽车追逐的桥段,这在当年也是很少见的,特别是《奇袭》片中的汽车追逐比《渡江侦察记》更要精彩惊险,成为影片的一大亮点。

但是,之后国产特种兵题材影视剧就出现了几十年的停滞,当然这是和那个时代的大环境密不可分。一直到1980年代,随着南疆对越作战的时代背景,出现了一大批战争影视剧,但基本上没有特种兵特采,尽管在这场局部战争中,已经出现了特种作战的雏形。有一部1987年上映的《闪电行动》,内容上有点接近特种兵,但具体说是炮兵的观察员,渗透到敌方战线,为炮兵指引目标。这和特种兵所承担的任务还是有所偏差的。不过这部影片在军事上非常专业,值得一看。

一直到2006年的《士兵突击》。这部在当年极其火爆的军旅剧中,代号“老A”的特战大队选拔、训练,第一次展现了特种兵的风采。不过,《士兵突击》剧中关于特种兵的篇幅并不是太多,更多是表现由王宝强饰演的许三多,从一个“孬兵”如何成长为一个优秀的特种兵。

2011年上映的《我是特种兵》,这是第一次在片名上出现了“特种兵”,而且是全面展现特种兵的训练、战斗生活为题材,可以算是中国第一部全面展现特种兵神秘面纱的影视作品,是真正意义上的特种兵题材的开山之作。

《我是特种兵》是根据刘猛的小说《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改编。原著小说《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在网上就很火,所以在电视荧屏上也同样非常火爆,并由此引发了特种兵影视剧的热潮。紧接着又有了《我是特种兵之利刃出鞘》、《我是特种兵之或凤凰》、《我是特种兵之霹雳火》三部姊妹篇,使得《我是特种兵》这个系列影响力和知名度都更加火爆。

而第一部《我是特种兵》,也加上了后缀名《我是特种兵之子弹上膛》,作为和其他的《我是特种兵》系列相区别。这部电视剧讲述的是文艺青年庄焱参军,从一个桀骜不驯的新兵,进入侦察连,在一次演习中表现神勇,得到参加特种兵选拔的机会,随后通过了严苛到残酷的特种兵训练,成为一名特种兵,而且还进入了被誉为特种兵中的特种兵,孤狼突击队。最后参加了与武装贩毒集团的实战,击毙贩毒集团头目。

再后来特种兵题材更是成为军事影片的大热门,无论是《战狼》还是《红海行动》,片中的主角都是特种兵,不过尽管这几部大片,票房一路飙升,也赢得了一片叫好。这几部大片,场面是够火爆,但是在军事专业水准上,剧情和人物设计方面,确实还不如《渡江侦察记》、《奇袭》。,

也正是由于跟风的特种兵题材影视剧接二连三,质量也是参差不齐,观众也有些审美疲劳了,在这样的情况下,特种兵题材影视剧的热潮才逐渐消退。2022年上映的电视剧《特战荣耀》,尽管就剧本身来说,质量还算是中上,军事专业性也比较到位,但是反响却没有再出现像之前几部影视剧那样火爆的局面,反响平平,无论是影响还是收视率,甚至可以说有些惨淡,这无疑是特种兵题材影视剧开始由盛转衰的标志。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老周,本名周明,曾用网名光亭,长期从事军事战史研究,曾多次在凤凰卫视、上海电视台担任军事栏目嘉宾。出版过二十多本军事书籍,可在微店“知兵堂书店”、某宝网店“知兵堂书店”上咨询购买。现在喜马拉雅上有个人专栏“老周军事”,制作军事类音频节目。在各大视频平台都开设“老周新观察”视频号,解读军事热点,敬请支持。

0 阅读:3

知兵堂深度军事

简介:以专业、独立和热情,解读军事历史,点评时事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