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没有先辈们的英勇牺牲,又何来如今的太平盛世。
英雄,一直都是人们歌颂先烈、缅怀先辈的代名词。
然而谁又能想到,因一场名流事迹被刻进书本、人人称赞的他,到头来竟然是个杀人犯!
为名利、他残害同胞,不惜以身入局、只为谋得一世“清誉”。
欺骗国人整整18年的他,午夜梦回,心底是否会有愧疚?
而当“伪英雄”的面目被揭开,等待他的又是怎样的审判?
“惊世爆炸案”
“Pong”的一声,打破了寂静的夜。
作为近代史上为数不多的“惊世爆炸案”,1967年的一炸,无疑是一场焦点。
可谁又能想到,这看似震惊的场面,却是一场彻头彻尾的“个人表演”。
让我们把时间倒回58年前的那夜......
1967年12月17日夜,本是平凡的一天。
可当一声巨响划破天际,这一夜却也成了甘肃永登老百姓,不愿回顾的场面。
当晚9时许,永登连城乡池木哈村边的大通河水泥桥上,发生爆炸。
彼时,由于附近是林场,又值“文革”后期。
作为重要运输桥梁,大桥附近都会有值夜人员巡逻。
听到巨响后,他们当即赶到了现场。
还没到大桥,他们就先闻到了火药味,接着便听到了细微的人声。
等走到近前时,便看到了已经倒地不起的两个人影。
而其中的人声,便是来自爆炸案“始作俑者”刘学保。
看着形交影错赶来的人群,刘学保顾不得自己的伤势。
豆大的汗珠顺脸而下,因为爆炸,他的脸被炸的黢黑,左手也在潺潺流血。
可他还是艰难着开口,随着赶来的解放军战友说道:
“快去抓炸桥的‘反革命分子’,再检查桥上是否还有还有炸药。”
听闻此言,人们这才发现不远处的公路上。
那道头部已经血肉模糊,躺在血泊中生命垂危的另一道人影。
情况紧急,其实在听到爆炸声时,大家就已经引起了警觉。
如今,当看到现场局面和刘学保的话,他们当即兵分两路。
一队在附近摸索搜查,另一队则将重伤的两人先送往医院。
殊不知,当刘学保说出前半句话的时候,那个生命垂危之人,就已经被判下了“死刑”。
冒牌英雄的诞生
人为了名利,究竟能自私到什么地步?
这一点,或许我们可以从刘学保的行为中,窥探个面貌。
怎敢想,为了冒得功利,他竟不惜戕害同员!
一个“英雄”的诞生,却是靠踩着同胞上位,实现自己的自私之名。
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还被全国歌颂了十八年之久!
去往医院的了路上,刘学保艰难地讲述了事情的经过。
而随着他的讲述,另一个人的身份也随之显露开来。
据刘学保叙述,他当晚是在正常巡查。
在巡逻期间,看到了一个黑影,鬼鬼祟祟的朝着大桥走去。
为避免打草惊蛇,他没有通知其他人,而是决定先行前往,去看看黑影要做什么。
等看到人影在大桥停下,开始忙活的时候。
他立马冲了过去,和他扭打在了一起。
可不曾想,对打间却误将炸弹引线点燃,酿成了这起惨案。
据他口述,放置炸药的是前国民党宪兵队队长李世白。
作为管制对象,他在林场的身份本就敏感。
而作为此次事件的唯二当事人,那时的他早已不省人事。
在经过当地公安局的调查后,由于条件有限,并未发现其他指向性证据。
这时,作为解放军副班长的刘学保,他的话语就成了唯一证据。
但为了不酿成冤案,他们还是秉公处理,向上级要求将此案先“挂起来”。
可在那个时代,理性的思考终究无法占据上风。
闻此消息,刘学保所在的部队领导直接根据他的自述,将此事拍案钉钉。
凭此,刘学保彻底实现了翻身,从寂寂无名一跃成为了保卫“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英雄。
“冒牌英雄”就此诞生,可他没想到的是,尽管一时的涌现,让他得以成名。
殊不知,从他步下这场骗局开始,报应也正在赶来的路上。
真相大白报应至
老话说得好:“正义也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而当真相被揭晓的那一刻,等到刘学保的,不仅仅是对他名利的摧残。
他的后半生,也终将在煎熬中度过。
尽管被快速送医,在气息弥留的李世白还是死在了手术台上。
而作为“始作俑”者的刘学保,虽然活了下来。
但为了保住性命,不得不舍弃左手,从此成了“独臂侠”。
不过,这样损失对于渴望以此成名的他来说,或许也并不算大事。
毕竟经此一事,他不仅得了领导赏识。
他的英雄事迹还被《解放军报》大肆报道传扬,并被记入了课本,实现永世流传。
但老话说的好“人在做、天在看”。
或许从他为此失去一臂开始,就已经为他日后的陨落埋下了伏笔。
本以为可以凭此,实现自己“一世英名永流传”理想。
但显然,他高估了自己的本领,也低估了李世白的人脉。
自从此事被盖棺定论后,不仅李世白从此背上了骂名,他的家人更是备受煎熬。
妻子被红卫兵遣送农村、儿子被诬陷入狱,女儿更是饱受迫害。
一家人,因着刘学保的自私,死的死、散的散。
可即便如此,他们也从没有怀疑过李世白的为人,就连林场的工友,也对此始终抱质疑态度。
靠着时代背景的漏洞,刘学保的确受到了万人敬仰的追捧。
但谎言终有揭被穿的一天。
即便是过去十数载,假的也永远不会成真。
1982年,在李世白家人的不懈努力和林场工友的多年追溯下。
这起案件终于引起了县委、市委的注意,再次起案侦查。
1983年,在军方和地方政府的联合调查下,真相终于浮出水面。
经过两个月的走访取证,不抵压力的刘学保于11月将事件始末和盘托出。
哪有什么“李世白爆炸案”,有的不过是一个欲望至上,为骗取荣誉和个人前途的“小人”。
1985年,永登县委召开平反昭雪大会,为沉冤18年被害身亡的李世白恢复了名誉。
而刘学保,也被以故意杀人罪逮捕,并判处无期徒刑。
结语
为了一己之私,至人命于不顾。
但俗话说“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只要犯了事,就一定会有蛛丝马迹,尽管时光久远,但人世公道自在人心。
而从人人敬仰的英雄,到人人喊打的过街鼠,刘学保也终是吃下了自己中的苦果。
参考文献:百度百科——刘学保
上游新闻——本是“杀人犯”,却被当成英雄,事迹还写入课本,18年后真相揭开
本文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马上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