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八号谈密人
一桩本可刹车避免的悲剧,竟碾碎了三个家庭的安宁!
江西景德镇惨剧的背后,凶手父亲竟将人祸称作“天灾”,威胁受害者家属。
犯了错还如此嚣张,凶手究竟是权势遮天还是目无法纪?
这场血色悲剧的真相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
01
“地狱空荡荡,恶魔在人间”。
这句话用来形容2024年10月2日江西省景德镇市发生的那起骇人听闻的交通事故,再贴切不过。
那天,年轻的胡家夫妻带着未满周岁的孩子,像往常一样走在街头。
享受着一家三口的温馨时光。
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瞬间将这份幸福撕得粉碎。
妻子被撞飞,在巨大的撞击力下,丈夫被抛出50米远,内脏严重受损,肝胆脾脏全部破裂。
而他们年仅11个月的孩子,在129公里/小时的车速下,生命永远定格在了那一刻。
更令人愤慨的是,肇事者廖某某在事故发生后,竟然毫无悔意,甚至在现场悠闲地点起了烟,冷眼旁观着一个家庭的破碎。
这种冷漠和残忍,让人心寒。
在限速40公里的路段,廖某某为何会将车速飙到129公里/小时?
原来,仅仅是因为他在车内与女友发生了争执。
在情绪失控下,廖某某将无辜路人的生命当成了发泄对象。
事故发生后,警方迅速介入调查。
起初,廖某某因涉嫌“交通肇事”被警方立案调查。
但随着调查的深入,警方掌握了更多证据。
这些证据证明廖某某在主观上明知超速行驶可能危害公共安全,却仍然故意为之。
因此,对廖某某的指控也从“交通肇事”升级为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这场由情绪失控引发的交通事故,给受害者家庭带来了灭顶之灾。
据了解,受害者胡先生夫妇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而年轻的夫妻二人之间也只有一个孩子。
事发当晚,胡先生一家正准备前往母亲家吃饭,却没想到这一去竟成了永别。
接到警方电话的那一刻,两个家庭都陷入了无尽的悲痛。
两个家庭都失去了唯一的孩子。
双方父母不得不面对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残酷现实。
而那个年幼的孩子,甚至还没来得及开口叫一声“爸爸妈妈”,就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事件发生后,受害者家属胡女士夫妇深受打击,患上了重度抑郁症。
而胡先生的亲家爷爷也因悲痛过度不幸去世。
面对如此惨烈的后果,肇事者廖某某一家却百般推诿责任,令人愤慨不已。
02
由于案件需要调查取证,因此这件惨案直到今年4月15日才正式开庭审理。
法庭上,重点讨论的焦点是廖某某究竟是否故意犯罪。
事实上,已有诸多证明。
例如廖某某女友的证词、车辆行车记录仪数据以及事故报告,均显示廖某某在情绪激动下故意将油门踩到底。
然而,廖某某的辩护律师却辩解称此为意外操作失误,试图淡化廖某某“主观故意”的犯罪性质。
同时,廖某某本人也在法庭上狡辩,声称自己并非故意,只是错把油门当刹车。
对于持续了14秒、两次将油门踩到底的行为,廖某某竟诡辩称完全没有意识到。
尽管廖某某在法庭上表示“后悔”和“对不起”,但结合其事发时的冷漠态度,其道歉显得毫无诚意。
廖某某似乎并未真正认识到自身行为的错误,更未承认犯下“危害公共安全罪”。
如果是肇事者廖某某的狡辩已令人难以容忍,那么其父亲的行为则直接激起了众怒。
事发后,廖父非但未向受害者家属道歉,反而竭力为儿子开脱,将儿子的行为称作“意外”,甚至威胁指责受害者家属。
起初,廖父廖母找到胡先生父母,提出私了的想法。
不但表示愿意拿出80万进行赔偿,还承诺让廖某为胡先生父母进行养老。
但胡先生父母始终无法接受儿子一家惨死的现实,拒绝了私了的提议,并表示将通过法律途径追究廖某某的责任。
本是受害者家属正常的维权方式,却直接撕开了廖父廖母伪善的假面。
肇事者的父母竟厚颜无耻地声称“胡先生一家被自己儿子撞死是天灾,但现在自己儿子被状告就是人祸”。
廖父廖母甚至公然威胁胡先生父母,扬言要让胡先生父母一家“死干净”。
廖父廖母的这一系列言论彻底激怒了广大网友。
尽管法庭宣判结果尚未公布,但相信肇事者终将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应有的代价。
此案曝光后,引发争议的不仅是肇事者父母的言论,公众更对这一家人的身份背景产生了诸多猜测和疑惑。
03
因此,在我国网络舆论的浪潮下。
不少网民一开始自发地对引发广泛关注的那家人进行家庭背景和身份的深度挖掘。
随着信息的逐步汇聚。
一些不为人知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原来,在此事件之前,廖某某的父母一直在江西省内深耕铜器类贸易,生意兴隆。
甚至在文化名城景德镇内也开设了自家商铺,看似春光无限。
然而,进一步调查发现,廖父廖母的籍贯似乎并非景德镇本地。
这一发现引发了更多关于他们背景的猜测与讨论,尽管其具体来源尚无定论。
但深入探究后,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摆在了众人眼前。
那就是,廖家的家风似乎并不如外界所见的那么和谐美好。
在优渥的经济条件下,廖某某在完成初中学业后便选择了辍学。
而廖父廖母非但没有引导其继续深造,反而利用自身资源为其开设了餐厅、理发店等多家店铺。
甚至廖某某名下还拥有多辆豪车,生活奢华。
更为严重的是,廖父长期形成的依赖金钱和人脉解决问题的思维惯性,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廖某某。
使其对生命缺乏基本的敬畏之心。
加之父母对其行为的幅度放纵,最终酿成了无法挽回的惨剧。
04 结语
这场悲剧的根源,在于过度溺爱滋生的特权思维。
当财富成为践踏生命的底气,当“金钱万能”取代法治底线,社会公平便沦为空谈。
法治社会不容特权横行,生命尊严不容金钱亵渎。
相信法律必将严惩凶手,还受害者家属以公道,为社会划清法治与特权的清晰界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10·2景德镇一家三口被撞身亡案
大河报——江西一家三口“灭门”车祸案,肇事者疑新购二手车,家境一般,律师:或涉危害公共安全罪
海报新闻——江西一家三口被撞身亡,家属:肇事方提出赔偿和帮养老以换取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