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犯错后,你的第一句话很重要!
1. 发生什么事情了
让孩子有机会说话。
不要习惯性的先给问题定性,更不要上来先劈头盖脸的一顿骂。
先冷静下来听听孩子的说辞,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了解一下事情的真相。
况且,让孩子有机会说话,即使真的是他的错,他也会因为有机会为自己辩解而比较甘心认错。

2. 你现在觉得怎么样
让孩子情绪有个出口。
了解事情的经过后,先不要急着教育孩子。
孩子心里受到的冲击是主观的感受,没有对错。很多时候,我们只是需要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而已。
科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情绪强烈的时候,外在刺激不容易被脑部吸收。
也就是说,当一个人还有情绪的时候,别人说什么他都会听不进去。总要等到他心情平静下来,才可能冷静思考。所以如果我们希望孩子能够听得进去我们的意见,我们就需要先同理他的感情,让他的情绪有个出口。
孩子够冷静之后,可以问他...

3. 你想要怎样
这时不管孩子说出什么惊人之语,也不要惊慌,更不要害怕,而是冷静的接着问他...

4. 那你觉得有些什么办法
在这个阶段,我们就要尊重孩子的"童言无忌",给予孩子意见的足够尊重。
我们也可以和孩子一起想办法,为孩子出谋划策,和他一起去想解决的方法。这样,孩子今后再遇到问题的时候,也会想着要向你求助。
等到再也想不出任何点子的时候,就可以问他...

5. 你这么做,后果会如何
让孩子去思考,并且了解,每一样的解决方法背后都有一个你需要承担的后果,你是否可以接受这个后果?
如果这个时候,孩子不能思考的明白。家长就要出现,帮助孩子去理清思路,告诉孩子后果是什么。
但是这里父母应该避免说教,只要陈述事实就可以了。

6.你决定怎么做
当分析完所有的情况和后果之后,孩子也会权衡利弊,选择最有利的解决方式。而且,这一般也是最合理,最明智的选择。
即便他的选择不符合你的期待,也要尊重孩子的决定。如果你出尔反尔,以后恐怕孩子再也不会相信你。
何况,就算他选择错误,他从这个错误中也可以学习到更珍贵难忘的教训。

7.你希望我做什么
当孩子说出自己希望如何帮助他时,家长一定要积极表示支持。父母的支持是孩子坚强的后盾,这会让孩子更有信心。
等到事情过去之后,问他最后...

8.下次我们该怎么做
等事情过去以后,给孩子审视自己的机会。反思自己的判断和解决办法是否有效,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
不少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年龄小,不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上,即使是很小的孩子,也会运用一些策略和办法来解决问题。
所以当孩子犯了错误之后,家长不妨试试先问以上8个问题,多练习几次,孩子就会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需要我们操心。
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能力和财富!

9.你其实是想说什么
有的时候,孩子会没办法说清自己的感受,只是不停大喊:我不要你管!我就是不想怎么样!
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来帮助孩子理清自己的情绪。等孩子逐渐冷静后,你可以问他:"你其实是想说什么?"
家长可以帮孩子说出他的情绪:"妈妈不让你吃冰淇淋,你很难过是吗?","小朋友不跟你玩,你很生气对不对?"
帮助孩子理清自己的情绪,等孩子明确了自己的想法之后,可能会做出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10.我们来交换好吗
如果孩子正处在情绪激动的时刻,听不进任何意见。你可以试试用别的东西来转移他的注意力,从而使他离开那个环境。
比如说:"妈妈现在要去超市买你最喜欢的零食,你要不要一起去?"

11.你觉得他对吗
当孩子和其他小朋友发生矛盾的时候,可以问问孩子:"你觉得他这样做对吗?"
这个时候,孩子就会不自觉的把自己代入到对方的角色,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12.你觉得我该怎么做
当孩子提出家长无法满足的要求时,有时候家长可以反过来问问孩子:"你觉得妈妈应该怎么做?"
比如说,孩子要吃冰淇淋,但是家里没有。你可以问孩子:"那你想让妈妈怎么做呢?"
这个时候,孩子就会进行思考,也许他就会说:"那我们不吃冰淇淋了,等有的时候再吃。"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总觉得孩子不听话,其实只是我们没用对方法。

家庭研学|儿童心理|成长教育

"点赞、关注、转发"
都是鼓励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