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年我准备高考,生产队长不给假,村民笑话我,这辈子光棍打定了

情话讲述者 2025-03-26 14:16:24

我们村的生产队长老李,是个固执保守的人,他认为农民的本分就是种地,读书是浪费时间。当我告诉他我要参加高考时,他就像听到一个天大的笑话,站在田埂上,用嘲讽的语气问我:“你还真敢去考啊?不怕丢人现眼?”我张了张嘴,想反驳,却又无力地闭上了。

村里人也一样,他们像一群麻雀,叽叽喳喳地议论着我,说我痴心妄想,说我白日做梦。“鸡窝里飞不出金凤凰,种地才是穷人的命!”这些话就像锋利的刀子,一下一下地扎在我的心上。

我家的确很穷,住的是破旧的土坯房,屋顶的茅草被风吹得像老乞丐的头发,下雨天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母亲早逝,我和父亲相依为命。父亲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人,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大家都叫他“矮厚子”。尽管生活艰辛,父亲却始终坚持让我读书,他常说:“安平,咱家再穷也不能穷了你的教育,知识能改变命运,爹就指望你了!”

1974年,高考还没有恢复,高中毕业后,我只能回到村里务农。扛着锄头在地里劳作,我的心里却始终放不下那个读书梦。我就像一颗被埋在土里的种子,渴望阳光雨露,渴望破土而出。

三年后,1977年的一个傍晚,恢复高考的消息像一阵春风,吹遍了整个村庄。我激动得彻夜难眠,第二天一早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父亲。父亲沉默良久,最终用力地拍了拍我的肩膀:“好!爹支持你!但你要记住,咱们家的情况比别人更难,你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

从此,我白天在田里挥汗如雨,晚上则在昏暗的煤油灯下苦读。疲惫像潮水般涌来,但我不敢停下,我知道,这是我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我就像一只在黑暗中飞行的萤火虫,即使微弱,也要努力发出自己的光芒。

我的求学之路并不平坦。生产队长老李经常刁难我,不让我请假复习,甚至威胁要扣我的工分。村里人的冷嘲热讽也从未停止,他们就像一群乌鸦,不断地在我耳边聒噪,试图动摇我的决心。

我就像一艘在暴风雨中航行的小船,随时都有可能被巨浪吞噬。我曾迷茫,也曾动摇,但父亲的支持和对知识的渴望,始终支撑着我前进。

为了能更好地复习,我找到我的高中班主任。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安平,你的决心我很欣赏,但复习时间太短了,不如明年再考,成功的几率会更大。”我内心挣扎了很久,最终还是接受了老师的建议。

命运再次给了我沉重一击。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冲毁了村里的田地,也冲垮了父亲的身体。看着病倒在床的父亲,我心如刀绞。为了照顾父亲,我不得不放弃复习,专心侍奉汤药。

那段时间,我感觉自己就像被困在沼泽里,越挣扎陷得越深。我几乎要放弃了,但父亲的一句话,让我重新燃起了希望。“安平,就算考不上也没关系,咱不丢人!”父亲虚弱的声音里,充满了对我的爱和鼓励。

考试那天,父亲颤抖着双手递给我一包干粮,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期盼。我紧紧地攥着那包干粮,感觉它比千金还重。走出考场,我长舒一口气,心中充满了忐忑。

等待的日子格外漫长,村里人的嘲笑和质疑也从未停止。我就像一个被审判的犯人,等待着最终的判决。

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父亲拿着录取通知书,一路飞奔而来,他激动得语无伦次:“安平,你考上了!你考上了!”那一刻,我感觉整个世界都亮了。

虽然只是中专,但对我来说,这已经是改变命运的巨大一步。就像一个在沙漠中跋涉的旅人,终于看到了一片绿洲。

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一所偏远的小学任教。条件虽然艰苦,但我却充满了热情。我就像一颗小小的火种,努力点燃孩子们心中的希望之灯。

在那里,我遇到了我的妻子陈晓梅,一位温柔善良的姑娘。我们互相扶持,共同走过了人生的风风雨雨。后来,我调到县城工作,生活条件也逐渐好了起来。我们有了一双可爱的儿女,他们都非常优秀,最终都考上了大学。

如今,我退休了,和妻子一起旅行,享受着美好的晚年生活。回首往事,我感慨万千。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到达终点。

我的父亲没能等到我功成名就的那一天,但他始终活在我的心中。每当我遇到困难,我都会想起他那句“读书能改变命运”,这句话就像一盏明灯,照亮我前进的道路。

0 阅读:0

情话讲述者

简介:以情话为线索,讲述当下生活的微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