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前,我做足了功课。查攻略、看游记,就怕踩坑。网上对本溪水洞的评价两极分化严重,有人说它美轮美奂,也有人吐槽它“又贵又短”。当时我心想,5A级景区,总不会差到哪儿去吧?
到了景区门口,售票处人头攒动。110元的门票包含了船票,这是必须买的。售票员还热情地推荐了观光车联票,说是可以直达洞口。我犹豫了一下,想起攻略里说的“15块钱坐车纯属浪费”,便婉拒了。从大门到洞口,一路风景宜人,步行也就十来分钟,确实没必要花冤枉钱。
一同排队的,有一对年轻情侣和一家三口。情侣俩兴致勃勃,不停地自拍;一家三口则在商量要不要买联票。那个爸爸说:“15块也不贵,省点力气。”妈妈却觉得没必要,儿子则在一旁吵着要坐车。他们还是选择了步行。
进入水洞,眼前的景象确实震撼。五彩的灯光照耀着形态各异的钟乳石,如梦似幻。我们乘船缓缓前行,仿佛置身于一个奇幻的水下世界。我拿出手机,想记录下这美丽的景色,却发现船身摇晃得厉害,拍照并不容易。
坐在我旁边的,是一位来自上海的大爷。他感叹道:“这溶洞真漂亮啊!就是时间太短了。”我深有同感。单程15分钟,往返也就30分钟,加上拍照、发呆的时间,感觉还没怎么欣赏就结束了。一百多块钱的门票,就玩了这么一会儿,总觉得有点意犹未尽。
同船的年轻情侣也抱怨起来:“攻略上都说很美,可这就完了?感觉还没开始就结束了。”女孩附和道:“是啊,一百多块就看这半小时,性价比太低了。”
出了溶洞,我们都觉得有些饿。景区里只有一家餐厅,价格贵得吓人。一份普通的炒面就要50块,一瓶矿泉水也要10块。我看了看手机上的地图,附近也没有其他餐馆。还好我带了面包和水,这才没被“宰”。
回程路上,我遇到了之前排队的那一家三口。他们正坐在路边休息,小男孩手里拿着一个啃了一半的面包。我上前攀谈了几句,得知他们一家是从沈阳自驾过来的,开了将近一个半小时。那位妈妈说:“早知道景区里吃饭这么贵,就应该自己带吃的。”
这次本溪水洞之旅,让我对旅行的意义有了新的思考。风景固然重要,但体验感同样重要。本溪水洞的景色确实很美,但短暂的游览时间和高昂的物价,让它的性价比大打折扣。
我想起了去年去过的贵州织金洞,门票也是一百多,但可以玩上半天,而且洞内的景观更加丰富多样,让人流连忘返。相比之下,本溪水洞的“走马观花式”游览,就显得有些敷衍了事。
我还想起之前去过的桂林芦笛岩,虽然名气不如本溪水洞大,但门票只要80元,游览时间也更长,而且还有导游讲解,让人对溶洞的形成和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今年年初,我去了一趟云南的九乡溶洞,门票也是120元,但包含了索道、游船等多个项目,游览时间也更长,而且洞内景观更加奇特,让人叹为观止。
这几次溶洞之旅,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旅行的价值不在于景点的名气大小,而在于自身的体验和感受。与其追求“到此一游”的打卡式旅行,不如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旅行方式,用心去感受旅途中的点点滴滴。
本溪水洞的景色固然美丽,但“短暂而昂贵”的体验,让我对它“5A级”的光环产生了质疑。或许,对于那些时间有限、预算充足的游客来说,本溪水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对于像我这样的普通游客来说,更应该理性消费,选择更具性价比的旅行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