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在中共河北省委召开的第三次党代会上,站出来揭发建国后第一代大贪官刘青山和张子善的“反贪第一人”——李克才。
在刘青山、张子善被枪毙后,揭发二人的李克才后来怎样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9f77a42abf73194352b919d5ed631914.jpg)
李克才,1917年出生于河北,二十岁就参加革命工作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李克才曾担任过行唐县一区区委组织干事、组织委员,六区区委书记、四区区长,迁滦丰联合县长,丰润县县长,冀东十五专区专员。
1949年7月,李克才担任了天津专署副专员,成为刘青山和张子善的副手。最初的工作很顺利,三人配合默契。然而,李克才很快发现了刘张二人的贪污腐败行为。
李克才老伴李冰后来接受采访时说:“当时我吃中灶,一个月伙食费9元,但刘青山洗一次澡就要48元,怎么也想象不到48元咋花的。”
就此,性格耿直、思想进步、对党忠诚的李克才开始怀疑起来,并默默收集证据。
李克才发现,刘青山以养病为幌子,不但住进豪华精装过的小洋楼里,还公然开着从国外购买的高级轿车招摇过市;张子善平时专门抽高档香烟,喜爱穿皮戴貂,还经常领着亲戚朋友留连往返于高档酒店大吃大喝。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b69e127d18869bdda84235b1562a67f2.png)
更有甚者,有一天,李克才照例前去刘青山办公室汇报工作,结果他发现刘青山正在吸食毒品!
李克才十分震惊地用双手捂住了嘴巴,刘青山抬眼看看他,毫不在意地继续吸食,丝毫没有被发现事情的紧张感和不安。
面对这种状况,李克才什么都没有说,只是默默走出了房门,因为他觉得刘青山被发现后应该会收敛许多,不会再犯不该犯的错误,没想到刘青山在发现李克才知道此事后,更加肆无忌惮,好几次在他面前也毫不避讳,照样吸食。
一开始,李克才并没有准备举报他们,而是多次劝说他们放弃这种行为,自己承认错误,争取减轻处罚。
但内心早已被金钱腐蚀的人怎么能听从别人的劝告,他并没有把李克才的话放在心上,而是继续我行我素。
当时的地方政府中,刘青山和张子善位高权重,能量巨大,如果按照相关程序进行举报很有可能被他们提前知道,到时候恐怕二人不仅安然无恙,自己也会被他们陷害,一时间李克才陷入了十分尴尬的境地。
思来想去,李克才决定试一试,他向省委提交了二人参与贪污受贿的证据。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5085029b85d3d812c5e48ee70cda1e61.jpg)
让李克才没想到的是,他的举报材料刚刚送上去,就有人敲开他的家门,送来200万贿赂金。这让李克才倒吸一口冷气,张、刘二人当地势力不容小觑。
很显然,省委有人给刘青山和张子善报信,否则他不可能这么快得知消息。李克才意识到,两人在天津盘踞1年多,早就形成了庞大的势力网,必须尽快打掉,否则受苦的是当地百姓。果不其然,举报材料在省委没有闹出多大动静,这件事很快就被压下去了。
李克才举报没有成功,那边刘张二人却变本加厉起来。
到了1950年下半年,刘青山用公款从香港买了两辆小汽车,自己一辆,另外一辆被他送人了。
而张子善也“毫不逊色”,他从地方粮食款中挪用了9亿(旧币)买了5辆汽车,公款“参观”妓院。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6ffc367e7f80a6b73041d267c76d8d63.png)
但是李克才这边也没有放弃。在经过详细调查,李克才明白刘青山和张子善不但将中央指示用于建飞机场的21亿元盗取,转而以投入“机关生产”的名义把资金私藏入个人腰包,甚至中央下发的救灾款,也被刘青山二人克扣,更加无耻的是,他们还趁机倒卖木材,发起了国难财。
从东北购入的木材每立方米72万元,等木材运回了天津,身价翻了好几倍居然变成了200万元每立方米。
仅仅一年,刘青山和张子善就贪污了公款多达171亿(折合现在的人民币171万元)。
经过向省委举报这一遭,李克才知道自己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眼下,除了进京找中央领导,就剩下一条路了。
于是才有了1951年11月21日,中共河北省第三次代表大会在保定召开,李克才挺身而出,面对824名代表,慷慨激昂的发言长达一个小时, 揭发天津地委书记刘青山、副书记张子善的贪污腐败行为。当时谁也没想到这两个位高权重的人,竟然做出这样的事,一时间,会场上议论纷纷。
这一次,李克才的举报终于有了疗效。得知了一切的河北省委班子立刻组织了专案组进驻天津审查,一项一项地查清楚了张子善和刘青山这两年在天津犯下的罪行。最后,汇总出来的这二人的贪污总额,竟然达到了171亿6272万元(旧币)。
河北省委和华北局研究决定“死刑或缓刑二年执行”。
当时的天津市委书记黄敬认为两人虽然罪有应得,但曾为革命立下了大功,希望不要枪毙。于是找薄一波向毛主席求情。薄一波不想去,让黄自己去。黄却一定要薄去。薄没有办法,只好去见毛主席。
毛主席一听完,就严肃地说道:“正因为他们两人的地位高,功劳大,影响大,所以才要下决心处决他们。只有处决他们,才有可能拯救20个、200个、2000个犯有各种不同程度错误的干部!”
毛主席定了调,这事才终于尘埃落定。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cd0c58b8e927cf205a1d3c3d40e57e43.png)
1952年2月10日,在保定军校场广场,两声枪响结束了他们的生命。
随后,“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在国内轰轰烈烈地展开。
在这期间,被审查的官员近900万人,受处分警告的有4万多人,贪腐1000万的干部有10万多人,被判死刑的有42人,上万名贪官被送进监狱。在“糖衣炮弹”面前,总有一些人抵抗不住诱惑,像张、刘二人一样,有权有势后便开始中饱私囊,他们最终得到了应有惩罚,而换来了共和国20年的风清气正。
刘、张二人被枪决那天,李克才并没有赶往现场,而是躲在自己的房间泪流满面,自责不已,并在自己的稿纸上写下:“刘青山和张子善不应落得死罪的下场。”
在他看来,如果刘、张二人走上贪腐之路时,自己能够及时制止或揭穿,那他们就不会堕入深渊,也不会被判决死刑。
李克才就是这样一个眼里揉不进沙子的人,别人不敢说的,他说;别人不敢做的,他做。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12103e1d6ee57b26045df65cc900c818.jpg)
1995年5月11日,新华社播发了一条新闻,文字不长,却惊动全国,新闻标题是:《长期花公款租用高级轿车无偿使用公物——河北省高法院长平易杰被撤职》。
平易杰正是被李克才实名举报的。
李克才有3个儿子,2个女儿。
他们家一直住在沧州市委大院,几间简陋的平房。几个子女看着一起玩耍的伙伴们,都沾了父母的光,有了体面的工作,坐着父母的专车,有些抱怨,看着父亲倔强耿直的脾气,渐渐也理解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080329ab86ed1a7c8b0d0d003974781e.jpg)
2001年6月30日,在天津胸科医院,李克才老人永远闭上了他如炬的双眸,走完了他84年生命的历程。他一生嫉恶如仇,有“廉洁癖”,眼里容不得一点给共产党抹黑的沙子,被誉为共和国反贪第一人。
李克才生前,兢兢业业为革命,从没为自己的子女谋过什么“前程”,李克才经常对他们说,“好好学习,将来靠个人的本事为国家做事,甭指望我帮你们。”去世的时候,子女中最大的“官”是老大李春耕任沧州市公安局通信处长。
他死后,留给家人的只是一个一贫如洗的家。
李克才老人悄无声息的走了,却给后人留下永远的记忆和万分的敬仰。
贪污腐败终究会得到相应的下场,而李克才这样不会被金钱蒙蔽的人也是国家需要的人,在李克才退休之后,他也被人们称作是“举报老将”,《中国纪检监察报》也曾邀请李克才题词,之后写下了:“无私无谓,敢讲真话;揭露腐败,不徇私情”16个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