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续两年都去南方过冬,回到家,本是非常高兴的事。可是,一种尴尬的情绪笼罩着我,怎么感到记忆力断片?家里的电子设备一时不会操作了。使用指纹锁心虚得很,不知道自己用对了没有?能不能顺利打开门?打开电子琴,有些节奏的操作也想不起来了,旋律加花,节奏转换乱成一锅粥,原来练的曲子,都十分的熟练,现在弹起来总是卡壳。晨练抖起空竹,过去会的花样,大多想不起来了,会的几个动作,也是空竹脱线,飞了……。哎!怎么这样?为什么出现忘近事的毛病?没有办法,只好从头再来,边想边练,有些捡回来了,有些还得找资料,看视频,大约需要两个月的时间,感觉才算回到出门前的状态。
老年人忘近事,这背后其实有不少原因呢!

首先,随着年龄增长,大脑的生理变化是关键因素。大脑就好比一台精密的机器,年轻的时候运转得那叫一个顺畅,可岁数一大,就开始出各种小毛病啦。脑细胞会慢慢退化,神经连接也越来越少。研究表明,人过60岁后,大脑的体积每年会缩小约0.5% - 1%,特别是负责记忆的“海马体”区域,萎缩得更快。这海马体就像是大脑的“档案室”,要是它功能下降了,新信息的存储和旧信息的提取速度都会变慢,这就导致老年人老是“想不起来”最近的事儿。

而且,大脑的血流供应也在逐渐减少。老年人脑部血流量比年轻人减少15% - 20%,这意味着脑细胞的能量供给不足,工作效率自然就下降了,记东西的能力也就变差喽。所以啊,老年人记忆新事物的能力明显不如年轻时,但几十年前的事儿却记得清清楚楚。为啥呢?因为旧信息早就存进长期记忆库了,而新信息的录入能力变弱,还没等存好呢,就给忘了。

睡眠问题也是导致老年人容易忘记最近事情的一个重要原因。别看睡觉的时候人好像啥都没干,其实大脑可忙乎着呢,它会进行自我修复和信息整理。白天经历的那些事儿,都会在晚上被分类、归档、存储。要是睡眠质量差,大脑就像一个“加班加点但效率低下的办公室”,文件越堆越多,该存的没存好,该清理的也没清干净,记忆力自然就出问题了。研究发现,长期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的人,记忆力下降的速度比睡眠正常的人快30%。老年人普遍存在入睡困难、容易醒、深度睡眠减少的问题,这就使得大脑的“整理工作”做不彻底,也就容易忘记最近发生的事儿。

除了生理方面,心理和生活习惯也有影响。老年人退休后,社交活动变少了,子女又都忙着工作,接触的新鲜事也不多。这时候,他们的注意力可能就不那么集中了,对新信息的关注度和投入度不够,自然就容易忘记。而且呀,长期的慢性压力也会对记忆力产生不良影响。生活中各种操心事儿,时间长了,大脑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就会影响到记忆功能。

还有一些疾病因素也不能忽视。比如说阿尔茨海默病,这可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就是记忆障碍、认知障碍、行为异常等。它的早期症状可能很轻微,容易被忽视,经常忘记最近的事情就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前兆。另外,抑郁症也可能导致老年人记忆和认知能力下降,这类老人除了记性不好,还可能情绪低落、对啥都没兴趣、睡眠也不好。脑血管疾病,像脑卒中或脑出血,会影响大脑的血液供应,导致脑细胞受损,进而使老年人的记忆和认知能力下降。

营养缺乏也可能是个“小怪兽”在捣乱。医学研究发现,锌和镁是维持大脑高速运转的“黄金搭档”。锌被誉为“智慧元素”,直接参与海马体神经信号传递,要是缺乏锌,短期记忆就会变得模糊;镁是脑细胞能量代谢的“充电桩”,能增强突触可塑性。我国60岁以上人群锌、镁摄入量不足推荐值的60%,而认知障碍患者中,超7成存在这两种元素缺乏的情况。

以上这些原因,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老年人忘记最近事情的现象啦。如果家里有老人出现这种情况,千万可别嫌他们唠叨,多一些耐心和关心。要是情况比较严重,一定要及时带老人去医院检查,早发现问题,早治疗。

老年人易忘最近事,与大脑生理变化、睡眠、心理、疾病、营养等因素有关,所以,老年人要多注意营养的摄入,多运动,提高睡眠质量,补充多种微量元素。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就是不能怕忘事而不去接受新东西,不努力学习。这是使大脑加速衰老的利器,大脑就像机器,多运转才够灵活。假如,忘事比较厉害,千万要注意,要引起重视,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