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本刊记者 赵玉国
“接下来这位大师是谁呢?我相信所有人都认识他。”随着主播卖出的这个关子,视频画面中出现了一幅水墨游虾作品。紧接着,主播举起手机,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齐白石”的个人简介。这看似平常的直播场景,背后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骗局。前不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曝光的王女士在直播平台购买名家书画被骗的新闻引发了广泛关注。直播间主播自称是某拍卖公司董事长兼某博物馆馆长,声称为粉丝“谋福利”低价出售名家字画。王女士花了几万元买了多幅“名家书画”,收货后经鉴定均为伪作,与客服联系后对方拒赔。书画市场向来鱼龙混杂,在直播带货日益火爆的当下,消费者稍有不慎便会掉入精心设计的陷阱。为了深入了解这一现象,近日,《中国收藏》杂志记者采访了多位相关人士,试图进一步揭开直播售假书画背后的重重迷雾。
此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曝光的王女士在直播平台购买名家书画被骗的新闻引发了广泛关注。(图片来自央视网视频截图)
某直播间内,郑板桥的四条屏仅售199元。外包装的“封条”上还写着“沪724”“上海到巴黎”“日期一九六八年”“金额 贰仟元”“XX古玩公司出口货单”等字样。(图片来自网络截图)
包装精美的齐白石“真迹”册页,售价仅777元。(图片来自网络截图)
号称齐白石真迹的四幅荷花虾图,售价为1080元,且附证书。(图片来自网络截图)
面对直播售卖环节层出不穷的行骗手段,消费者不能盲目相信低价就能买到珍品,要始终保持理性和谨慎。(本组图片由宋晓龙提供)
面对如此骗局,消费者究竟该如何练就“火眼金睛”,准确判断书画的真伪,从而避免上当受骗呢?有十余年书画收藏经历的师帅凭借自己丰富的经验,给出了中肯的建议。他认为,普通爱好者由于缺乏专业的鉴赏能力,很容易被直播间不专业的讲解和充满诱导性的销售方式所误导。“在市场上齐白石的作品价格动辄数百万元甚至上亿元,如果在直播间里看到价格与之相差悬殊的所谓‘齐白石作品’难道会是真迹?”
任泽君也提醒广大消费者,要警惕自己的“捡漏”心理。“一些人受到民间流传的捡漏故事的影响,总是幻想自己能够通过购买低价艺术品,在未来获取高额回报。然而,现实往往是残酷的,这种侥幸心理只会让他们更容易陷入骗局。”此外,他还揭露了一种“知假买假”的行为:“这类人购买假画是为了送礼,他们明知画是假的,却认为收礼者可能不懂,凭借画作的名人效应送礼会有面子。这不仅助长了制假售假的风气,也可能会在某些场合给自己带来尴尬。”
那么,如果不幸上当受骗,消费者又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北京市汉威(深圳)律师事务所周建辉律师详细解读了相关法律知识和维权途径,他表示:“假冒仿造名人字画并以真画名义出售的行为,毫无疑问属于诈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商家在任何平台进行销售,都必须进行实名登记注册,这一信息消费者可通过平台进行核查。当消费者遭遇此类诈骗时,应第一时间在当地派出所报警,公安机关会依据购买平台的交易记录展开全面细致的调查。”同时,他提醒道:“若涉案数额超过立案标准,一般情况下为3000元以上,但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状况存在差异,这一标准会有所不同,具体要依据案件发生地的相关规定而定。一旦达到立案标准,将以诈骗罪立案侦查,司法机关会根据销售金额的大小,依法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
而涉案数额未达到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消费者也并非束手无策。据周建辉介绍,消费者可通过消费者协会进行投诉,消费者协会会依据相关规定,协助消费者与商家进行沟通协商,促使商家返还消费者所支付的金额。“消费者还可以采取民事诉讼的途径,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在此种情况下,商家应按购买物品价格的3倍对消费者进行赔偿。”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众多消费者针对同一商家进行举报,累计涉案金额超过3000元,同样可按诈骗罪立案处理。另外,记者查询了相关法律诉讼时效,民事纠纷的诉讼时效为3年,而刑事案件的时效则需根据犯罪嫌疑人可能面临的刑期来确定,其规则较为复杂。此外,如果涉事公司注销,股东、法定代表人以及直接负责的相关人员,如财务人员等,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对于那些真正热爱书画艺术,渴望拥有心仪艺术品的消费者来说,究竟该如何甄别作品质量,又应该以怎样的心态来对待艺术品呢?
董水荣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他认为购买真正的名家作品,首先要找到正规的渠道。“选择信誉良好、口碑较高的正规画廊、拍卖行购买字画,是保障作品质量的重要途径。这些正规机构在艺术品行业中具有较高的声誉,他们在征集作品时,往往会经过严格的筛选和鉴定流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所售字画的真伪和品质。”任泽君也持有相同的观点,他强调购买艺术品最好选择大型拍卖公司。“消费者可以在中国拍卖行业协会的官网查询认证的正规拍卖行,优先考虑每年纳税额排在前20名的拍卖公司,这些公司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公信力,相对来说更有保障。”同时他提醒广大消费者,“即便选择在网络上购买,也应选择正规拍卖行开通的网络直播拍卖。”
师帅就经常通过知名拍卖公司的线上拍卖行收藏作品,他深知这些公司在艺术品审核方面极为严格,从初步判断一件作品是否符合上拍要求,到最终确定能否进入图录,整个过程有着严谨的流程。“在这个过程中,专业的鉴定团队会对作品的真伪、艺术价值、历史背景等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和鉴定,只有经过层层筛选的作品,才能最终呈现在拍卖会上。”同时,他还会结合自身喜好,对自己重点关注的艺术家作品进行深入研究,通过长期的学习和积累,他对这些作品的风格、特点、技法等了如指掌。在购买作品时,他会利用自身接触的资源,积极请教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或已故艺术家后人,听取他们的专业意见,从而做出最终的判断与选择。
在购买心态方面,肖然有着独特的见解。他认为,书画本身就是供人在茶余饭后消遣、欣赏的物品,它考验的是购买者的学识和眼力。“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花个百八十块钱买个物件儿,纯粹是出于个人喜好。如果喜欢就挂在墙上,不喜欢扔了也无妨,这都是很正常的消费行为。但千万不要轻信那些忽悠人的话术,幻想花小钱能一夜暴富,或者将其作为传家宝留给儿孙,让他们从此衣食无忧。这种想法是不切实际的,毕竟在字画市场中,真正能够保值增值的作品,往往是那些具有极高艺术价值和稀缺性的精品,而这些作品的获取并非易事。”师帅也强调,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购买,心态都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不能因为是通过直播渠道购买,就一概认定都是假货,从而错过一些真正有价值的作品;但也不能盲目相信低价就能买到珍品,要始终保持理性和谨慎。”
想要了解更多书画知识,不妨多去博物馆和大型拍卖会预展上逛逛,提升眼力,做到胸有成竹再出手购藏也不迟。
编辑丨陈曦
校对丨周倩
本文为原创,版权归中国收藏杂志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中国收藏》杂志
还不赶紧订一套!
它们将带给您——多重享受一本杂志,还有“试听”双重体验。音频及视频号讲述的背后故事,都将在杂志独家呈现。
有趣有料在“流量为王”的时代,《中国收藏》带您踏上探寻传统文化的奇妙之旅,静静享受一顿下午茶。
创造无价一个月40元的投资,贵吗?知识无价,独立的观点无价,带给您的精神财富更无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