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场上一架苏-30SM战机利用其先进的R-37M空对空导弹,在距离130千米的超远距离上成功击落了一架乌克兰空军的苏-27S战斗机,这一战绩甚至得到了乌克兰方面的罕见确认。
所谓超视距空战,是指飞行员在肉眼无法直接发现对方战机的情况下,依赖机载雷达系统进行瞄准、锁定并发射导弹的战斗方式。
在常规条件下,人的视力极限往往只能覆盖数公里内的目标,而超视距空战则要求飞行员在远超这一距离的范围内进行精确打击。这不仅考验着战机的性能,更对飞行员的战术素养和临敌经验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在超视距空战中,飞行员必须具备出色的战场感知能力和灵活多变的战术策略。他们需要在瞬息万变的战场环境中迅速判断形势,做出正确的决策。
攻击时,飞行员需精准锁定目标,发射导弹;防御时,则需巧妙利用雷达搜索范围的边缘,规避敌方的攻击。这种攻防一体的战术策略,要求飞行员在导弹发射后仍要保持对敌机的持续锁定,以便随时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飞行员在超视距空战中的表现,不仅体现了他们的个人技能和勇气,更反映了现代空战的复杂性和挑战性。在这种高度信息化的战斗中,任何微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俄军在战场的胜利,进一步验证了中国专注发展超视距空战技术的正确性。当前,中国空军已大规模列装五代战机歼-20,且另一款五代战机歼-35A也即将量产。这些先进空中平台搭载远程空空导弹,实施超远程打击,预示了解放军未来空战的主导模式。
鉴于现代格斗导弹已具备高达60G的机动过载能力,使得任何有人驾驶的战机在规避上均面临巨大挑战,超视距空战已成为当前空战的主导模式。
解放军不仅在技术上取得了显著进步,在装备上也展现出了明显的优势。相较于俄军,我们的空中作战体系更为完善;而在与美军的对比中,我们也毫不逊色,这一点在中美两国在东海的多次交锋中已得到了充分验证。
解放军的PL-17超远程空空导弹,不仅标志着我们在超远程导弹技术上的突破,其简洁外观更暗示其性能可能优于俄军的R-37M。
东乌战场的俄军胜利,实际上让台当局倍感压力。解放军早期集中研发的超视距空战技术,如今已在实战中得到验证。未来如果“武统”,解放军空军极可能频繁采用超视距空战方式与台空军交锋。
鉴于台空军在装备和技术上与解放军的显著差距,这一差距甚至远超俄乌之间,因此,若“台独”势力妄图以武力抗拒统一,他们将面临的打击,或将比乌克兰更为严峻。或许,台当局,是该从俄乌战场上好好看懂未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