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绝望到兴起:国产芯片产业目前发展实际情况

传感器评科技 2024-04-14 00:06:51

绝望不是悄然而至的,而是随着禁止卖给华为芯片的通知下发,一瞬间开始的。从此,中国芯片进入了一轮又一轮的绝望,从芯片到光刻机,从台积电搬迁到芯片联盟成立。

绝望之后是自谋出路的探索,在黑暗中摸索前行,最终看到光明。我国第一块国产商用CPU龙芯1号诞生于2002年8月,并且还是意法半导体代工的。第一根国产商用内存条(DRAM),仅仅发布于三年之前(2020年2月,合肥长鑫)。合肥长鑫已经是全球第四家量产20nm以下DRAM供应商。目前,国产芯片正在寻找自己的发展路径。

业内人士强调就当前形势来说,国内芯片企业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短期内,全球芯片产能有限,所以需要集中力量办大事,让更多的社会力量向芯片公司倾斜。

第二,最核心的还是要坚持,在民族产业的大目标下,去思考如何解决芯片焦虑的问题。

由于美国的制裁,欧洲和其他地区更倾向于建立独立的产业链。对追赶者来说,这是一个利好消息,可以为自己的产品提供验证的机会。

细分领域,国产芯片进步明显

近年,智能电动汽车销量一路迅速攀升,智能化深度发展致单车芯片搭载量持续增长,智能电动汽车领域对车规级芯片的需求越发旺盛。因此,中国车规级芯片产业迎来一波发展。

中国车规级MCU集中采用40nm成熟制程,仅少数企业产品采用先进制程,而海外早已有芯片厂布局先进制程车规级MCU,如瑞萨电子便早在2018年就发布了第一款28nm车规级MCU产品RH850。可见中国在这方面与海外厂商差距较大,不过考虑到MCU本身对制程工艺的需求并不高,中国车规级MCU仍有较大追赶机会。

在国内存储芯片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基地,也是全球最大的存储芯片消费市场之一。随着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量呈现爆炸式增长,对存储芯片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

近年来,长江存储和长鑫存储发布的产品逐渐缩小与国际存储巨头之间的差距。在NAND领域,长江存储在2021年开始量产128层3D堆叠产品,并且已经开始大规模生产232层产品;在DRAM领域,长鑫存储目前主要采用19纳米工艺,并正在向17纳米工艺发展。

今年以来存储市场价格虽然在一直下探,但国产存储厂商却一直表现不凡。这也与国内厂商不断增长的实力呈正相关。

再说芯片制造设备,就目前而言,阿斯麦向国内出货的光刻机,基本上可以完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国内上海微电子在光刻机方面不断努力,它成熟的是90nm,可以加工到48nm,28nm的光刻机今年也有望研发成功。

如今,2023年已经过半,在全球芯片市场持续低迷,但中国的芯片行业却面向朝阳不断翻山越岭,朝前迈步。也许有人说,现在的成绩不算什么,但一切消息都证明,这条路是有未来的。

0 阅读:0

传感器评科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