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最让人羡慕的五大职业,一人工资全家吃饱,人人抢着干

青春无悔走八方 2025-02-12 10:05:13

八十年代刚刚开始市场经济,出现了一些私人公司,但旧的体系还没有消失,供销社也存在,大部分企业还是国营的。那时候在国营单位上班对普通人来说还是最吃香的,很多人想进去,却进不成。

大卡车司机。80年代卡车司机很吃香,工作稳定工资还高,在运输公司干几年还能自己买车单干。工资比别的行业高不少,别的行业在八十年代也就30-80块,卡车司机能到一百多。当年能开上东风卡车,香烟抽西湖,大前门,别人一口一个师傅,胜过如今开奔驰宝马。八十年代就是开个手扶拖拉机给别人拉东西,主人还会杀鸡给师傅吃,大卡车就更别提了。去到哪里人家都好尊重,叫一声师傅,相亲的时候能把门槛挤破。

国营饭店服务员。别看干的服务员行业,当年也是国有系统正式工,八十年代连空姐都隶属航空局。饭店服务员也不例外,都是正式编制,招待处的,她们退休后,即便四线城市退休工资都在5000+。因为是铁饭碗,客人来多来少都不影响自己的工资,所以态度不是非常和蔼可亲,个别国营饭店后厨墙壁上甚至贴着禁止打骂顾客的标语。

饭店服务员除了工资稳定外,还有很多好处。70年代,普通人两三个月吃一次肉,在国营餐厅的一个卖票员,经常晚上下班用个大茶缸子带回一大缸海带萝卜炖排骨,孩子每个星期都能吃上肉。

供销社售货员。这个职业轻松没压力,还掌握着一定的权力,居民平时都要和供销社营业员搞好关系。八十年代到了过年过节的时候,大家抢年货,供不应求,跟营业员关系好的能顺利买到货。有的供销社也卖肉,遇到关系不好的,就切瘦肉给你,关系好的才给肥肉,那时候都想要肥的。86年秋季上供销社上班,62.8元一个月。工资也是不低的。所以很多人想干进这一行。有人90年师范毕业后不去中学,费了很大劲去了乡里供销社,她的同学很羡慕她,没想到96年供销社散伙了,现在她很羡慕她的同学。

木匠。八十年代的木匠比事业编还要吃香。认识的一个木匠七七年就买了电视机,八零年买了放磁带听的收录机,八五年造了栋二层五间的楼房。那时候木匠收入是真的不低,86年我家建房木工5元一天,那时候即便城里的普通工人一个月也就五十块工资。给人家做工的时候,人家还要好饭伺候着,天天豆花腊肉,烟饭双开。所以那时候好多小年轻的去学木匠。

电影放映员。放映员分城里的和公社的。在城里的有事业编制,公社的没有,但也有好处,就是走到哪里都有好吃好喝,各村里的人都好饭和好烟伺候着。八十年代初,一个公社电影队只需要一架马车一匹马,拉游串各地的村屯生产队,包每晚8一10元,在哪个屯放映附近的十几个村人都来看。城里的放映员就在电影院里,工作相当悠闲,乡村放映员只在晚上工作几个小时,也是说不出的惬意。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