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版“红旗渠”——《仙游印象》,让我如获至宝

海峡民生 2025-01-08 17:30:47

2024年12月16日,看到福建省仙游县委报道组组长郑志忠写的:“《仙游印象》于12月15日在仙游文庙举行隆重的发行仪式”之报道,方知此丛书由原仙游县委宣传部部长、后在省里退休的厅官陈金添编纂的“仙游大典”,“百科全书”,共有650多万字,插图2500余幅、六卷、十册、十七公斤重。

看了报道之后,深感陈金添此著是“海纳百川”之作,其工程量之浩大,不亚于林县(今河南林州市)人民开凿“红旗渠”,故把此典籍比喻为“仙游的‘红旗渠’”。

此典籍对今后世世代代的仙游人了解家乡,怀念家乡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桥梁、纽带的传承作用。自此之后,仙游人,中国人,乃至全球人想了解仙游经济发展,研究仙游的历史、人物、地理、地貌、宗教、风俗、教育、文化、行政区划变迁等等,都必以此典籍为首选资料,都会于此中找到答案。故从社会、历史、经济、文脉传承的价值估量,不亚于林县的“红旗渠”,故也比喻为“仙游的‘红旗渠’”。

此典籍是仙游自公元699年置县至今,1300多年以来历史文化的压轴之作,是仙游的“百科全书”。

她的诞生是仙游人民的一大喜事,一大盛事。理应如林县“红旗渠”竣工时一样:敲锣打鼓,载歌载舞,普县同庆。

高兴之余,感到:以前多次翻阅并珍藏的陈金添编著的《仙游古今》与今之《仙游印象》之比,可用“芝麻与西瓜”之比。《仙游古今》对我这仙游土著人及其他仙游人都产生深远的影响。《仙游印象》今后之影响应该是《仙游古今》的千百倍。能像“红旗渠”一样,在历史、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灌溉滋润千千万万仙游人的后代子孙的心田。故从影响的广度和深度估量,也比喻为“仙游的‘红旗渠’”。此书应是仙游当今所有“有识之士”家庭的“压箱底”传家宝。

深知此典籍的价值后,我以“贪书非算贪”的心态,不顾儿媳分娩还在住院,我白天都在她身边守护的特殊时刻,立即拨通陈金添电话,咨询如何能买到此书。竟意外地得到他慷慨的“不用买,送你一套”的特喜回应。我也不知礼让,毫不客气,喜形于颜地大声喊“谢谢!谢谢您的大礼!”。并非常幼稚地厚着脸皮,迫不及待地追问:“那我什么时候、到什么地方去接受您的赠书” ?他说“加我微信,把你家的定位发给我,改天我用电动车送到你家”。你们见过这样送大礼给平民百姓,还要用电动车亲自送到家的厅官吗?在当今社会,该是凤毛麟角了吧!

由于特殊时期,我白天都在医院陪儿媳妇,没在家。也觉得自己真不该幼稚到让他骑电动车送书到我家的地步!也为了能尽早看到此书,就马上联系自取的方式。得知他的夫人郑美清——原《福建日报》高级职称的处长,我却习惯地称“美女处长”,因前天脚崴了而当天在家,并由她提议从库存的“欲送省委办未送出”的十套里预支一套给我。我立即打车回家,带上买菜用的小拖车,速奔他家。美女处长十分热情地,一瘸一拐地拖着崴脚步,带我到她家“仓库”取书。我拖着疲备的脚步,拉上珍贵的一箱17公斤的《仙游印象》,兴高采烈地回到家门口,大声呼叫老伴“快出来帮我把‘宝书’抬进去!”老伴取笑我 “乐的如获至宝”,我纠正道是“已获至宝”。现在仙游人,很多小孩都发展到省内外、国内外、世界各地去了。今后要了解仙游,研究仙游,此书不可或缺,所以是全仙游的至宝。

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从报上读着“李金耀包山造林”、“张金秋三兄弟办家庭工厂”、 “一个归侨知识分子的要求与呼声”三篇文章后认识陈金添夫妇的。当时我把这三篇文章戏称为“三道奏折”。有人说我“为了要巴结他而讲得那么神奇”。果然当年总书记胡耀邦批示后,在全国兴起轰轰烈烈的包山造林造果运动;家办、村办、乡镇办企业各地开花;知识分子的两地分居、职称、任用、住房、子女教育等问题得到全面解决的巨大效果吗?正因如此,我自认此人不凡,便把能够找到他所写的文章,全找来,看个遍,成了他的无记名“粉丝”。

我长期在基层工作,有时心血来潮,也把工作中的亮点、方法、建议写写,花八分钱买邮票,随便寄。经济、财政、会计之类的专业,偶而发表一些对自已评职称有用;然而在《福建日报》占了“豆腐块”大的位置,纯粹是时任经济文教部的“美女处长”高看我而发的。即使和他夫妇俩有 “熟悉”,但从未“巴结”过。因我和他们一样是一介穷书生,没钱没物去“巴结”;也没有文才,用语言去“巴结”;更因他俩是清廉的官员、高洁的墨客,无需“巴结”。

这次,我倒是在与陈金添微信聊天时,用语言大大地“巴结”他。不是因他送我一套书(其实我准备买,但赠送的尤显珍贵),而是因为《仙游印象》不可估量的历史价值。我称赞他是:仙游文史研究的“老大”(仙游文艺界名人辈出,他们术有专攻)。这套“大典”是仙游的“百科全书”;工程量和政治、经济、历史价值不亚于“红旗渠”,是目前我所知的唯一的、最全的地方史典籍,为仙游留下了不可估量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南宋名臣蔡襄”篇可作为中央党校教材和中学语文、政治教材;他这次修了“留芳百世”的功德。每次我这样“巴结”,他都是谦虚地回道:“过奖了”、“汗颜”!“谈不上什么功德!也是大家的支持,特别是林一文、李文贤、杨振辉、黄福华、郭建涛、杨峰、唐丽芹、郭飞凤、卢国林、林承东、王宗发、罗文栋等12位乡贤共襄注资,鼎力相助。尤其是林一文既出钱、出房、出车、出力,还专派3位员工帮忙打字、校对、制图,做了大量的工作,还把缺口130万资金兜底全堵上。此丛书之面世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只尽了微簿之力” 。“仙游比我强的人多得是!上天厚爱,把这个任务交给我,我可能也没做好,但尽力了”。非常低调,谦逊、感恩、不揽功。我说“别谦虚了,这12位乡贤也是大功德主,由于他们慷慨解囊,才有《仙游印象》这套无价之宝。他们的功德也堪比铺桥、修路、建校、盖寺庙,功德也无量。

这12位乡贤中,我只于前年偶然在福州仙游商会,有幸认识郭建涛会长。是个高大、英俊、睿智的后生,是浙大的高才生、省交通学院的教授、深海养殖专家。林一文,只闻其名,未谋其面。是从我老伴和亲叔(俩都是电力老人)口中得知,林一文是个高才、能干,又很懂得感恩的人。“人以群分”,由此二人可及其他十个,该都是高智商、高情商(乡情)、高瞻远瞩的“三高”乡贤、儒商。他们的功德,许多大文豪、教授、高官都高赞了。我认为我们仙游的百万平民百姓也都应该真心的为陈金添和12位“三高”乡贤、儒商的善举、功德高歌猛赞!他们也值得全县人民大赞、特赞。(本文作者:林爱玉 写于2025年1月6日晚)

责编:晓愉

0 阅读:2

海峡民生

简介:海峡民生为两岸民众生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