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最后是八大王还是王八大、大王八?丧尽天良,幸好留下了个名字

能静居主人 2024-09-21 11:33:32

撰文|赵立波

公元1646年,此前玩弄大明于鼓掌的杀人狂魔的四川匪患张献忠被皇太极长子靖远大将军豪格一箭射杀,至此张献忠彻底退出杀人狂魔的历史序列。

从人性角度来讲,彻底铲除杀人狂魔和内乱的极端恐怖首领,是历史上一件值得肯定的好事,对此,当历史经过数百年的沉淀后,我们依旧要高举旗帜鲜明地彻底否定张献忠之流,此外也要有深刻历史的判断准则,那就是他不是农民起义领袖,相反他是屠杀农民的刽子手,其手段凶残令人发指,对大明百姓荼毒伤害程度相当残酷,所以,历史到了一定周期性重新否定之否定重新判断和评估历史的旧账。

张献忠

嗜杀成瘾的狂魔张献忠曾被冠以“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还自称“八大王”,如果用电视局台词调侃一下:八大王,大王八,想必一些人对这个对白并不陌生,没错,这句话就是出自《雍正王朝》邬师爷的一句台词。

此外,据说张献忠由于出身太低,而且长相也颇为粗鲁,按照史书的记载就是长个老虎的下巴,个子高大,一开始做了延安府的捕快,后来在“长隶延绥镇为军”,不久看到各地内乱就摇身一变开始做起土匪,竟然也有傍个出名的祖宗来给自己撑门面,刚好一次流窜到张飞庙,一时兴起,要到里面祭拜,还抓了几个读书的秀才来写祭文,不料秀才看不起他,引经据典写出一个骂他的短文,经人点破大怒,一连杀了好几个读书人,后来干脆自己对张飞塑像说:“你姓张,咱老子也姓张,咱俩连宗吧!”

“崇祯十七年(1644)重庆通远门外的广场上,三万七千名明军聚集。他们被编成百十个长队,鱼贯前进,到队伍前的木案处,伸出右手,放在案上。站在木案前的士兵手起刀落,那只手应声而断。这是明末农民起义军张献忠部在处理被俘明军。张献忠特别指示,虽然明军曾经顽抗,但“八大王”此次宽大为怀,俘虏一个不杀,仅剁手为戒。”《张宏杰》

以忠义传世的三将军地下有知的话也必要怒睁开他的环眼大骂张献忠之流罢?

从张献忠的战力来看,只能说一般般,为什么呢?因为他是靠投机保存实力的,那就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投降,然后等局势变了再反叛。

明朝文武画像

比如,大明兵部尚书杨嗣昌布置下“十张大网”后,张献忠迅速感到大事不妙,于是直接找人勾兑明朝将领熊文灿.派人送去珍宝和女人给熊文灿身边心腹宿将陈洪范,在陈的运作下,张献忠又派人将一尺有余的二块碧玉和大号珍珠送给熊文灿,并当面祈求投降归顺。要命的是,熊文灿竟然答应张献忠提出的所辖部队十万人依旧归其调遣,还给他补足六个月军饷,可谓拿着大明的军饷养虎为患。

崇祯十四年,是张献忠的高光时刻,他抓住机会迅速叛变,攻破了布防空虚的襄阳,杀了向往,至此,导致杨嗣昌整体战略失利,不得不自杀谢罪朝廷。

两年后,他号称自己人马已经有60万人,一路攻城掳地,杀重庆瑞王和当地百姓“一万余人”,不久宣布建国成都,国号大西。

张献忠在四川杀了多少人?据《烈皇小史》描述:“将无纪律,兵无行伍,淫污劫杀,惨不可言。”按照官修《明史》和《明史纪事本末》都是具有相当权威性的,而且是大明亡国后清朝的官修史书统计,张献忠在四川进行大屠杀后,人口所剩无几。

当时的知识分子也给予了佐证:“大抵蜀人死于贼者十之八,死于饥荒者十之二,仅存者又死于虎口。”《蜀警录》

还有史料记载,由于缺乏军粮,张军曾经把这些死亡者的尸体“剐之割之,制成腌肉,以充军粮”。在成都城破之后,张献忠下令“尽驱城内军民男女于(城外的)中园,将尽屠之。俄尔天上出现一片云彩,如同龙尾下垂之状,张献忠以为祥瑞,遂免死”。(《蜀难叙略》)

时光跨越到十余年后的康熙六年,四川巡抚张德地来到四川之后报告给皇帝说,自己就是个空头督抚,因川民基本死光了:“四川有土无民”。四年后,四川湖广总督蔡毓荣说:“蜀省有可耕之田,而无耕田之民”(《清圣祖仁皇帝实录》);直到康熙二十二年知府何源浚还在向上级报告:“蜀地民稀”。缺人成了四川当时最大的乏力。

直到康熙二十四年,人口渐渐多了起来,然全省也只有一万八千零九丁,约合九万多人,“合全蜀数千里内之人民,不及他省一县之众”(《四川通志》)

嘉定三屠

张献忠嗜好疯狂杀人,我想这与他的心理疾病有许多关系,《明史》形容他说:“性狡橘,嗜杀,一日不杀人,辄悒悒不乐。”以杀人取乐或去除心中的烦躁,这确实是心理的变态所致。当然也有许多专家对张献忠杀人给予肯定或者提出了他们的质疑。比如对于满洲入关后疯狂杀戮相对比来看,张献忠没有满洲兵杀人更多,我想这的确是历史的实情,比如“嘉定三屠”,着实让江南地区人民惨遭祸害,这是历史也绝不能忘记的,只是他们征服了整个大明后,便迅速调整了手段。崇祯十六年,也就是大明亡国的前一年,时任直隶巡抚徐标就曾目睹了从江淮到北京沿途数千里的惨状,他对崇祯说:“臣自江淮来数千里,见城陷处,固当然一空,即无完城,仅余四壁,蓬蒿满路,鸡犬无声,未曾遇一耕者。”《张岱石匮书后集》

因此大明时代的尘埃落在了底层百姓身上,确实如同大山一般,我想这话本是不错的。然而一码归一码,张献忠的弑杀,与满洲入住中原的屠戮和统治都是对百姓的一次重大创伤。

张献忠屠并未给他带来任何好处,1646年,他被豪格的兵力压倒,再也不能像欺骗明朝那般反腐投降,最后干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在锦江筑起高堤,将这些年抢来的金银珠宝沉没水中,可以成为水葬金银,不知道他是为了谋划东山再起,还是不想把这些留给别人。

其实最后他留下最多的就是恶名,杀人的恶名,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进行否定,残杀无辜,造成大量的底层互相伤害,他却从中取乐,自己很是得到了满足,但这种流寇势必被历史淘汰。

徐霞客

我们不妨也将那段时间称之为:历史的垃圾时间,而张献忠之流也被彻底扔进了垃圾桶里。

大明亡国后,张献忠同样被反噬,大清的铁蹄彻底踏遍了整个江南。此时有一个名叫徐霞客的人,被畅销书作者石磊这样达观的写道:“那一天,山下的我们正奔忙着追逐功名与富贵,但徐霞客却坐在黄山绝顶,听了一整天的大雪融化声……。

“初四日,兀坐听雪溜竟日。”徐霞客确实用他喜欢的方式度过了一生。

2 阅读: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