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兜兜,开始阅读前点点“关注”,我会持续为大家分享有趣的奇葩故事,感谢支持!
说起蒋介石最信任的特务头子,戴笠无疑是大家最熟悉的那一个。但鲜为人知的是,和戴笠并肩的还有一位,在国民党内部被称为“戴康二公”。今天,咱就来聊聊这蒋介石最信任的“戴康二公”,他们都是谁,又为何最终一人被弃用。
先说这“戴”,自然就是戴笠。戴笠,人称“蒋介石的佩剑”“中国的希姆莱”,被美国杂志评为“中国近代最神秘的人物”。他是黄埔学生,不过和在战场上迅速崛起的黄埔将领不同,戴笠30岁才考入黄埔六期,而且最后还没毕业。所以,他想要崛起,就必须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路。
1927年,蒋介石被逼通电下野,寓居上海,准备携宋美龄去日本。戴笠得知消息后,心急如焚,直奔上海。他原本想给蒋当警卫,可惜计划没成功。不过,他被蒋的侍从室副官胡靖安看中,招揽去做了情报工作。
蒋介石复出后没多久,胡靖安被派出国学习,戴笠成了无根浮萍。他竟然冒着生命危险,拦住了蒋介石的车。这一举动,险些让他被枪毙,但也因此得到了蒋介石的青睐。此后,他见蒋介石畅通无阻。
戴笠最厉害的地方,就是创办了军统。军统在二战中,可是和英国军情六处、德国党卫军、美国中情局和日本特高科齐名的全球特务组织。蒋介石用人眼光独到,戴笠从黄埔军校毕业后,没去部队担任军官,而是被蒋介石派到北洋军阀的地盘做情报搜集工作。
军统局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1941年,军统局截下日本密电,提前得知日军准备袭击美国珍珠港。当时老蒋想和美方打好关系,将密电传给美方,可惜美方没重视。
戴笠控制部下恩威并济,给部下金钱、官职,也让他们坐牢。他绝不允许部下走权贵之门钻营做官。戴笠手下的四大金刚陈恭澍、王天木、赵理君和沈醉,又称“军统四凶”,对戴笠毕恭毕敬、唯命是从。
那是什么让蒋介石如此信任戴笠呢?首先,戴笠善于观察。他发现蒋介石每次发号施令都会用“手令”,但这种明面上的东西对特务们来说非常忌讳,他们要做到不留一丝把柄。戴笠很早就发现了这一点,所以谈敏感话题时,他从来不用文件,全亲自去见蒋介石口述。
蒋介石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还有,蒋介石注重外在仪表,戴笠也抓住这一点,每次去见蒋时都打扮得体面。一来二去,蒋介石发现戴笠粗中有细,行事小心又不失大度,做事不拖泥带水,所以对他第一印象不错。
蒋介石用人有两点要求,一是看出身,是不是黄埔军校毕业或浙江人,再看推荐人;二是讨厌结党成派、贪污舞弊的小人。戴笠都能把控好,这是蒋介石用人之道,而戴笠深得老蒋信任,靠的是自己,主要三点:一是表达衷心,蒋介石到西安考察时,戴笠时刻以随从身份紧跟,为蒋介石安全做足保障,蒋介石很满意;二是拉拢人脉,戴笠看准宋美龄和宋子文兄妹,宋子文在上海差点被暗杀,戴笠亲自负责警卫工作,宋子文感激他,两人成了好朋友;三是脑子清楚,戴笠知道自己只是特务,名声会臭,所以提早向军界发展,花重金得到美国支持,美国海军情报官来华时,在蒋介石面前推荐戴笠出任海军司令官。
但蒋介石老谋深算,为防万一,成立五人小组,这是他最险恶的一招棋。所以尽管戴笠深谋远虑,终究逃不过蒋介石手掌心。
接下来,咱再看看“戴康二公”中“康”指的是谁,他就是康泽。
或许不少人会心生疑问:戴笠麾下掌控着军统这一机构,其势力渗透至社会各个角落,触角延伸至方方面面,那么康泽又拥有怎样的势力呢?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国民党早期最具影响力与实力的特务组织——复兴社。
复兴社,其全称为“中华民族复兴社”,亦被称作“蓝衣社”,该组织以“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为宣传标语,大肆宣扬对蒋介石的个人崇拜,本质上可视为维护蒋介石个人权力的私人特务集团。
其成员大多源自黄埔军校的毕业生,核心领导层涵盖戴笠、康泽、滕杰、贺衷寒、胡宗南、郑介民等共计十三人,这批人被外界合称为“十三太保”。需特别指出的是,戴笠日后所掌控的军统机构,正是从复兴社的特务部门发展演变而来。
在复兴社发展初期,真正实力超群的并非戴笠所掌控的势力,而是康泽及其麾下的别动总队。甚至“复兴社”这一名称的选定,都源自康泽对德意法西斯体制的借鉴与参考。
请注意康泽的“别动总队”,成立于1931年,是蒋介石特批成立的,康泽任少将总队长。在土地革命时期,别动总队简直就是红军噩梦般的存在。就连主席都说:“这个康泽,正是当初捣毁瑞金的元凶。”
国民党军在江西展开连续几次“围剿”运动中,康泽表现得非常活跃。由于他手下的别动队队员都是久经训练的精锐,所以康泽往往会把他们化整为零,遍布各个村落,通过乔装打扮混进老百姓队伍,破坏红军行动,死在他们手上的进步人士不计其数。
别动总队的卓越表现,赢得了蒋介石的高度赞誉,康泽也随之声名鹊起,成为蒋介石身边的宠信之人。为进一步讨好蒋介石,康泽竟亲自操刀,为别动总队创作了《队歌》,歌词是:“大哉中华,代出贤能。历经变乱,均能复兴。蒋公中正,今日救星。我们跟他前进前进!复兴复兴!”瞧瞧这马屁拍得,老蒋能不喜欢他吗?
那么,既然康泽曾深得蒋介石的倚重,为何后来却好似被戴笠“摆布”得销声匿迹了呢?究其根本,在于他心气过高、野心膨胀,在与蒋经国的权力角逐中败下阵来,最终只能落寞地退出舞台。
在康泽声名显赫、风光无限之时,坊间一度流传着他或许会成为蒋介石继承人的传言。至于这传言究竟有无事实支撑,暂且不论,但康泽自己显然是深信不疑的。因此,当他得知蒋经国归国后,便与蒋经国展开了针锋相对的较量。
然而,须知任你如何受宠,终究难敌“太子”的身份啊。结果呢,就连他一手创立的别动总队也被拆解重组,编入了远征缅甸的部队序列,而他本人更是被剥夺了统兵之权。如此一来,康泽算是彻底被边缘化,形同虚设了。
虽然没了以前的势力,但不得不说康泽依然深得蒋介石信任。1947年,康泽又被重新起用,担任第十五绥靖区司令长官,并于次年参加了襄樊战役。在襄樊战役中,国民党军全线溃败,康泽本人也被俘虏了。
有趣的是,当蒋介石听闻襄樊失守的消息后,还信誓旦旦地说:“以康泽的忠诚,他一定不会当俘虏,一定会像张灵甫那样以身殉国的。”但是,康泽让蒋介石失望了,不但当了俘虏,而且还积极配合改造,并于1963年被特赦。
以上就是蒋介石最信任的“戴康二公”。对于这二位,你有何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看完文章的您有何感想呢?
快到评论区来分享吧!
期待在评论区看到您的精彩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