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一个不曾失水准的香港导演

陌上风尘 2017-06-16 10:56:35
.isc11 {font-size: 16px;}

我曾经看过一个榜单,上面说的是合拍片时代,最让人放心的香港导演。

徐克,周星驰,王家卫,杜琪峰等人都上榜了。

但其中,合拍片领域,就连徐克,吴宇森也败过。

王家卫拍片太拖。

周星驰也是生产周期长,票房屡创新高。

杜SIR的片子,在内地的口碑有,但票房却不尽如人意。

至于王晶这种圈钱的,刘镇伟这款消费自己的,陈嘉上这款越来越不着调的就不说了。

反观下来,从性价比来看,陈可辛最为靠谱。

每次出片,票房和口碑都能有一定建树,而且出品周期也平衡。

陈可辛有今天的成就,肯定是跟努力分不开。

那么,大家可能会觉得,他这一路走来也不容易吧。

不过陈可辛却说:大家不要想太多,其实我的电影之路,走得还挺顺的。

24岁就监制了吴宇森的《英雄无泪》,而第一部导演作品《双城故事》拍出来之时,才29岁。

《双城故事》,更把曾志伟推上了影帝宝座。

后来的《甜蜜蜜》,更是狂扫金马金像奖。

而一部《投名状》,成为了中国大片时代,第一部让观众觉得靠谱的大片。

在香港,陈可辛能拍出港味十足的爱情小品:《金枝玉叶》。

也能拍出以时空穿越为外壳,裹满了温情的《新难兄难弟》。

那句高大上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没有成为一句假大空的口号,反而成了梁朝伟和梁家辉扮演的父子间,一条感情链接的纽带。

讲情怀,他则出品端出《金鸡》。

第一集我实在太喜欢了,用一个妓女的职业生涯,来讲述港人的生活变迁。

虽然讲的是妓女,但并没有那种阴暗的内核。

调子积极向上,而且美好得童话般的那种感觉。

来内地拍片后,陈可辛也基本没有失手。

拿那部他迄今仍耿耿于怀的《武侠》来说。

其实我觉得这部片子没有那么糟糕。

前半段,有着柯南式的科学武功探案,这个当时还蛮吸引我的。

后半段,则是张彻式的功夫片,而且还是翻拍《独臂刀》。

如果把这部片子改个片名,比如《新独臂刀》,我觉得评分会往上走一些。

这个片子不好的一点就是名字起错了。

陈可辛没有预料到,观众期待的武侠,和他想给的是不一样的。

就我个人而言,这片子更是一部功夫片。

同时,在陈可辛的镜头下,还能把大家觉得不会演戏的演员调教得很好。

那个段子您看过吧:“陈可辛太厉害了,《中国合伙人》拍好了黄晓明,《亲爱的》拍好了赵薇,但是黄赵两人到了《横冲直撞好莱坞》,又被打回了原型。”

《亲爱的》拍得很好,他绕过了令人愤怒的人贩子,不勾起民愤,转而讲述了人贩子给几个家庭带来的伤害。

我觉得这样的处理,更有意义。

有一个榜单,评价那一年十大华语片时,对于《亲爱的》,只有一句评价,我很认可:本片上榜原因是因为,这样的片子在中国,应当存在。

陈可辛被誉为香港十大导演之一。

自小就漂泊。

生于香港,12岁随家人到泰国定居,18岁赴美学习电影,在21岁返港,踏入电影圈。

都说陈可辛文艺,片子都带着文艺范。

我感觉他的几部片子,讲的都是漂泊。

我想主要聊聊陈可辛的三部关于漂的电影。

已成为文艺片标杆的那部《甜蜜蜜》,当时出来的时候,很多人惊叹:

你一个香港导演,怎么对内地人把握得这么准确?

但陈可辛后来说道:其实自己了解的不是内地人,而是迁徙的人。

对于这些人,陈可辛看的角度是更为宽广的,他说道:

其实人没什么分别,内地人、台湾人、香港人、美国人都一样,说白了《甜蜜蜜》就是讲两个从小地方去大城市的人,我后来拍《如果•爱》的北漂也一样,来香港就好像后来说的去北京、上海、深圳。

1992年,艾敬发了那首著名的《我的1997》。

在那个还未开放的年代,内地人对于香港是充满了幻想的。

在这首歌里面,艾敬用了很长的篇幅,讲述了自己从沈阳一直唱到南方的经历。

这歌的节点就在广州:

我留在广州的日子比较长,因为我的那个他在香港。

从广州开始,艾敬道出了那时候的大陆人对于香港的幻想:

什么时候有了香港,香港人又是怎么样?

那时候的大陆和香港间,通行不畅,魔岩三杰去香港演出的时候,用的还不是常规的旅游证件。

对于艾敬来说,则是:

他可以来沈阳,我不能去香港。

因为神秘,所以向往。

艾敬在这歌里面,就道出了当时对香港这个花花世界的向往:

1997快点到吧,八佰伴究竟是什么样?让我站在红磡体育馆;和他去看午夜场。

陈可辛的这部《甜蜜蜜》,就诞生于97回归之前。

记录的,是当时那段时代印记。

通过邓丽君的歌,串出了一段从内地到香港的黎小军和李翘的港漂故事。

当时,大陆和香港间的文化差异,陈可辛也通过一些细节表达了出来。

黎小军在香港的亲戚,念想的是那个好莱坞明星。

而对于黎小军来说,怎么可能有切身感受。

他觉得厉害的,是当时港人习以为常的东西:

看到别人有传呼机觉得很厉害;听到李翘会讲粤语就觉得很牛;去麦当劳买个汉堡,就觉得很高大上。

其实对于时代的记录,陈可辛也并非完全刻意。

多年后,陈可辛再看《甜蜜蜜》,发现了一个细节,他觉得蛮震撼的:

张曼玉刚拿绿卡,她在自由神像下碰到一个内地游客要去买Gucci,说所有人都要回中国了,香港人都要来大陆打工了,你还出去。那句话今天讲很对,96年我记忆里不觉得还不是这样,但既然我记录了那句话,代表当时就有那样的社会现象。

我一直不喜欢黎小军这个角色。

他努力,却没有担当。

他懦弱,关键节点上,总是要李翘来帮他定夺。

片中,黎小军来港的目的,是为了接乡下的小婷来港一起过上好的生活。

但遇上了李翘,却一直在纠结和犹豫。

到最后,把小婷娶了过来,然后没多久又跟对方摊牌,气的小婷离他而去。

小婷在这个片中,其实更像一个符号。

我看《甜蜜蜜》的时候,对于黎小军这一段,我一直有这样一个感觉:

如果黎小军选择了跟李翘在一起,就等于把当初要来香港的自己给否定了。

但把小婷接过来,等于完成了自己的承诺。

最终摊牌后,小婷离她而去,黎小军反而更有理由去找李翘。

等于最终,黎小军把到港的初心,变成了一个跳板。

相反,还是张曼玉更为理智和成熟一些。

黎小军会为她买巧克力,会帮她一起卖邓丽君的卡带。

但在关键节点上,却总是张曼玉在为他做着决断。

我最难忘张曼玉对黎明说出的那句话:

黎小军同志,你来香港不是为了我,我来香港也不是为了你啊。

这句话,从一个层面来说,是在提醒着她和黎小军的关系,但从另一个角度,我感觉也道出了港漂的那种矛盾,没有着落的不安全感。

2005年,陈可辛拍了《如果爱》。

这部电影,陈可辛用了在大陆来说比较新颖的形式来表达:歌舞剧。

他完成得不错。

通过戏中戏的设定,陈可辛将一段陈年往事,和当下的故事时空做出极好的结合。

就如片中的一场戏:两人在雪地间相拥,那是十年之前;接着,镜头切换到当下,十年前的故事,变成了屏幕上的电影故事。

《甜蜜蜜》拍摄于1996年,和《如果爱》间隔接近10年。

这十年,跨越了两个时代。

2005年,香港回归也快要10年了,时代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互联网开始发展,两岸之间的间隔也不再那么遥远。

那香港,对于大陆人来说也变得不再那么神秘。

于是,片子中,港人来到内地拍电影了。

现实中,陈可辛也到了内地来拍电影了。

于是,漂,从港漂,换成了北漂。

只是还了地点,人还是那个状态。

《甜蜜蜜》中,黎小军和李翘是在麦当劳中相识。

《如果爱》中,金城武和周迅则是在一家破破的小面馆中相识。

那一次,他结账的时候,见到她正在吃着那碗他吃剩的面。

那天,雪下的很大,而她却没有落脚之处。

于是,他带着她回到宿舍凑合一晚。

但第二天,她不告而别,只留下了一张字条:我走了,先找你借一箱方便面,改日再还。

和《甜蜜蜜》一样的是,《如果爱》中,依然是女的强,男的弱。

在金城武要放弃学业回香港的时候,是周迅硬拉着他留下。

虽然他说着:“我不像你,是打不死的啊。”

但和《甜蜜蜜》不同的是,黎小军慢慢地已经模糊了自己是为了什么漂在香港。

但《如果爱》中,金城武很明确,就是为了周迅漂在北京。

细节上,两人在昏暗的地下室里,就着微弱的灯光,吃着简陋的晚餐。

她睡觉时会磨牙,他就把手指伸到她唇间,让她咬着。

和《甜蜜蜜》相同的是,《如果爱》中的女人目标明确,有着主见。

所以,周迅为了自己的将来,还是离开了金城武。

那场戏还是挺狠的:

金城武在地下室,透过窗户看着周迅离去。那个窗户很低,只能看到周迅的脚。

知道这一切的周迅,突然狠心地将地上的雪往那个窗户踢过去。

雪扑到窗户上,遮盖了金城武的视线。

趁此之时,周迅迅速跑离了。

那段漂的时间里,他只有她。

但她想得更多的是自己的将来,而受伤之时,她唯一能靠的也就只有他。

那一次,她受伤回来了,是他出来抱着她,说道:

你不去美国,我也不回香港了,我们就留在北京。

但最后,她再次离开了他。

这个漂着的女人,只要对自己的将来有一丝希望,就会抛下一切去努力追寻。

你可以说,从某个角度来讲,这是个自私的女人。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这又是一个很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

本片的插曲《外面》,周迅这么唱: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出去会不会失败;

外面的世界特别慷慨,闯出去我就可以活过来。

一离开,头也不转不回来。

2013年,在《如果爱》过了近10年,陈可辛的《中国合伙人》上映。

这次,讲的又是时代。

到了2013年,改革开放已经30年了。

互联网的兴起,诞生了一批民营企业家。

以至于当时有人说,《中国合伙人》是新东方的宣传片。

确实,徐小平参与投资了本片。

但我觉得它只是以新东方创业故事为原型的一个故事片。

讲的还是这个时代的故事。

这个时代,香港已经不再神秘,和上世纪相反,很多港人开始来到大陆生活。

而大陆这波人,已经可以和美国叫板了。

但《中国合伙人》的故事,依然还在漂。

陈可辛说道这部片子时,说出的一个概念是:

内地人是什么样,有什么特点,那些都是技术问题,从农村去大城市,心态都是一样的,我拍《合伙人》也不是拍内地人,而是拍自己的经历,邓超可能更像我,黄晓明、佟大为也像我身边的一些人,他们并不是来自内地。

片中,孟晓骏在漂。

开始时候,对于美国的向往,让他在课堂上跟老师叫板:

老师,您去过美国吗?您是从书本里看来的美国吧?所谓的美国梦,就是梦想面前,人人均等,全世界只有美国能做到这一点。我一定会去美国,我会自己去证实。

他的目标,就是漂到美国。

离开的那天,他信誓旦旦地说:“或许,我不再回来了。”

但到了美国,只是环境变了,其实他和那些港漂,北漂仍然没有什么不同。

丢了大学的工作,为了生活,他只能去餐馆洗碗,端盘子。

还要跟女朋友和国内的朋友说,自己在美国过得很好。

而这个人其实在国内是个优秀的人,也因此受到这一连串打击后,对他的伤害更深。

于是,才会产生那种演讲恐惧症。

连自己最有信心的事情,都恐惧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历程才能造成?

至于成东青的漂,则是另一种方式。

从小地方参加了多次高考才到了北京,一直被打击,一直被逼得无路可退。

这种漂,则是一种LOSER般的漂。

创业本来不属于他,他创业是被逼出来的。

陈可辛在成东青这个角色上,投注了一句话:

一个人迫于无奈下的选择,往往是对的。

我记得以前看过一个视频,里面好像是徐小平说道当时俞敏洪创业,在中关村招生的时候,用过这么一招:

当时俞敏洪做了一堆报名表,一张表格上十个名额。

然后,拿着这些表格,俞敏洪就到中关村坐着招生了。

可半天,只有人经过看看,却没人报名。

于是,俞敏洪心一横,在一张表格上填上九个名字,剩最后一个空着。

这一招果然有效,有人过来报名了,一张表格中,终于有一个真正的学员了。

接着,俞敏洪把这张报名表收起来,再换上一张,如法炮制。

在《中国合伙人》中,不仅讲到个人在时代中的成长变迁,还讲到了当今这个时代,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

比如,某网站在美国上市了,但中国人依然不受到尊重。

孟晓骏带着他引以为傲的事业去美国,却在海关遭到质疑;到了会面地点,却受到美国人的冷落。

一切的铺垫后,再最后那场美国谈判的戏中,成东青宣布新梦想上市,并为兄弟说出那句话,燃到我了:

我有一个朋友,他比我优秀,远比我更应该成功。他来到美国,我看见我们这一代人中,游的最棒的在这里沉下去了。这里从来不是一个公平的市场,我要用我的方式帮他赢回尊严。

但对于这场戏,陈可辛依然抱着遗憾:

我觉得唯一有一场戏我处理的技巧和手法不够高明,就是最后那场官司,我没有很立体地拍到对方,把他们当配角写,美国人真的好像反派一样,如果我拍了他们的角度,就不会在意任何的批评,其实在那样一场官司里,两边都应该是主角,那场戏就变得好像一个平台,给他们几个中国人发了财之后讲话,让美国人没有反击的余地,确实是这部戏唯一遗憾的地方。

在《中国合伙人》最后,画外音说道:

如果额头终将刻上皱纹,你只能做到,不让皱纹刻在你的心上。

时代一直在改变,陈可辛的电影一直在与时俱进。

0 阅读:0

陌上风尘

简介:生活处处有惊喜,开心快乐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