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印度的骄傲,有了它,我们将不怕中国人的威胁。”
这是很多印度人在评价一条中印边境隧道时,所发出的溢美之辞。即使是莫迪老仙,也将它这条隧道视为自己的心头肉。
(印度军人)
在印度人看来,这条隧道的存在,相当于在印度本土腹地与边境,开辟出了一条生命的大动脉,使得来自腹地的军队,物资供应,装备,能够源源不断涌向前线,形成对中印边境那侧的中国军队的压制。
而对于中国军队来说,一旦中印两国开战,那么这条隧道,大概率将成为打击的重要目标。
(莫迪老仙)
色拉隧道的重要性这条隧道,就是中印边境的色拉隧道。
色拉隧道位于中印边境地区,具体在印度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这是印度单方面对藏南地区的称呼),这是一片历史悠久的中国领土,却被印度非法侵占不说,印度还在1986年起,在这片中国领土上单方面设立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试图将其永久纳入其版图,野心已是昭然若揭。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印度在当地进行了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交通设施,以方便运输和调遣部队,加强印度本土与该地区的联系。
而色拉隧道就是这一系列交通设施中最引人注目的存在。
(印度在藏南的交通设施)
隧道全长分为T1段980米和T2段1555米,总投资约9939万美元。它的建成不仅将提斯普尔和达旺地区之间的路程,缩短了整整10公里,并节约了整整六个小时的通行时间。
更重要的是,它还解决了高海拔地区公路因冬季大雪阻断的问题,使得印军能够全年无阻碍地在边境地区进行快速调动。
(色拉隧道)
在此之前,由于该地区近4000米的海拔,印度的很多部队难以出行,严重阻碍了部队的快速机动。
据了解,印度在藏南地区的部队主要由军队系统的正规军和内政部等强力机构所属的准军事部队组成。
军队方面,主要隶属于加尔各答的东部司令部(Eastern Army Command)。该司令部下设第4军和第33军,分别负责藏南西部和东部边境。
准军事部队方面,则有边境警察部队和武装边防部队等一系列单位。
(印军)
但无论是正规军还是准军事部队,这些单位大部分都是轻装集团。
例如,在藏南重镇达旺,负责该镇及其西部正面的第190山地步兵旅(又称达旺旅),以及负责该镇以东区域的第40山地步兵旅(又称东达旺旅)都属于山地作战部队,缺乏重型装备和持续作战所需的物资支援体系。
(印度军队)
而相对应的,中印边境的中方一侧部队由于边境物流和运输能力的提高,已经具备了将99式重型坦克、火箭炮等重火力部署在前线的能力。
这对于印度来说,无异于一柄时时刻刻悬在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稍有不慎就可能遭遇重大损失。
可以说,色拉隧道的建成极大地改变了这一局面。它不仅为印军提供了一条全年可用的补给线,还使得重型装备和大量物资能够迅速运抵前线,增强了印军在边境地区的整体作战能力和持久力。
(中国坦克在高原地区突进)
中国的应对方法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中印两国之间爆发战事,中方对色拉隧道给予特别关照,也是情理之中的一件事情。
毕竟,该隧道对印度的战略意义重大,能够为其军队提供快速机动和物资补给的关键通道。
那么中国有能力做到吗?答案是肯定的。前文已经提到,中国由于边境运输能力的提高,已经将诸多重型火力部署到了前线。一旦局势恶化,这些重型火力将能够迅速发起进攻,对隧道施行毁灭性的打击。
(色拉隧道)
具体来看,中国对色拉隧道的打击可能以导弹部队、陆军远程火炮以及空军为主。
中国的导弹部队和远程火炮系统具备精确打击能力,能够对隧道入口及周边区域实施有效摧毁,从而切断印度通过该隧道,进行快速机动和物资补给的关键通道。
(中国完全有能力对色拉隧道发起攻击)
空军方面,中国的歼-20战斗机可以在20000米高空进行机动,且具备对地面的精确攻击能力。
它完全可以在高原上执行投放精确制导炸弹的任务,以阻碍隧道的正常运行。并且,由于歼-20的代差优势,印度方面的空军和防空部队将难以有效阻止中国空军对隧道发起的打击。
此外,中国还拥有先进的无人机侦察和打击能力,可以实时监控隧道区域的活动情况,并在必要时对隧道内的印度军队和物资发起进攻。
(中国军用无人机)
而且,从地形和地质条件来看,色拉隧道虽然打通了群山,带来了便利,
但也意味着隧道本身的结构稳定性存在一定的风险。再加上喜马拉雅山地形复杂、地质灾害频发、冻土层厚等自然因素,这无疑给色拉隧道的长期稳定性和安全性带来了严峻挑战。
中国完全可以通过对该区域地质结构的深入研究,在掌握了隧道周边地形详细情况的前提下,利用地形优势和自然条件来破坏隧道的结构稳定性。
(色拉隧道地形极为复杂)
比如,通过诱导山体滑坡或人工诱发轻微地震等方式,来影响隧道的正常运营。
甚至都不用直接破坏隧道本身,只需要在隧道出口处人为制造一些障碍或堵塞,都能够让印度军队无法正常使用这条隧道,哪怕隧道本身的安全没有任何问题。
这种战术不仅能够有效阻断印度的补给线,还能对印度军队造成心理上的压力。
(色拉隧道极易堵塞)
当然,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轻易使用这些手段。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才是各国应该遵循的主旋律。中国愿意与印度加强对话和沟通,增进互信和理解,共同推动边界问题的和平解决。
只不过,如果印度方面一意孤行的话,中国确实有能力和手段来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和安全,并让印度方面,付出沉重的代价。
参考资料:
1、北京商报《印度总理莫迪赴所谓“阿鲁纳恰尔邦”出席色拉隧道等项目的揭幕...》
2、中国青年网《外媒:印度拟在藏南建两隧道以利调遣军队 已完成可行性研究》
3、光明网《国防部:中方从不承认并坚决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