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中国谈不拢后果来了?俄能源出口受阻,普京的如意算盘打错了

虾兵械将 2025-02-23 15:07:29

在这“喜忧参半”的局势下,普京一定伤透了脑筋。

“喜”的方面是,经过与美国当局的谈判,双方已经达成共识,目前俄乌局势的发展对俄罗斯而言似乎有利。

但“忧”的方面,问题依旧突出:乌克兰和欧洲仍然对俄罗斯持有敌视态度,导致俄罗斯最重要的经济支柱——能源出口继续受阻。

普京

在这样的情况下,俄罗斯与南方大国中国的能源合作,尤其是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号项目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但遗憾的是,普京未曾预料到的是,由于价格方面谈不拢,自己的如意算盘差点弄巧成拙,丧失了这一机遇。

(能源出口对于俄罗斯意义非凡)

中俄天然气的博弈

“西伯利亚力量2号”项目是著名的中俄天然气合作中最吸引人的方案之一,而有关能源领域的合作,或许也是这些年中俄两国之间最有话题度,也最一波三折的相关议题。

据了解,两国之间的能源合作最早始于1996年。

该年4月,中俄两国正式在北京签署了关于共同合作开展能源事业的协议,并成立了相关的合作委员会,正式启动了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进程。

(中国和俄罗斯的广泛合作)

此后两国的合作历经多年,一度呈现井喷爆发的趋势。2011年,中俄能源管道正式投产进油,为中国提供了稳定的原油供应。

而三年后的2014年,中俄又签署了一系列协议,让中俄两国的能源合作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俄罗斯的能源十分丰富)

这个高峰的标志就是中俄东线管道,据互联网公开资料可知,该管道全长5111公里,年输气能力超过380亿立方米,足以满足中国东部地区1.3亿城市家庭一年的天然气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正值克里米亚危机爆发之后不久。

国际上的许多权威分析人士因此推测,这一系列协议的正式签署可能预示着,在俄乌局势紧张、西方对俄施加外交和经济压力的极度不利条件下,莫斯科正在加强与北京的战略合作,以寻求更多的支持和平衡。

(俄罗斯的天然气管道)

到了2019年12月,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的部分线路正式投入运营。

这不仅标志着首条直接将俄罗斯天然气输送到中国的跨境管道的诞生,也使得中国拥有了继缅甸和中亚地区项目之后的第三条跨国天然气输入管道。

(中俄天然气东线管道)

中俄两国的合作也随之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但高潮之余,两国之间也曾多次发生矛盾。

2024年4月,就有法新社记者在中国举行的例行发布会上询问中国外交官:

“据多家媒体报道,中俄两国在东线天然气管道上因为价格问题而发生矛盾一度陷入停滞状态,请问中方对此类报道的看法。”

虽然此事经过澄清,最终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但中俄两国之间的能源博弈也因此走上了台面。

尤其是在备受瞩目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项目上,中俄双方在天然气价格上未能达成一致。

俄罗斯希望以较高的价格出售天然气,而中国则认为这一价格高于市场价,缺乏竞争力,要求降价。

同时,在价格分歧外,中俄两国还存在着路线分歧。普京坚持将天然气管道必须穿过蒙古,以缩短线路并减少总投资;但中国担心第三方参与可能带来长期隐患,因此对此方案持保留态度。

(克里姆林宫没有和中国达成一致)

而蒙古方面,乌兰巴托最初支持该项目,但伴随着中俄两国的持续博弈,他们对过境费的要求也开始变得极为苛刻,使得谈判更加复杂。

此外,蒙古国在国际关系中的摇摆不定也影响了项目的进展。

因为这三重不利因素的影响,“西伯利亚力量2号”项目一度面临重重困难。

(俄罗斯的天然气管道)

中国的备选方案

这样的结果,对俄罗斯而言,无疑是一个天大的不利。

尤其是在当前,俄美关系虽然经过谈判有所稳定,但美国此次谈判刻意避开了乌克兰和欧洲。

这导致乌克兰和欧洲对俄罗斯的敌视态度更加严重,进一步阻碍了俄罗斯能源向欧洲的出口。

(俄罗斯的天然气管道)

如果此时中俄之间的天然气谈判再受阻,那么对俄罗斯经济至关重要的能源出口产业无疑将遭受重创。

从这一角度来看,俄罗斯坚持高价要求的做法,无疑有些弄巧成拙,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说,普京的如意算盘打错了。

但对中国来说,目前的北京因为有着多套备选方案,反而无需在此事上过于纠结。

首先,是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

中国此前进口的能源,除俄罗斯外,大多来自中东,这些能源通过海运,经过东南亚的马六甲海峡运抵中国。由于路途遥远且需支付高昂的过路费,成本居高不下。

但现在中国已与巴基斯坦达成合作,长期租赁瓜达尔港。这意味着中东的石油可以在瓜达尔港上岸,并通过陆路,经巴基斯坦、中巴边境,直接输入中国新疆,既节约时间又大幅降低成本。

(瓜达尔港)

其次,是东南亚小国文莱。虽然提到文莱,国人可能只会想到飞轮海明星吴尊,但实际上文莱是一个原油储备丰富的国家。

中国目前已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与文莱达成合作,共同开展海上天然气勘探项目,以减少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

第三个备选方案是加强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

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国家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且与中国西部接壤,具有得天独厚的合作优势。

此前,由于这些国家处于俄罗斯的势力范围,这一度阻碍了中国与中亚的合作。但随着俄乌战争的持续,克里姆林宫的注意力逐渐转移到了欧洲方向,对中亚的影响和控制逐渐减弱,北京则有望借此机遇进一步深化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形成更加紧密的区域能源合作网络。

不仅如此,中国还在积极探索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发展,加大对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投资与研发,从而构建一个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实际上已经不再完全依赖于某一特定的能源供应国,而是构建了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能源供应体系。

(风能、太阳能一起搞)

“西伯利亚力量2号”项目虽然重要,但在中国整体的能源战略中只是其中一环。即使这一项目受阻,也不会对中国的能源安全造成实质性冲击。

参考资料:

1、澎湃新闻《快评|中俄天然气大动脉贯通,奠定中俄长期陆上能源合作基础》

2、新浪财经《事关中俄30年大项目,俄罗斯天然气直通上海》

3、东方财富网《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受阻?外交部回应》

19 阅读:6843
评论列表
  • 2025-02-24 22:02

    没有俄罗斯,中国可以从其它国家购买,但俄罗斯被西方治裁其它国家不会进口俄罗斯产品。

  • 2025-02-25 01:32

    考虑到中国可能的与美国及其西方的冲突,俄罗斯的能源供应不可或缺,淫威之下,诸如沙特伊朗都会退求自保,包括所谓的全天候老铁

  • 2025-02-24 11:25

    俄就是玩阴险的。。。中国要给他更阴险的报复。

  • 2025-02-24 19:56

    拔掉他的俄毛,让他展翅不起来。让他只能原地踏步。

  • 2025-02-24 20:21

    如果再想卖天然气和石油那必须打折卖

  • 2025-02-24 23:26

    除了利益,永不可信此货。

虾兵械将

简介:武器装备,军事小百科,尽在虾兵械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