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单仁行”公号,订阅“单仁行”公号
从企业家的角度探究商业本质
01
每每看到《六国论》当中的名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我就在想,六国要是一起跟秦国打一架,这历史是不是就改写了?
但今天,当我们看到汽车市场发生的一切后,我才恍然大悟,即使历史再重来一遍,也不会被改写。
因为时代的潮流和主动权,从来就没站在六国这一边。
那么,汽车市场发生了什么呢?

02
去年,比亚迪推出了秦plus冠军版,价格首次下探到10万一下,用99800直接打穿了合资燃油车坚实的基本盘,A级燃油车市场。
2023年,秦全系卖了近50万辆,这是中国自主品牌第一次拿到了单个轿车市场的销售冠军。
当然,“秦”兵天至也迎来了对手,像过去A级燃油车的主力,朗逸、轩逸马上跟进,同样把价格打到了10万以内。
随后,秦plus在年底又降1万,朗逸、轩逸又咬咬牙,用7万多的起售价保住了地盘,也保住了燃油车整体的销量优势。
但是,香槟还没开到一半。
今年春节刚过完,比亚迪双雄出击,用“电比油低”的口号一举把秦plus和驱逐舰05这两款A级车型送到了79800的价格,

一般来说,因为新能源车的能源消耗、动力、智能程度、内饰配置这些都比同级燃油车要好,价格也当然会高出一截。
但这一次比亚迪说的“电比油低”,就是在同级别的车型中,做到新能源车比燃油车还要更便宜。
燃油车仅剩的价格优势荡然无存,这日子就雪上加霜越来越难过了。
正所谓今天降1万,明日降2万,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又至矣。
当然,我们也来想一个经营上的决策问题,比亚迪已经是新能源汽车的头部企业了,为什么还会在开年掀桌子,率先宣布降价呢?
03
第一个原因是维持增长和渗透率。

过去这两年,比亚迪每一年都至少保持了单年新增销量100万辆的超高增速。
怎么实现的?
不是靠降价实现的,而是靠本身的技术储备和一个个细分市场的布局实现的。
像海鸥属于小型车;元属于小型SUV;秦属于A级车;海豹、唐属于B级车;汉属于C级车。
除了大众领域,还有小众领域的细分产品,硬派越野的方程豹、MPV的腾势、豪华品牌的仰望。
企业本身的产品布局涵盖了几乎所有品类,并且在每一个细分领域都有比较突出的爆款产品。
对一个企业来说,当我有一天有了比较好的技术,囊括了所有的品类,我怎么才能去扩大增长?

我就要往高端的方向去走,逐渐把中高端产品上使用的技术、配置,下放给低端系列,给低端放量留出巨大的空间。
特别是在新能源车达到40%的渗透率,从电动化走向智能化的关键阶段。
很多燃油车品牌对电动化、智能化还来不及反应,这就是国产品牌大举进攻,扭转消费者认知的最佳时机。
如果等到有一天,当燃油车特别是BBA这些老牌贵族转过身来,国产品牌再想要去抢占市场,难度就比现在大得多了。
所以,在宣布降价的同一天,王传福在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演讲就提到:
新能源汽车发展只会越跑越快,不会给我们停下来、慢下来、喘口气的机会,今年新能源汽车单月渗透率会超过50%。

这个判断,我认为是正确的。
2023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占到了全球市场的33%,中国新能源汽车占到全球市场的63.5%。
不管从国家层面,还是从企业层面,汽车产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都是中国必须要拿下的经济和工业高地。
而2024年的汽车市场,既要面临电动化的加强渗透,还要看到智能化的变革才刚刚开始换挡枷速,新能源汽车会继续保持“在变革中增长”的趋势。
所以,比亚迪决定降价放量,当然,这个决策背后的市场逻辑也值得我们很多经营者去借鉴。
04
第二个原因就是释放规模化和全产业链的成本优势。

我记得在去年,我们单仁牛商牛商汇带着很多制造业学员到比亚迪去做调研。
很多学员非常羡慕比亚迪在供应链垂直整合和全产业链布局的优势。
电池自己造,还能外供,比亚迪的半导体一度都要IPO了,覆盖了整个车规半导体,这是新能源汽车两个吃成本最厉害的地方。
一旦可以自己生产,这种规模效应和成本优势,可以让企业把多个系列的产品和价格空间让利给消费者,就像当初的特斯拉用降价形成飞轮效应,甚至有机会终结竞争。
通过降价,有了更多的访问量和关注度,就能带来更大的销量;

更大的销量,就能带来更大的产量;
更大的产量,就能持续降低生产成本;
更低的成本,就可以把市场价格压得更低,再进入飞轮的第二次循环。
更低的价格、极致的性价比、向用户让利,是飞轮的永动力量,也是市场永远不变的真理。
第三个我们从营销角度考虑,就是传播端的先发优势。
我们观察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事情,在比亚迪宣布降价之后,现代、启源、五菱、哪吒这些车企都相继降价,打出了“油比电强”、“电比油更低”的口号。
你看,不是没有人跟进,不是没有车企在降价,但上热搜、大家讨论最多的依然还是比亚迪。
在营销当中,为什么强调“第一个”如此重要?像华为余承东、小米雷军讲自家产品都是把第一挂在嘴边?

这不是没有道理的,就像竞技比赛我们总记得第一名是谁,世界第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但是第二高峰、第三高峰,我们总会下意识的忘记。
消费者的记忆力是有限的,大脑会自动过滤掉雷同、类似的信息,后来者总会挂上模仿的标签。
所以,各位要记得,在营销中,“先入为主”进入消费者的认知特别重要,一旦认知形成,想要去改变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05
当然,对燃油车来说,接下来还降不降价呢?开了一半的香槟还要不要继续?
这是摆在燃油车,特别是合资燃油车面前的生死难题。
我认为,合资品牌重现寻找在中国市场的定位,那才是当务之急。
今天这个时代还属不属于燃油车,可能还有争论,但明年呢?5年后呢?

如果不改变自己的定位,依然像贵族老爷一样固守在自己的庄园面前,等待他们的就只有被历史扫进尘埃中。
像大众对自己的定位已经改成了“中国第三、合资第一、超过日本人就行了”。
BBA这些传统豪华品牌,今天也开始下沉到三四线城市开拓新市场,用降价和品牌优势在下沉市场争取时间,守住基本盘,同时积极向电动化转型,在中国制造,向海外销售。
这是非常清醒的认知和决策。
而过去的霸主日系车就显得有点没那么整明白了。
2023年,就连丰田销量都开始下滑了,广汽丰田销量跌破百万,品牌销量下跌5%,整个日系轿车全年下跌了18.9%。
这和两位数增长的汽车市场大盘相比,日系车的极度保守和固步自封,给自身销量和品牌宣传上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想一想去年,丰田章男还在联合日本车企在喊着电动车多不好的时候,比亚迪都把电动车卖进日本本土了,在东京车展上倒反天罡了。

这确实也是我们希望看到的难得一幕。
没有新技术、新功能、新场景、新体验、新的营销方式,任何传统品牌、传统企业都无法靠着过去的辉煌,登上新时代的领奖台。
这一点,不管是对日系车,还是对我们很多传统企业来说,都是如此。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你不退,时代、市场、你身边的一切都会逼着你退。
或许,在2024年,我们还会见到这样一个场景:
消费者走进燃油车的4S店,上下嫌弃一番后,问店员这辆车7万能不能卖?
店员说,价格太低了,实在不能卖。
消费者理直气壮的说,不能卖?你再好好想一想,你不卖,我就去成就我的梦想了。(BYD译名:Build Your Dream,成就你的梦想)

—
责任编辑 | 罗英凡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