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遭遇重大挫折,AI时代,考量企业发展的新指标是什么?

科技不单仁行 2025-01-23 18:16:39

01

最近一个月,苹果公司股价持续下跌超过15%,市值蒸发5000亿美元。

华尔街多家机构对苹果给出负面评价,目标价从211.84美元下调至200.75美元。

下调的原因除了苹果手机销量从2023年5180万台减少到4290万台,下滑17%,且市场份额从2023年的19%下降到15%,我觉得最大的影响是苹果在AI时代落伍了。

华为和小米,都已经在汽车和AI上有所建树,华为智驾目前成为传统汽车转型的灵魂,小米汽车2024年上市9个月,销量超过13万台。

想起巴菲特在2024年大手笔减持苹果,估计是老爷子看到了更多的东西。

02

当然,每次技术革命,我们都会见证公司兴衰和世界大国重心的变迁。

第一次技术革命,工业革命实现了从手工劳动到机器化大生产的转变。

标志性公司是英国的博尔顿和瓦特蒸汽机公司,它们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强大动力,推动了工业生产的机械化。

第二次技术革命,电力革命使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形成了垄断组织,比如说美国的通用电气,福特汽车,标准石油公司(后拆分),欧洲的西门子、爱立信公司都是各自领域的重要企业。

第三次技术革命,信息技术革命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核心,产业结构进一步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转变。

我们耳熟能详的IBM、英特尔、微软、苹果,谷歌、亚马逊,Facebook(现 Meta)都是这个阶段的优胜者。

第四次技术革命是智能化革命,标志性公司有算力领域的英伟达、新能源车的特斯拉、比亚迪。

阿里云、腾讯等中国企业,在云计算和互联网服务领域也算表现突出。

同时,我们也能看到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成为当时的世界工厂和经济中心,第二、三次的主角成了美国。

在第四次技术革命的智能化革命,中国逐步追赶上来,和美国站在几乎同一条起跑线上。

特别是在2022年OpenAI大模型发布后,我们能看到中美两边的企业都在想办法朝着AI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只有苹果在放弃智能汽车之后,被谈及的次数越来越少,颇有点像当初的诺基亚。

所以,如何在AI时代和智能化革命中生存发展,这其实是所有企业都迫在眉睫的问题。

我最近走访考查了多家上市公司,在评估企业未来成长性和经营价值的时候,我总结了一个“三率指标”。

AI率、精益率、华为率。

03

AI率:是企业在生产、销售、服务等环节,AI的使用比率。

精益率:就是在生产方式和管理环节中是否导入了精益生产的模型和方法,比如说看板管理。

华为率:是否学习华为公司,像以客户为中心、研发投入、人才选拔与培养、激励机制、市场拓展策略、流程管理、IPD产品管理体系,还有就是招聘华为员工的数量。

我在走访过程中,发现他们的三率程度非常高。

像三只松鼠安徽无为工厂的食品异物AI检测装备,它可以针对不同的X射线影像建立神经网络模型,对各类异物和缺陷进行自动识别和剔除,比如脱氧包异常、包装异常、开口器缺失等等。

同时,设备对接MES系统,具备智能数据统计,自动存储每日产品总数、合格数、NG数,帮助企业提质增效。

还有赛力斯、长安汽车、沃尔沃、小米等车企开始使用日联科技研发的一体化压铸X光AI检测装备。

装有X射线检测系统的机械臂,会对产品进行360度全方位扫描,拍摄出几十张X光片,然后由AI算法自动检测,整个流程不到2分钟,无需人工参与,准确率高达99.9%。

我也看到一些企业引入和借鉴了华为IPD体系。

简单总结,IPD有五大价值:

1、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从产品开发的概念形成、设计、开发到测试、上市都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确保产品的功能、性能、质量、易用性等方面符合客户的要求。像小米汽车的研发就充分体现了IPD的应用,在前期市场调研和需求分析阶段,明确了要打造有乐趣、有意思的新能源汽车满足用户对智能化、性能方面的需求。

2、跨部门协作,打破了传统的部门壁垒,组建由市场、研发、生产、采购、财务、销售、售后等不同部门人员组成的跨部门团队,共同为产品的成功负责。

3、结构化流程,IPD把产品开发过程划分为多个明确的阶段,比如概念阶段、计划阶段、开发阶段、验证阶段、发布阶段和生命周期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目标、任务和交付物。

同时,在每个阶段的关键节点设置评审点,由跨部门团队对产品的各个方面进行评估,包括技术可行性、市场前景、财务预算等。

只有通过评审的项目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确保产品在每个阶段都能达到预期目标,降低项目风险。

4、基于平台的产品开发。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将产品分解为多个可独立开发、测试和升级的模块,通过对模块的组合和复用,提高产品的开发效率,降低成本。

5、投资组合管理。

从企业战略和市场需求出发,对不同的产品项目进行评估和优先级排序,优先支持那些与企业战略方向一致、市场前景好、投资回报高的项目,确保企业的资源能够集中投入到最有价值的地方。

04

我在东莞走访一家家电供应链公司,看到墙上贴着IPD研发流程和5S管理标准,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和素养(Shitsuke)。

我问有没有导入精益生产?老板说还没有,但正在准备。

到质检环节,我问有没有用AI仪器检测,老板说还没有,我推荐他参考上一家走访的企业采购的AI检测设备。

AI率、精益率和华为率,我觉得是中小企业评估自身未来成长性和价值的重要指标,从研发、生产、供应链环节提升自己在产业链的话语权和定价权。

像华为供应链的汇川技术公司、生益科技,小米生态的扫地机器人石头科技、智能穿戴华米公司、智能家居云米公司,都从代工开始,一步步发展到推出自主品牌、再到独立上市。

另外,三率当中的AI率,我有个小指标,就是看老板手机有没有AI 应用,有多少个大模型APP?

像我手机上有十几个AI应用,营销文案、视频脚本都可以大量使用AI,我娃在寒假也正在学习AI,设计微信新年红包封面,做数字人,做视频故事,做绘本、创作音乐等。

90/00后是互联网原住民,现在10后是AI原住民,如何用好AI,对于70/80后老板来说,自己首先要AI起来。

诺基亚在被微软收购手机业务的时候,董事长约玛·奥利拉有一句著名发言:“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道为何,就是这么输了。”

这也成为了商业史上的一个经典语句,如何在AI时代如何保持竞争力?可以参考AI率、精益率、华为率,与时俱进。

责任编辑 | 罗英凡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0 阅读:4

科技不单仁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