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和芝麻

千儿康康 2025-03-24 14:25:12

芝麻,原名胡麻,是芝麻科、芝麻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印度和非洲,在汉代时期传入中国,黄河及长江中下游以及河南、湖北等省分布较多。

《本草纲目》中记载,芝麻有补血生津、润肠、延缓细胞衰老之效,可用于肾亏虚引起的头晕眼花、须发早白等症。芝麻被称为八谷之冠,在古代,芝麻被视为延年益寿食品,古代养生学家陶弘景曾说:“八谷之中,惟此为良,仙家作饭饵之,断谷长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糖尿病患者在控制摄入量的前提下可以适量食用芝麻,其低升糖指数和高营养价值对控糖及预防并发症有一定益处。

芝麻的成分与营养价值

1、主要成分:

脂肪(约50%):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油酸、亚油酸占80%以上),含少量饱和脂肪(约10%),有助于调节血脂。

蛋白质(约20%):含必需氨基酸(如赖氨酸、蛋氨酸),但植物蛋白吸收率低于动物蛋白。

碳水化合物(约24%):含糖量极低(约0.3%),但需警惕加工产品(如芝麻糊、芝麻糖)中额外添加的糖分。

膳食纤维(约10%):促进肠道蠕动,延缓葡萄糖吸收。

矿物质:钙(975mg/100g)、铁(14.6mg/100g)、镁(350mg/100g)、锌(7.8mg/100g),有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骨骼健康和代谢功能。

活性成分:芝麻素(抗氧化)、木酚素(调节雌激素代谢)、维生素E(抗氧化)。

2、热量:100克芝麻约573大卡,属于高热量食物。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糖尿病患者食用芝麻的潜在益处

1、稳定血糖:

① 低升糖指数(GI≈20)和高膳食纤维延缓餐后血糖上升。

② 木酚素可能通过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辅助控糖(需更多研究支持)。

2、保护心血管:

① 不饱和脂肪酸降低“坏胆固醇”(LDL),预防动脉硬化(糖尿病常见并发症)。

② 镁和钾有助于调节血压,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3、抗氧化与抗炎:

芝麻素和维生素E减轻氧化应激,保护血管内皮和神经细胞。

4、骨骼健康:

高钙含量可改善糖尿病患者因代谢紊乱导致的骨密度下降。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食用风险与注意事项

1、热量过高:

过量食用易导致热量超标,增加肥胖风险(肥胖加重胰岛素抵抗)。

2、脂肪摄入:

每日超过20克可能增加脂肪堆积,合并高血脂或脂肪肝患者需严格限量。

3、加工产品风险:

市售芝麻糊、芝麻糖、芝麻酱等常添加大量糖、盐或氢化油,升糖指数显著升高(如芝麻糊GI可达80+)。

4、矿物质过量风险:

高磷含量(616mg/100g)可能加重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电解质紊乱。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建议食用量与方式

1、每日推荐量:

① 普通糖尿病患者:10-15克(约1汤匙生芝麻),建议分次食用。

② 替代方案:10克芝麻≈5克食用油热量,可替代烹饪中的部分油脂(如炒菜时减少半勺油)。

2、最佳食用方式:

① 直接食用:生芝麻或低温烘焙芝麻,避免油炸芝麻(增加氧化脂肪)。

② 搭配高纤维食物:撒在杂粮饭、无糖酸奶或沙拉中,延缓糖分吸收。

③ 自制芝麻制品:无糖芝麻粉、低盐芝麻酱(控制添加糖和盐)。

3、禁忌人群:

① 合并严重高血脂、胆囊疾病或急性胰腺炎患者。

② 糖尿病肾病晚期需限磷、限钾者。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个体化调整与监测

1、替代热量:

若食用15克芝麻(约86大卡),需减少全天主食约20克(如半两米饭)或油脂5克。

2、监测反应:

① 首次食用后监测餐后2小时血糖,若增幅>2mmol/L需减少量。

② 长期食用者定期检查血脂(尤其甘油三酯和LDL)。

3、特殊需求:

胃肠功能弱者建议研磨后食用(如芝麻粉),避免整粒芝麻引发消化不良。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可适量食用芝麻,但需注意每日食用量应控制在 15 克以内,且优先选择原味生芝麻或低温烘焙芝麻。同时,需将芝麻纳入全天饮食计划中。合理食用芝麻可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优质脂肪和矿物质。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医学诊断、治疗依据或指导建议。请您随时关注身体状况,切勿盲目用药或治疗,如遇病情变化或感觉任何不适,建议您及时向专业人士求助,可线上咨询医生,或者去线下医疗机构就诊。

个人健康是美德,传播健康是功德~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不妨点赞、转发、收藏一下哦~

想要获得更多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知识可在评论区或私信中进行咨询~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