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初印象(二)

声夫评旅游 2025-04-01 19:22:41
大理初印象(二)

作者 昇夫 字数 1064

大理处云南省中西部,东面连接省会昆明,北至洱源县通丽江,西到保山、腾冲,南连临沧、普洱,可通西双版纳。地形地貌大致分三部分:洱海、苍山、及洱海与苍山之间的平地。真正是背山面水,人们环“海”而居,依山势集中建筑,以苍山脚下、洱海以西狭长地带为主要生活区域,而住宅与洱海间大片开阔的平地,为人们提供了粮食蔬菜的来源。

从昆明来到大理,感觉上离内陆渐而渐远,像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王国。因这样的环境,大理人得以自耕自足,安居乐业,享受生活,自得其乐,不足为外人道也。

然而,大理并非真正闭塞的城市。茶马古道的出现,使大理曾经是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贸易枢纽。东面与内陆汉民族、西南面与缅泰之间互通有无。内可自守,外与交流,使那些早先发达起来的富户和拥有一定权势地位的人们,开始兴建宅院和城池,日渐积累发展之下,大理古城由此兴起。过去的包括现在我们见到的城楼等建筑,无一不凝结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汗水。也可以想到,城池的背后,有着阶层的差别,统治与被统治的现实。历史总是大体相似!普通百姓总以温饱为要,代代挣扎,繁衍生息。今天我们所见的绝大多数的人大抵如此,过的都是一般市井生活,度过的人生不过是吃喝玩乐酒色财气。家国山河,建功立业,永远是一部分人的事,而占居高层的也只是少数人。且看建筑也可说话,本地尤为突出表现,皆重檐飞角,但顶上的“三层”高高在上,下面很大一部分是墙壁和墙基。

上二张:龙尾关

今天的大理,早已成为旅游的圣地。苍山洱海的“风花雪月”,吸引了众多的痴男怨女。登上夜晚的“五华楼”,古城的中心,俯瞰南北复兴路,人头攒动,人影幢幢,繁华热闹如厮,皆不过芸芸众生,人生苟且,会叫人丧志,感到人生不过如此。

今天的大理古城,只能从它的规模框架来想象感受它的宏大和曾经的重要地位,但现在的建筑,几乎是新建的。栉比鳞次的商铺,各种美食、玩艺,琳琅满目,暇不应接,逛这样的街市不过是看热闹走马观花,而年轻的女子大概很喜欢。确实,大理随地都是年轻的“美女”。一个地方是否“繁华”发达好玩,看是否吸引美女这一要素就可以知道。

在古城中,仍保存有不少的文物建筑,但在大理,并不为人们所关心。个人觉得,“龙尾关”(遗址),更值得去走一走,因为它比大理古城更具有真正古城的特质风貌。所以,若叫我选评,当选龙尾关,而不是大理古城。又譬如洱海,其实,水边的风景,青岛更胜一筹。大理古城、洱海,不过是趋之若鹜的打卡之地,而不是真正有多高的价值。如果说,你到了大理不去打卡,则又像没来一样,可见人们都有一个趋众心理。我们常说,生活是自己的,人生是自己的,但真正做到自己的人,恐怕很少。

上六张:洱海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