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里头遗址究竟是不是夏朝的“老家”?争议很大——时间对不上、证据拼不齐、名字还可能叫错了。
咱们国家考古圈里有个“夏商周断代工程”,花了20多年,总算在2022年出了个报告,说河南偃师的二里头遗址是夏朝都城斟鄩。
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还搬出来《逸周书》《国语》、甲骨卜辞等古籍背书,硬是把二里头文化和传说中的夏朝扯到了一起。
不过呢,这里时间差了300多年,出土的文字也没影儿,连“夏”这个名字都可能是后人瞎编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 时间对不上,夏朝“住”得太早,二里头“上班”太晚
咱们先说时间。
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报告,夏朝开年是公元前2070年,而二里头遗址的“期文化”最早只能追溯到公元前1750年。
这中间差了整整320年!相当于你说《三国演义》是写在唐朝的,这不是强行拉郎配吗?而且,传说中的夏朝大禹、启、太康这些早期领导人,压根儿没赶上二里头的“开张时间”。
所以,要么传说里的夏朝开得太早,要么二里头根本不是夏朝的“老家”,总之二者之间有点“代沟”。
2. 古籍记载自相矛盾,晋南和豫西打起了“夏都争夺战”
搞笑的是,古人自己对夏朝的“户口本”也没整明白。
河南的二里头被说成是斟鄩,《逸周书》《国语》都提到了夏朝和伊洛河的关系,但问题是,《尚书》和《左传》却说夏墟在山西晋南一带,甚至明确记载“桀都于安邑”。
这就像一个人同时有两个身份证,一个说他住河南,一个说他老家山西,您说这事儿闹心不闹心?更奇怪的是,考古学家还真在晋南发现了不少“夏文化”的遗址,比如陶寺遗址,但这些地方的规模和影响力却比不上二里头。
这就好比一个村里有两户人家都说自己是皇亲国戚,但家底儿差别太大,咋整?
3. “夏”这个名字可能是误会,夏朝人压根儿没这么叫过自己
现在最大的尴尬是,“夏”这个名字可能不是夏朝人自封的,而是周人硬给他们安的。
商朝的甲骨文里根本没提到“夏”这个政权,提到的“夏”字,意思多半是“夏天”或者“太阳晒得厉害”。
周人倒是经常说“夏”,但他们的语境里,“夏”基本就是“西”的意思。
比如“西邑夏”,这地儿在商朝西边,但和夏朝没啥关系。
更绝的是,战国时期出土的青铜器上,“夏”字带“日”、“西”、“虫”这些偏旁,可能是“西边爱画龙的部落”的意思。
换句话说,“夏”可能是后人为了方便,把周人嘴里的“西边的国家”直接套到了传说中的大禹头上。
要是这样,夏朝名字可能叫“禹朝”或者干脆没名字,就像随国的曾侯乙,搞半天自己国家叫“曾”,不是“随”。
二里头是不是夏朝的“都城”?目前证据真不够扎实。
时间对不上,地儿没定准,名字还可能是误会。
可能所谓的“夏朝”,只是周人对之前一个西边政权的笼统称呼,而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
至于二里头遗址,它确实是商朝之前的一个大政治中心,但跟夏朝的关系,还需要更硬的证据来证明。
第一,二里头(斟鄩,位于洛阳偃师县)是史记等史书记载的夏太康年间迁都处,夏朝虽不像商朝一样迁都多达十几次,但也迁都数次,二里头(斟鄩)是中后期国都,时间上对得上。第二,二里头遗址目前仅发掘千分之一,你如此下定论显然带有歧视。第三,甲骨文的文字目前仅破解了已出土甲骨文的一半左右,还有一半已出土的甲骨文文字未被破解,而且还有更多未出土的甲骨文文字,你拿只破解冰山一角的甲骨文说事是孤陋寡闻。第四,洛阳所在的河洛地区至今流传广泛的三皇五帝夏商周民间故事,华夏的上古神话绝大部分都源自该地区。史记:“昔三代居于河洛之间”,意思是司马迁说,夏商周三个朝代位于洛河黄河之间,位置上与二里头符合,同为夏都的阳城(夏禹定都处)位于登封县,登封以前也是洛阳的一个县,与太康迁都处(斟鄩,洛阳偃师县二里头)是临县
更大的可能是周朝虚构的,为的是灭商正义性。你商朝灭夏在先,我周朝学习你灭商就是正义的。否则解释不了商的甲骨文没有一点记录而周朝对夏朝记录的详细无比
考古应该以文物说话而不是先下结论再去找证据,在找不到证据证明时就把一些模糊的论据说是夏朝这不是考古。另外连文字都没有如何是朝代?最多算是部落
汉奸走狗白皮猴子一直在否定夏朝
二里头最多是夏商之间的一个大城市而己。比如上海,深圳,移民城市!
有点道理
河南二里头,就是个部落聚集地,不是夏
早期夏都不在河南,也不在山西,看看夏早期的活动轨迹就知道了
蛮夷:夏在哪都行就是不能在河南[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二里头绝不是夏朝所在地,时间点上就空白一片,因此缺乏有力依据
西邑啊夏![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可不就是夏朝吗?
西邑啊夏
无聊的历史证明题
斟鄩不是潍坊的吗
那汉朝的国都是不是长安?问题洛阳也是啊。
有没有可能原本不叫夏朝,是其他名字,夏这个名字是后人给它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