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焚书坑儒”真相大揭秘

招财思史 2025-01-22 16:14:30

网上老是有这样的传言:秦始皇焚书,不光是别国的史书被烧了,诸子百家的书也未能幸免,不过他并没有大量杀害儒生。那实际情况到底是怎样的呢?

【一、焚书事件详情】

焚书令究竟都包含哪些具体内容呢

得先搞清楚,焚书跟坑儒是两码事。

公元前 213 年发生了焚书之事。据《史记》记载,焚书令的内容很明确:“除了秦国的官方记载外,其余的书都要被烧掉;不是博士官负责的,天下若有人敢收藏《诗》《书》以及百家言论的书籍,都要交给守尉一并烧掉;而不被烧掉的,是医药、占卜、种植方面的书。”从这能看出,焚书并不是把天下所有的书都给烧光了。

秦国的史书,秦国博士所藏的书籍,还有诸如医药、占卜、农业这类方面的著作没有遭到毁坏,得以留存下来。

关于焚书的范围是如何界定的呢?这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简单来说,就是要明确哪些书在焚书的范围内。这涉及到对各种书籍的分类和判断,需要根据一定的标准来进行。只有搞清楚了这个范围,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焚书这一历史事件。

然而呢,六国的史书,还有在民间流传的《诗经》《尚书》以及诸子百家的著述,都被当成了焚书的对象。焚书令清楚表明,儒家的经书也是在要被焚烧的范围里的,那种觉得秦始皇只是烧了其他国家的史书,而没动诸子百家书籍的看法,是没依据的。

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秦始皇颁布了焚书令呢?

秦国完成天下统一之后,依旧有倡导效仿古代先王、施行分封制的论调,而持有这类观点的书籍大多是儒家的经典著述。

④书的流传之惑

或许有人会觉得纳闷,要是那时民间的《诗经》《尚书》以及诸子百家的书都给烧了,那为啥咱们现在还能瞧见这些经典之作呢?其实是因为书籍能够借助口头传颂的形式留存下来。

另外,秦朝统治时间不长,所以总有一些人甘愿冒险去守护这些文化遗产。像秦朝的博士伏生,他曾偷偷把《尚书》给藏起来了,正应了那句古话:“秦朝焚书之际,伏生定会藏书”。而孔子的第八代孙孔鲋,在焚书令下达后,也跟陈余说过“我要先找地方躲起来”。

也正因这样,在汉朝的时候,鲁恭王刘余把孔子的旧居拆除时,从墙壁里找到了藏着的古籍。

【二、坑儒事件解析】

坑儒这件事具有复杂性。

坑儒这事儿比焚书要更为繁杂些。虽说从字面看是说坑杀儒生,可实际上这事儿的起因是方士对国家事务的批评议论。在史书里,方士和术士常常被连称为方术士,这样一来,关于坑儒就有了诸如坑杀儒生、坑杀方术士、坑杀术士等不一样的说法。好比司马迁在《史记・儒林列传》中讲的是“焚诗书,坑术士”,所以就有人想要给秦始皇辩解,声称他没杀儒生,杀的是方术士。

②有关坑儒的实际情况解析:将“真相”替换为“实际情况”,使表达更加通俗易懂,符合口语化的要求,同时保持了原意。

那么,真相到底是啥呢?依据《史记》所写,导致坑儒事件发生的直接缘由是方士卢生的逃走。

秦始皇一心想要长生不老,就把炼制长生不老药的重任交给了方士们。虽说秦始皇对卢生优待有加且很尊重他,可卢生却在背地里说秦始皇的坏话,还对秦始皇的统治心怀不满。

他担忧事情败露会被秦始皇赐死,便匆忙逃走。气急败坏的秦始皇在咸阳坑杀了四百六十余名儒生,还有更多的儒生被遣往边疆。其后,公子扶苏向秦始皇谏言,表明所有儒生皆尊崇孔子,朝廷如此对待他们,会让天下人失望且畏惧。很明显,被坑杀的大多是儒生,他们成了方士行径的背锅者。

【三、“坑术士”说法之辨】

既然这样,那为啥史书里会有秦始皇坑术士的这种说法呢?经过学者的研究得知,在秦汉那个时候,儒生偶尔会被叫做“术士”或者“经学之士”,不过这种叫法并不是很常见,而且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一些变化。

东汉许慎于《说文解字》里阐释:“儒,乃柔之意,为术士的称谓。”方士指的是掌控特殊神秘方术的人,那些进行炼丹求仙活动的人被叫做方士,把“术士”专门用来指代这类人的情况是三国之后才出现的。比方说,曹植在他的《辩道论》中讲到招揽像左慈这种有方术之人时,说了“自诛术士,贤共归之”这样的话,此处的“术士”其实是说那些具有特殊技能或学问的人,方士也包含在其中。

②说说秦始皇持某种态度的原因所在

再深入琢磨一下,既然事情是方士挑起的,那为啥秦始皇不处置方士,反倒对儒生动手了呢?

郭沫若先生在《十批判书》里提到,秦始皇对待方士和儒生的态度差别很大。就算方士对他进行欺诈,还在背后说他坏话,秦始皇还是予以宽容;但是,对于那些敢公然对他的政策提出质疑,并且积极参与政治讨论的儒生们,秦始皇则流露出了很强的不满,甚至是敌视的态度。

这是由于方士被当作是追寻长生不老之法的人,而秦始皇恰恰是对这种探索极为热衷的重要人物之一。

恰恰相反,儒生们在不少关键问题上的观点和皇帝相冲突,这给皇帝维护专制统治带来了潜在的威胁。所以,说秦始皇从来没有针对过儒生,这种说法肯定是不对的。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