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旷达
生者百岁,相去几何。欢乐苦短,忧愁实多。
何如尊酒,日往烟萝。花覆茅檐,疏雨相过。
倒酒既尽,杖藜行歌。孰不有古,南山峨峨。
一般来说,从出生至青少年是一个人认知的形成期,这也是接受能力最强的阶段,所以社会和家庭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等到成年之后,虽然人们的认知空间可能会千差万别,但在其认知空间内部便开始逐渐形成一种相对稳定而严密的体系结构,也即认知体系。人们乐于接受符合自己认知体系的内容,排斥不符合甚至可能破坏自己认知体系的内容,而且认知体系越成熟严密,运行的时间越久,这种抵抗和排斥也会越有力并会体现为一种自我封闭的趋势。
这种自我封闭会体现在内在的认知模式和外在的行为模式上。在认知模式上,一个人即使认知贫乏也不妨碍其形成一种自如自洽的信息获取和处理方式,并会在自己偏好的引导下日趋固化,所以“信息茧房”这种现象自古有之,只是在信息时代被放大。
在行为模式上,无论一个人认知空间的内涵相对充实(足够飘逸)还是不够充实,都终将会形成一种“飘逸”的外形,我们说一个人总是手脚麻利而另一个人总是笨手笨脚,二者不同的行为模式却都会在时间的作用下形成一种习惯的程式并不断自我强化,除非有一天其认知发生了重大变化。
认知体系自我封闭的趋势不断发展最终便会形成内部和外部的两种僵化,而我们也会发现,僵化不止是偏静止的,如果其间没有活的精神性的变化参与其中,飘逸流畅的运行变化同样会形成一种僵化。比如艺术中的匠气就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包含着流畅变化的僵化。
也就是说,飘逸的尽头竟可能会导致僵化,而僵化的问题则不止于是个人停下了前进的脚步,这或许至少还能保持原有的认知存量。更大的危险实际上来自于外界不断的知识与技术变革所带来的颠覆性冲击,这就像互联网之于许多传统行业。从认知的角度来看,这其实是由技术进步全面打破了人们的原有认知,并带来一系列的价值重估,造成许多原有认知的陈旧性贬值。
而旷达便是不沉迷于原有的飘逸自如,不自满于原有的认知空间,始终努力从更高的维度不断点亮和激活自己的精神认知,从而能够与时俱进,永不落伍,我们说飘逸需要进之以旷达,最大的现实意义可能正在于此。
注:本文根据大愚观点整理
「美学标准二十四品之旷达」由纷乱障蔽而至于豁朗明达
「美学标准二十四品|旷达」人无法表达超出认知空间之外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