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求属下杀了自己,属下怒吼:我可是你弟弟。结果他被杨广切了

会会谈历史 2024-09-07 17:39:17

613年,楚公手持长矛,在林间纵马狂奔,属下杨积善悄悄回头看了一眼,用颤抖的声音说:“杨广的人就要追上了,怎么办?”

楚公却什么话也没说,只顾着一个劲儿向前奔去。

但是,身后的追兵,也不甘示弱。

眼看着,距离越来越近了。

说时迟那时快,楚公即刻调转马头,挥舞着长矛,大声喊道:“不怕死的,尽管上前。”

一时间,追兵噤若寒蝉,竟向后退去。

这位楚公,有项羽之名,十分善战。

趁这个机会,楚公再次调转马头,与手下迅速离开。

很快,一行人到了葭芦戍。

楚公自知无力回天,便对杨积善说:“事已至此,我总不能让人折辱,你尽快杀了我吧。”

杨积善怒吼:“你这说的什么话?我可是你弟弟啊。”

话音才落,杨积善眼角的泪,止不住落了下来。

楚公的眼也红得吓人。

几个月前,他还与弟弟说,以后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但如今,他除了求弟弟杀了自己,没有半点法子。

过了许久,杨积善离了鞘的刀,终于结束了楚公的命,在那一刻,他自己也不想活了。

可就在那时,追兵把他们包围了。

杨积善等人,还有楚公的尸体,都被带回了洛阳。

杨广怒不可遏,斩了杨积善等,至于楚公则悬尸三日,再被切成一块一块,一把火烧个干净。

1.杨广为什么这么恨楚公?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位楚公,名叫杨玄感,是隋朝功臣杨素的嫡长子。

613年,杨广征讨高句丽,命杨玄感在黎阳郡督运粮草。

一场战争,粮草至关重要。

这个位置,要放信得过的人。

可以看出,杨广还是信任杨玄感的。

可他没想到,自杨玄感督运粮草后,粮草总要晚到,甚至坏一点的情况,粮草根本就到不了。

杨广急着打仗,着实等不起,干脆派使者来催。

杨玄感给出的解释是,反贼太多,耽误运送。

他这么做,自然有自己的目的。

隋朝末年,局势已乱,杨玄感作为高位者,也逐渐生了异心,并很快为之付出行动。

一方面,杨玄感唤回了弟弟们,当时杨玄纵和杨万硕随军去了辽东,但都被他叫回来了。

另一方面,613年6月,来护儿军队调动,杨玄感设计,称来护儿谋反,借机占据黎阳县。

之后,杨玄感以此为名,招兵买马。

明面上,是防备来护儿,甚至还以此为名让附近州郡归附,而实际上则模仿朝廷机构,设下官署,谋反之意已经不言自明。

没多久,杨玄感手下十万余人,就近攻打洛阳,民部尚书樊子盖与刑部尚书卫玄奋力守卫。

据《隋书》记载,杨玄感扬言:“我身为上柱国,家累巨万金,至于富贵,无所求也。今者不顾破家灭族者,但为天下解倒悬之急,救黎元之命耳。”

一时间,大得民心。

很快,杨玄感大军占了上风。

一连打了十几次,大军都取得了胜利,士气高涨。

另一头,杨广气得七窍生烟。

他下令,派屈突通、宇文述等人,速速平叛。

没多久,杨玄感就遭到大败。

要知道,杨广派的人,都是大将,尤其是屈突通,还是后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再加上,来援比较分散,从东西两面进攻,还有樊子盖等人,杨玄感兵力被分开,自然寡不敌众。

情急之下,右武卫大将军李子雄给杨玄感出了个主意。

弃洛阳,先取关中占粮仓,再向东缓缓图霸业。

在这时,杨玄感还算撤退。

如果一路顺利到达关中,也或许有自立为王的可能。

可就在半路上,杨玄感听说,弘农宫守卫空虚,特意停下攻打弘农宫,结果打了三天,最终因为没有拿下,才再次选择了撤退。

然而,这个时候,就要算逃命了。

因为经过杨玄感的努力,三天的功夫,后面的追兵追上来了。

杨玄感一路打一路逃,由于不甘心,就在董杜原摆了阵,与杨广的人正面大战一场。

结果大败,只带了十几个骑兵,灰溜溜逃走了。

于是出现了开头那一幕。

走投无路的杨玄感,求弟弟杀了自己,但杨广并没有放过他。

不只死后不体面,连姓氏,也被改成了枭姓。

在古代,枭是一种恶鸟,上位者赐枭姓,多有指责被赐名对象忘恩负义等负面的意思。

自古谋反者众多,杨玄感的下场,绝对算得上惨。

2.他这么惨,是自作自受,还是杨广早有图谋?

自古以来,在皇帝眼皮底下,但凡有谋反的苗头,可能才在招兵买马,就已经走上了死路。

更有甚者,有谋反的能力,就得死。

比如:汉朝的周亚夫。

儿子为周亚夫提前买丧葬品,因为是遁甲,被人借机指控谋反,周亚夫无力反复解释,主审官却说了一句很耐人寻味的话。

“即使你现在没有谋反,可你要是有了这些东西,将来到了地下,你也是要谋反的。”

皇帝的心,六月的天,说变就变。

更何况,杨玄感已经招兵买马、置官署、起兵,和身为皇帝的杨广的大军进行了对抗。

从他谋反的角度来看,肯定是有自作自受的成分。

但杨广对杨氏的提防,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了。

杨玄感并不是平白生了反心。

早年的他,也是一心为了朝廷。

杨玄感儿时,便生得相貌堂堂,但有些痴,只有父亲杨素坚定地说:“我的儿子,并不痴傻。”

在父亲的庇护下,杨玄感很好地长大。

并且,还得到了杨坚的宠信。

一度升任杨玄感为二品官,上朝时与杨素同列。

后来,杨坚意识父子平等不妥,便降杨玄感为三品官,杨玄感对此并无抱怨,反而还很喜悦,称这是给自己机会对父亲的尊敬。

再后来,杨玄感被外派任官,任职郢州刺史等,他积极认真做事,派出耳目监督当地吏官,无人敢再隐瞒,一时政绩清明。

606年,父亲杨素去世,杨玄感也来到了为官巅峰生涯。

他被杨广任命鸿胪卿,升任礼部尚书,并袭爵楚公。

但是,官越做越大,杨玄感的担忧就更加强烈了。

他意识到,或许这并不是一件好事。

父亲的事,他太清楚了。

杨玄感的父亲杨素,出自弘农杨氏之后,是北周大将,后来跟随杨坚,建立隋朝,有着从龙之功,是隋文帝一朝的柱国和宰相。

而他对杨广亦有着从龙之功。

604年,杨坚在仁寿宫养病,太子杨广着急登基,一封本应送给杨素的信,却落在了杨坚的手上。

杨坚大怒,当即决定要废了杨广,不过这个消息被杨素及时告知杨广,他带兵包围了仁寿宫。

没多久,杨坚死去,杨广登基。

这便是史上的“仁寿宫之变”。

在原本的太子杨勇与晋王杨广之间,又或者说在最后的仁寿宫,在太子杨广与病重的杨坚之间,杨素始终都坚定选择了杨广。

杨广登基之后,也给了功臣杨素一定的奖励,分别让他成为了尚书左仆射、司徒、楚公等,杨氏一族子弟很多都身居要职。

作为儿子的杨玄感,当然很为父亲骄傲和自豪。

但他也深刻意识到,杨广在提防杨素以及杨氏一族。

这还要从楚公之封说起。

当时,太史公称,杨广会有灾难,与隋同一分野的楚地可以挡灾,杨广特意改封杨素为楚公。

杨广此举意味着,拿杨素给己挡灾。

这个时候,就能看出,杨广对杨素的忌惮之意。

后来,杨素卧病在床,杨广时常派太医过府,表面上是盛宠,他人不及,暗地里却关心,就杨素的身体状态,他到底什么时候死?

杨素何等精明,自然明白帝王心思。

此后,杨素不再吃药,专心享受奢靡,直接摆烂到死。

在身边侍奉的杨玄感,一直见证一切。

杨广的忌惮,让他心忧不已。

父亲的死,犹在眼前。

他怎么办?

但其实,失去了杨素的庇护,杨家早已被架在火炉之上了。

起兵与不起兵,区别并不大。

唯二的区别,一是时间的早晚,一是死的惨烈程度。

而起兵兵败,就成了杨玄感惨死的一个主要由头。

3.杨玄感兵败的原因

杨玄感之所以会兵败,主要原因有四:

(一)以下为上

613年,杨玄感起兵,特意叫来一人共商大计。

这个人叫李密。

当初,李密读书时,被杨素碰到,他曾对儿子们说:“你们几个的学识啊,都赶不上他。”

杨玄感上了心,后与李密交游密切。

得知杨玄感起兵,李密献上三计:

上计:困死杨广大军

杨广远征辽外,南有巨海,北有胡戎,长驱入蓟扼其喉,前有高丽无退路,粮尽而胜。

中计:与杨广对抗

关中四塞,天府之国,西入长安,掩其无备,天子虽还,失其襟带,据险临之仍为万全。

下计:就近攻打东都

攻打东都,停顿于坚城之下,胜负殊未可知。

但杨玄感却认为,攻打东都才是上计。

大臣的家属都在东都,不打不足以奋人心,且起兵路过东都,不打不足以立威于世。

于是, 杨玄感放弃困死杨广、以及占据险要之地长安的机会,选择就近攻打东都这座坚城。

(二)未占先机

但在攻打东都的一开始,杨玄感就失了先机。

杨玄感大军的计划,是从汲郡过河,然后攻打东都,如果成功过河,至少在东都留守人员没反应过来前,就已经占了先机。

但偏偏,杨玄感大军没有成功过河。

他的手下怀州刺史唐祎,向东都告发了杨玄感谋反的计划,使得樊子盖等人立刻加强防御。

这为后面的对峙增加了难度。

尤其是,京都援军的到达。

(三)关中误路

杨玄感双拳难敌四手,在与各路人马大战一场后,他虽然输了,但手中还有一定的势力。

如果按照李子雄的计划,占据关中未尝不是退路和出路。

可就在去关中的路上,杨玄感浪费了最紧要的三天时间。

这也让他失去了最后的生路。

(四)时也运也

杨玄感的兵败,即便有主观原因,但客观来说,当时虽然民怨四起,动荡不安,但朝廷的大小臣子,很大一部分还听杨广这位皇帝的指挥,正规军的实力依旧强悍。

只能说,时也运也,隋朝的气数当时还未尽罢了!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