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李世民是发小、亲家,曾救大唐,却因赢棋要被李世民设计杀掉

会会谈历史 2024-09-06 12:48:34

一天,李世民闲来无事,召来吏部尚书唐大人下棋。没多久,唐大人棋局占优势,马上要赢。

唐大人喜不自胜,再抬头一看,李世民眉头紧锁。

他正瞪着眼,不可置信盯着唐大人。

唐大人心想:糟了,这下完了。

果不其然,一则旨意下达,内容是将他贬去潭州。

唐大人什么话都没说,收拾好行李,连夜走了。

不过几天功夫,他仿佛苍老了十岁。

在这之前,这位唐大人伴驾多年,与李世民是发小、是亲家,自身亦为大唐立下不世之功。

但如今,他除了乖乖离京去潭州,没有任何办法。

更糟糕的还在后面。

李世民不止火气没消,反而越想越气,接下来的功夫,他让尉迟恭作证,设计杀掉唐大人。

李世民

这位唐大人,名叫唐俭,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发小。

唐俭的父亲唐鉴,与李渊是同僚,曾一同在禁卫军中任职,是关系很亲近的好友。

后来唐鉴和李渊都离京任官,但因为这层关系,二人就像发小一样,关系像父辈一般亲近。

唐俭比李世民大20岁,性格向来也是不守规矩。

当时,天下大势动荡,他常与李世民说举反旗之意,连李渊也有所耳闻,特意与他交谈。

唐俭称:

“您生有日角龙庭之貌,又符合传得沸沸汤汤的谶言姓氏一说,何不成就一番汤武大业呢?”

他话中的谶言,是指名为《杨花落,李花开》的一首民谣:“桃李子,得天下;皇后绕扬州,宛转花园里。勿浪语,谁道许?”

言外之意是,姓李的人要当天子了。

李渊听了这话,自然是上了心。

但这毕竟是谋反,他犹豫再三,终于在众人劝说下,在618年起兵反隋,唐俭跟随其后。

一路之上,唐俭最亮眼的表现,要在619年。

如果没有他,才建立的大唐,将陷入岌岌可危之中。

这一年,吕崇茂与刘武周联手,成为一个大大的威胁,李渊立刻下令,派永安王李孝基与工部尚书独孤怀恩、元君实等人出征。

与此同时,唐俭也被派来出使。

但是没想到,战局不利,这些人等都被抓走了。

在大牢中,元君实称,上司独孤怀恩是真正的王者,他要谋反了,劝说唐俭立刻加入其中。

表面上,唐俭不断应和。

暗地里,唐俭想方设法让人传递消息。

这个人叫刘世让。

他得知事情紧急,一路赶到了蒲津渡。

眼下,李渊正在行驶的船上,准备去见独孤怀恩。

得知情况后,李渊连忙调头。

刘世让赶来得很及时,独孤怀恩预谋杀李渊的计划,当下破产,不得已选择自尽了。

那么,如果唐俭没有传递消息,李渊会防备独孤怀恩吗?

其实是不会的。

此刻唐朝才建立,相比旁人,李渊更看重自家亲戚,而这位独孤怀恩,正是李渊的表弟。

李渊的母亲,出自独孤氏,是独孤伽罗的姐姐,而独孤氏一门三皇后,都是独孤怀恩的姑姑。

作为表哥,李渊很器重独孤怀恩。

不只封独孤怀恩做了工部尚书,还时常与他开玩笑:“弟姑子悉为天子,次当舅子乎?”

本是戏言,没想到,独孤怀恩当真了,真的有了异心。

不过幸亏了唐俭,否则一旦李渊在此时出现意外,才建立的大唐,可能陷入水火之中。

说是救了大唐,也并不为过。

而从事后李渊的丰厚奖赏来看,也能印证这一点。

唐俭回京后,李渊把独孤怀恩的家产,尽数赐给了他,并封为礼部尚书、天策府长史、莒国公等。

且在后来,李渊钦定开国十七将,唐俭排在第八位。

而在贞观一朝,唐俭与李世民的关系就更亲近了。

李世民

626年,“玄武门之变”发生,其中玄武门之将并无唐俭,但他作为天策府长史,以及他不守规矩的性子,为这事也出了主意。

李世民很看重他。

627年,李世民有攻打突厥之意,特意问唐俭,这事能不能成,而唐俭也在三年后出使突厥,用智计辅助将军李靖大破突厥。

之后,唐俭与李世民的关系,就非同一般了。

他与天子成为了儿女亲家。

631年,李世民出门打猎,遇上野猪与之缠斗,唐俭挡在李世民前面,李世民笑话他:“你这天策府的长史,没见过我马上杀敌吧,一只野猪而已,有什么可害怕的。”

唐俭称,李世民马上得天下,却不可马上治天下,要为了朝廷着想,不可逞一时之勇。

李世民这才放弃打猎,但也因此更加重视唐俭,还把自己的女儿豫章公主许给了唐俭的儿子。

李世民有多宠豫章公主?

豫章公主的生母,虽然只是嫔,位份不算高,但豫章公主是由长孙皇后抚养长大的。

长孙皇后是谁?

她是李世民的发妻,非常受李世民敬重,是连史书都承认的偏爱。

而夫妇俩也把豫章公主当成自己的亲女儿,后来豫章公主去世,李世民常穿着素服,神思不能自宁。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从嫁爱女这点来看,李世民与唐俭的关系极为亲近。

在这种情形下,就发生了开头的那一幕。

唐俭因下棋抢道,惹怒李世民,被贬去潭州。

事后李世民越想越气,要求尉迟恭明日殿上作证,指控唐俭有罪,然后借此机会杀了唐俭。

但作证的结果是:尉迟恭一问三不知。

时间很快来到了第二天。

李世民说完正事,佯装随口一提:“朕听外间说唐俭犯了罪,尉迟爱卿,这件事你清楚吗?”

尉迟恭回答:“臣不曾听闻。”

李世民一愣,认真看着尉迟恭,仿佛无形中在问:“爱卿,你莫不是忘了我们昨天的约定?”

他再次发问:“哦?尉迟爱卿真的不知道这件事么?”

尉迟恭低头回答:“臣不曾听闻。”

李世民十分不可置信,尉迟恭竟然“背叛”了他。

“尉迟爱卿要不再想想呢?”

尉迟恭垂首道:“臣实在不曾听闻。”

李世民一见,尉迟恭不给自己面子,怒火中烧,他啪地把玉珽摔落,响动过后碎了一地,李世民拂衣而去,尉迟恭不发一言。

这件事,李世民没杀成唐俭,还让尉迟恭拂了面子。

但没过几天,李世民设宴,尉迟恭亦在宴席之列。

宴席之上,李世民以三利三益为名,大大夸赞了尉迟恭一通,还奖励了尉迟恭一千缎。

《朝野佥载》:“唐俭免枉死,朕免枉杀,敬德免曲从,三利也;朕有怒过之美,俭有再生之幸,敬德有忠直之誉,三益也。”

即便李世民如此说,但归根结底,尉迟恭“背叛”了他。

那么,尉迟恭为何有这个胆子呢?

尉迟恭是名猛将,不只战功赫赫,还多次救了李世民的命,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七位。

但一开始,尉迟恭也曾狂妄过。

他性情耿直,总是挑长孙无忌等老臣的错,搞得同僚关系紧张,李世民提醒过也没什么效果,后来冲动之下还打了任城王李道宗。

只差一点,任城王就瞎了一只眼。

李世民震怒,再次严肃警告尉迟恭。

他意识到,再这样下去,迟早没命。

这才收了性子。

所以,与其说,是尉迟恭胆子大,不如说他懂李世民。

他知道,李世民只是被怒火一时上头,未必真要杀唐俭。

不能在这个时候做帮凶。

但不管怎么说,亏了尉迟恭,唐俭逃过一劫。

李世民虽然生气,但并没有抹除唐俭的功劳。

643年,李世民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画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唐俭排在第二十二位。

只是与李渊一朝相比,开国十七功臣之第八位,多少有落差。

但唐俭一直以来的性子,也是李世民发火的一部分原因。

唐俭向来不守规矩,当官时,也多次纵酒为乐,如果李世民仅是他的朋友,可能不是多大问题,但关键是,李世民已经是君王了。

不守规矩的臣子,自然为帝王所不喜。

后来,史书之中,对唐俭记录甚少。

永徽初年,唐俭辞官。

656年,七十八岁的唐俭去世,身后还算风光,李治追赠唐俭开府仪同三司、并州都督,陪葬于李世民的昭陵,谥号为“襄”。

其他勿论,唐俭这一生,光是能活到七十八岁,就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赢了大多数人。

毕竟,在古代来说,这个年龄真的要算高寿了!

0 阅读:65
评论列表
  • 2024-09-10 23:01

    看标题,我以为你说的是长孙无忌。灭突厥那次,不是唐检出的计谋,是李世民让他出使突厥,然后让李靖继续攻打。下面说的是真是假,你容我接着看。

会会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