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美方以中国采取报复措施为由,对华关税提高至245%。不过,根据《纽约时报》核查,并不是给所有中国输美商品加245%关税,而是针对针头、注射器这类医疗用品。此前,特朗普已对华商品累计加征高达145%的关税,还对全球多个贸易伙伴设定10%的“基线”关税。作为回应,中国对美国产品最高征收125%的关税,并表示对于这种数字游戏将不会再予以理会,但若美方执意侵害中方权益,中方将坚决反制。
特朗普(资料图)
245%的关税,已远超常人认知,特朗普将关税当作武器的手段可谓前无古人。实际上,中方在对美关税加征到125%后,就已宣布不再理会美国是否继续加征,因为当关税高于一定比例,便失去了实际意义,仅沦为数字游戏。如今新的关税政策,更像是特朗普的一场独角戏。
特朗普并非不清楚关税持续加码已无实质意义,可表面上仍要维持强硬。这背后的原因,很大程度在于中国未给他“台阶”下。自特朗普对华征收高额关税以来,其关税政策频繁变动,一会儿要求中方主动联系谈判,一会儿又推出部分商品的关税豁免,还多次释放想与中方达成协议的信号。这些前后矛盾的举动,难免让人猜测他是希望中方先让步,在后续贸易谈判中,不管结果如何,只要达成新协议,他便可以向美国民众宣称自己又“赢”了,这便是他所理解的“双赢”。
但中方的诉求十分明确,特朗普不能仅靠对政策小修小补来当作谈判筹码,只有彻底取消关税,双方才有谈判的可能。双方核心诉求的巨大差异,导致短期内难以达成协议。而特朗普一心要将“美国优先”贯彻到底,所以不顾后果地继续提高对华关税,似乎只有这样,才能维持他所谓的“面子”,向美国民众证明其领导下的美国依旧强大。
特朗普(资料图)
在这场关税博弈中,美国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美国凭借关税大棒,的确让部分国家暂时妥协,但也对自身工业造成了严重伤害。如今,第一批受害者已然出现——美国丙烷产业。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丙烷消费国,同时也是美国丙烷的第二大进口国,每月从美国进口的丙烷价值高达10亿美元。新关税政策生效后,美国丙烷在中国市场瞬间失去竞争力,中国下游企业纷纷将采购目光转向中东地区,直接导致美国丙烷价格暴跌30%。据美国业界分析,中方的反制措施,将使美国丙烷厂商每生产1吨丙烷,就损失770亿美元。更为严峻的是,美国很难找到替代中国的市场。丙烷主要应用于重工业领域,如金属切割、焊接、加热处理等,对丙烷需求高的国家,大多是工业发达的国家。欧洲的重工业和化工产业早已衰落,无力消化美国的丙烷;印度重工业落后,需求有限;东南亚以轻工业为主,同样无法大量接纳美国丙烷。如此一来,美国丙烷面临着滞销的困境。
对美国而言,丙烷产业遭受打击或许只是冰山一角,美债问题才是真正威胁其国本的重大隐患。高额关税使得投资者纷纷看空美国股市,三大股指大幅下跌。与此同时,美债也遭到大规模抛售,美债收益率急剧上升,美国财政部发行的新国债无人问津。提高利率,美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不提高利率,美债又卖不出去,陷入两难境地。美债问题几乎无解,即便特朗普也束手无策。
反观中国,面对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始终坚持“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策略,未受太大影响。西班牙首相在7个月内两次访华,表示坚定发展对华贸易和双边关系,致力于在中欧之间搭建桥梁。中方也积极出访东南亚各国,与越南发布联合声明,加强经济对接,共同应对美国关税冲击;马来西亚也表达了加强双边贸易合作、稳定供应链的意愿。这一系列外交行动表明,中方已对美国不抱幻想,若特朗普继续执迷不悟,中方也已做好充分准备。世界并非只有美国,美国若想“闭关锁国”,中国不会效仿,而是将秉持互利共赢的理念,继续与世界各国开展合作,共同推动发展。
特朗普(资料图)
此外,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仅遭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反对与谴责,在国内也引发诸多不满。国际投行高盛预估,因特朗普挑起关税战,美国年内经济衰退可能性为45%,GDP年增长率仅有0.5%,核心PCE通胀率将达3.5%峰值。世贸组织也指出,美国关税政策将拖累全球贸易前景空前恶化,今年全球货物贸易量由原先估计增加3%大幅下跌至只有0.2%。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纽森就关税政策把特朗普告上加州北区联邦地区法庭,指控他未经国会批准对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国加征关税,以及对所有进口商品加征10%关税是非法的。
没事,直接脱钩,走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内循环必胜之路
770亿损耗?玩呢?
把特朗普挂网逃,搞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