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传贪占1.3亿,入狱三年,出狱后获高额项目资金2758万引关注

高见有文化 2025-02-28 09:34:42

他是天之骄子,被誉为“中国自动化产业第一人”。

可在事业发展势头良好时,他却被爆贪占财产1.3亿。

然而,他入狱三年,重获自由后,竟然获得国家财政经费支持。

01

褚健,1963年出生于浙江淳安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由于父母对他的教育极为看重,加上他自身学习能力出众,年仅15岁的他便参加了高考,并以全县第一的优异成绩考入浙江大学学习自动化专业。

进入大学后,他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图书馆和研究室,进行各种研究。

之后他凭借卓越的成绩被学校送往日本深造,成为浙大首位赴日读博的学生。

身处异国他乡,褚健深切地感受到了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正是这段经历,让他在心底立下了学成归来为祖国贡献力量的志向。

毕业后,褚健拒绝多方面邀请,毅然决定回母校任职,彼时的他,已然是浙江大学最年轻的教授之一。

然而,褚健的追求并不仅限于学术成就。

他深知,将学术研究的成果真正运用到实际中,才能产生更大的价值。

于是,他积极投身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创业,创立了中控科技集团。

在他的带领下,中控集团逐渐发展壮大,并成功打破了外国的技术垄断,成为国内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领军企业。

可以说,褚健前半生顺风顺水,达到了很多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02

然而,就在褚健事业如日中天之际,一封匿名举报信将他推向了风口浪尖。

2012年,一封举报信中指控褚健涉嫌贪占财产、论文抄袭以及生活作风问题,还提及他涉嫌资产转移。

虽然相关部门没有找到相关证据,褚健也以为此事就此平息,可不曾想,他和家人开始不断受到骚扰,甚至被人跟踪恐吓。

到2013年褚健在积极筹备参加中国工程院院士评选时,这封举报信居然被别有用心的人放到了网上,瞬间引爆舆论。

在不明真相的人群里,出现很多不和谐的声音和举动。

不过,浙大800多名老师和学生都折服褚健人品,坚信他不会违法乱纪,自发给他签署取保候审声明。

同时,王成、钟山等国家工程院院士,也联名为褚健向国家陈情:“相信任何系统,都会有漏洞,如果境外机构,利用我们司法系统里的漏洞,攻击了我们的核心研发人才,国家的损失不可估量!”

可悲的是,尽管并没有确凿证据可以证实褚健贪占财产,但法院最终还是认定他有罪,并判处他有期徒刑三年零三个月。

更令褚健痛心的是,在他被关押期间,中控集团里最核心的子公司中易和被贱卖,而收购的公司有外贸背景。

虽然这些打压很沉重,但褚健没有放弃,他一方面坚持不停上诉;

另一方面,他仍继续研究自动化领域的前沿知识,不希望入狱的经历让自己和时代发展的脚步脱轨。

据狱友回忆,当时褚健学习十分疯狂,有次甚至用牙膏在墙上做计算。

后来褚健看到洗掉罪名无望,考虑到高龄的父母,也为了早日投身于中国工业自动化发展,他只能无奈认下了这莫须有的罪名。

03

等到2017年,褚健终于刑满释放。

重新获得自由的他,却又面临巨大的挑战,名誉受损,事业陷入低谷,如何重新站起来成为他亟待解决的问题。

但褚健并没有被打倒。

他坚信自己的清白,并决定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价值。

之后他迅速回到自己创办的中控科技集团,重执大局,并带领团队投身于科技研发。

很快,褚健带领团队终于开发出了新一代工业互联网平台supOS。

这一平台不仅提升了中控集团的技术实力和市场地位,更推动了我国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发展。

紧接着,他负责的项目“工业控制系统安全保护技术应用示范”成功入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并获得了中央财政经费2758万元的支持。

看到“网络空间安全”重点扶持清单,褚健信心倍增,这不但国家对他和他的团队的认可,也是对他过去努力的肯定。

此后,褚健的事业发展越来越好。

2023年,中控科技上市,同年,褚健登上当年的胡润富豪榜。

与此同时,随着项目的深入推进和成果的不断显现,褚健的名誉也逐渐恢复。

他重新获得了业界的尊重和认可,再次成为了自动化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

回顾褚健的一生,他从一个意气风发的科学家到身陷囹圄的“贪占财产犯”,再到出狱后获得国家支持、重返科研前线的传奇人物,这一路走来经历了太多的风雨和坎坷。

然而,他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勇气,不断追求真理和创新,最终让自己的梦想得以实现。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期待褚健能够继续为我国的工业自动化领域做出更大的贡献。

同时,我们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像褚健一样,保持信念和勇气,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0 阅读:0

高见有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