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先学做人”这话说得多好!我们不能只抓孩子的智育,而应该让孩子各方面都得到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为他们一生如何做人奠定基础,使他们日后真正成为四化建设的有用之才。为此,所有家长都应该像何榕的爷爷那样,从一开始就注意孩子的全面发展,在家庭教育中,就是要发挥“寓”的作用,寓德育于智育之中,寓智育于体育之中,使德、智、体、美、劳各育互寓,对孩子进行综合教育。
中国古人教育孩子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游于艺”。“游于艺",就是利用艺术形式让孩子通过游艺活动受到教育。为此,古代教育家一向把琴、棋、书、画做为一个知识分子必须掌握的基本功来要求,有远见的师长也总是把学习艺术做为启蒙教育的重要内容。晋代太傅王导,经常用跟儿子下棋的办法,锻炼孩子的智力。他的儿子王悦很小就聪明有才,名声很大。
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的父亲是一个棋术很高的知识分子。在父亲的影响下,文天祥从小爱好下棋,能和同伴们在水中一边游泳一边口头对。游戏对他后来的智力发展有很大影响,说明了艺术活动对孩子早期教育有很重要的意义。这里要特别讲到的是汉末著名文学家、学者蔡选。史传蔡邕膝下无子,只有一个独生女儿叫蔡琐,即蔡文姬。为了教育好女儿,蔡邕除很早就教她读书以外,还特别注意用音乐对女儿进行启蒙教育。
艺术不但有助于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特别重要的是可以陶冶他们的性情,使他们从小具有对于美的渴望与追求。这对锻炼和培养他们的美好性格与品德都具有特殊意义。相传,唐代大诗人杜甫小时候曾经有幸看到当时著名舞蹈家公孙大娘表演的舞蹈--“剑器舞”,公孙大娘的精彩表演,使幼年杜甫似乎感到和发现了一个新的天地,从而展开想象的翅膀,激起了他对美的追求。
一直到晚年,每当杜甫回忆起儿时这一段美好的记忆时,仍然历历在目,令他惊叹不已。无疑,这对他成为一个伟大诗人是有重要影响的。艺术对人的启蒙教育作用如此深刻,应该引起所有师长的足够重视。特别是那些有条件使孩子接触各种文艺的家庭,更应该舍得在这方面多花些精力和本钱,使孩子从小在艺术的领域中受到锻炼。有的家长借口自己的孩子没有“艺术细胞”。
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专业艺术家,于是放弃艺术启蒙的作法是十分错误的。这是因为,启蒙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全面开发孩子的智能。根据现代科学的理解,智能具有两种含义,即一般智能与特殊智能。一般智能是从事一切工作都必须具有的基础条件。如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理解力、想象力及思维能力等等,特殊智能则是指从事某种特殊专业应具备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