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颜真卿麻姑仙坛记是颜真卿楷书碑文代表作品。碑文苍劲古朴,骨力挺拔,线条粗细变化趋于平缓,笔画少波折,用笔时出“蚕头燕尾”,多有篆籀笔意。
《麻姑仙坛记》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典范之作,是我们学习楷书的优秀范本之一。
颜真卿是中唐书法名家,他的楷书开一代新风,世称“颜体”,风格端庄雄伟,具庙堂之气,大字《麻姑仙坛记》即颜氏中楷杰作之一,是他中晚年书法成熟期的代表作。“秀颖超举”的《麻姑仙坛记》,是颜真卿于江西抚州刺史任上所书,大历六年(771),他游览南城县麻姑仙坛后,撰记以志麻姑得道之事,当时颜真卿六十三岁。
《麻姑仙坛记》碑原立于江西省南城县西南二十三里的麻姑山上。内容引述东晋葛洪《神仙传》记载王远、蔡经与麻姑会面的经过、刻划麻姑容貌仪表等。颜真卿按《图经》访古至南城县麻姑山、相传顶上古坛即麻姑得道处。开元中,道士邓紫阳于此习道,后获玄宗支持,建庙于坛侧。其后女道士黎琼仙、紫阳姪德诚亦继修香火,可见此地是灵气所聚之处,颜真卿因此撰文并书,镌刻于金石,以志其事。
此迹气势磅礴,向来为人们所称颂,可惜原石相传为雷火所破,因此原碑尺寸、行次、形制等今已不详。《麻姑仙坛记》至今流传有大、中、小字本三种,其中大字本最得颜书韵致,文物馆藏本即大字本。宋《宣和书谱》及朱长文称大字本风格秀颖,清何绍基评价谓“神光炳峙,璞逸厚远,实为颜书各碑之冠。”文物馆藏本后何氏跋更称“颜书各碑意象种种不同,此碑独以朴胜,正是变化狡狯之极耳。”可谓推崇备至。此本结字开阔稳妥,笔画厚重,竖画向外微张,笔力劲挺,通篇浑厚雄健,精神饱满。《麻姑仙坛记》与《颜勤礼碑》同是习“颜体”者普遍临仿对象,前者结体方正,后者较为修长,通过观摩二碑,可得颜真卿成熟书风的精髓。
有唐撫州南城縣麻姑山仙壇記。顏真卿撰并書。麻姑者。葛稚川神仙傳云。王遠。字方平。欲東之括蒼山。過吳蔡經家。教其尸解。如虵蟬也。經去十餘年忽還。語家言。七月七日王君當來過。到期日。方平乘羽車。駕五龍各異色。旌旗導從。威儀赫弈。如大將也。既
至。坐須臾。引見經父兄。因遣人與麻姑相聞。亦莫知麻姑是何神也。言王方平敬報。久不行民間。今來在此。想麻姑能蹔來。有頃信還。但聞其語。不見所使人。曰。麻姑再拜。不見忽已五百餘年。尊卑有序。修敬無階。思念久。煩信。承在彼登山顛倒。而先被記。當按行
蓬萊。今便蹔往。如是便還。還即親觀。願不即去。如此兩時間。麻姑來。來時不先聞人馬聲。既至。從官當半於方平也。麻姑至。蔡經亦舉家見之。是好女子。年十八九許。頂中作髻。餘髪垂之至要。其衣有文章。而非錦綺。光彩耀日。不可名字。皆世所無有也。得見方平。方平為起
立。坐定。各進行廚。金盤玉杯。無限美膳。多是諸華。而香氣達於內外。擗麟脯行之。麻姑自言。接侍以來見東海三為桑田。向間蓬萊水。乃淺於往者。會時略半也。豈將複還為陸陵乎。方平笑曰。聖人皆言海中行復揚塵也。麻姑欲見蔡經母及婦。經弟婦新產數十
日。麻姑望見之。已知。曰。噫。且止勿前。即求少許米。便以擲之。墮地即成丹沙。方平笑曰。姑故年少。吾了不喜復作此曹狡獪變化也。麻姑手似鳥爪。蔡經心中念言。背蛘時。得此爪以杷背。乃佳也。方平已知經心中念言。即使人牽經鞭之。曰。麻姑者神人。汝何忽謂
其爪可以杷背耶。見鞭著經背。亦不見有人持鞭者。方平告經曰。吾鞭不可妄得也。大曆三年。真卿刺撫州。按圖經南城縣有麻姑山。頂有古壇。相傳云麻姑於此得道。壇東南有池。中有紅蓮。近忽變碧。今又白矣。池北下壇。傍有杉松。松皆偃蓋。時聞步虛鍾磬之音。
東南有瀑布。淙下三百餘尺。東北有石崇觀。高石中猶有螺蚌殼。或以為桑田所變。西北有麻源。謝靈運詩題。入華子岡。是麻源第三谷。恐其處也。源口有神。祈雨輒應。開元中。道士鄧紫陽於此習道。蒙召入大同殿修功德。廿七年。忽見虎駕龍車。二人執節於庭
中。顧謂其友竹務猷曰。此迎我也。可為吾奏。願欲歸葬本山。仍請立廟於壇側。玄宗從之。天寶五載。投龍於瀑布。石池中有黃龍見。玄宗感焉。乃命增修仙宇真儀。侍從雲鶴之類於戲。自麻姑發迹於茲。嶺南真遺壇於龜源。花姑表異於井山。今女道
士黎瓊仙。年八十而容色益少。曾妙行夢瓊仙。而飡花絕粒。紫陽姪男曰。德誠。繼修香火。弟子譚仙巖。法籙尊嚴。而史玄洞。左通玄。鄒鬱華。皆清虛服道。非夫地氣殊異。江山炳靈。則曷由纂懿流光。若斯之盛者矣。真卿幸承餘烈。敢刻金石而志之。時則六年夏四月也。
颜真卿的《麻姑仙坛记》在书法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的此碑拓本更是书法艺术珍品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值得深入探究与品鉴。
从整体风貌来看,该拓本展现出颜真卿书法独特的雄浑大气与古朴厚重。其字体端庄稳重,每一个笔画仿佛都蕴含着千钧之力,却又不失灵动与韵律。与颜真卿其他著名作品相比,《麻姑仙坛记》拓本更显内敛含蓄,没有那种肆意张扬的笔触,而是以一种深沉的力量感和静谧的艺术感染力打动观者。
用笔方面堪称精妙绝伦。颜真卿以其独特的中锋用笔为主,笔画饱满圆润,起笔与收笔处皆有含蓄的回锋动作,犹如藏锋于鞘,待时而发。例如横画,起笔时微微逆锋入纸,而后中锋缓缓行笔,至末端顿笔回锋,整个过程沉稳有力,粗细变化自然流畅,体现出极高的控笔技巧。竖画则如苍松挺立,挺拔而富有弹性,力透纸背。捺画更是特色鲜明,一波三折,捺脚处厚重而不失飘逸,仿佛承载着岁月的沉淀与文化的底蕴。这些用笔特点共同构建起了《麻姑仙坛记》拓本坚实而富有生命力的笔画体系。
结体上独具匠心。字的重心较为平稳,多呈左右对称或上下均衡的态势,但又并非机械的对称,而是在对称中蕴含着微妙的变化。如一些左右结构的字,左右部件之间相互呼应、顾盼生情,或左紧右松,或左低右高,给人以和谐而灵动的美感。整体的字势较为宽博,有一种雍容大度的气象,彰显出颜真卿书法所特有的恢宏气度。这种结体方式不仅使单个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更使得整幅作品在章法布局上呈现出一种规整而有序的美感。
章法布局严谨有序。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间距安排恰到好处,既不过于紧密显得局促,也不过于疏松而导致松散。每行字的中轴线相对垂直,给人以整齐端庄之感。然而,在这种规整之中,又通过字的大小、长短、宽窄变化以及笔画的粗细浓淡对比,营造出一种自然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观者在欣赏时,目光随着文字的行列移动,仿佛能感受到一种音乐般的节奏起伏,时而舒缓,时而激昂,使人心旷神怡,沉浸在书法艺术的美妙境界之中。
从文化内涵的角度而言,《麻姑仙坛记》拓本不仅仅是一件书法作品,更是颜真卿所处时代文化精神的一种艺术呈现。颜真卿为人刚正不阿,其书法风格也深深打上了他个人品德与精神境界的烙印。此拓本所传达出的那种雄浑、古朴、厚重的气息,反映了唐代文化的繁荣昌盛与大气磅礴,以及儒家思想所倡导的中正平和、刚健有为的精神内涵。它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熠熠生辉,为后人研究唐代书法艺术、文化风貌以及颜真卿的个人艺术成就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颜真卿《麻姑仙坛记》拓本以其卓越的书法艺术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书法艺术宝库中的不朽之作。它吸引着无数书法爱好者和文化研究者前来瞻仰、学习与研究,不断地为后人汲取书法艺术的精髓、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灵感与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