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虽然短暂,可发生的故事那叫一个精彩。很多人都觉得隋朝的亡国之君就是隋炀帝杨广,毕竟隋朝二世就亡了嘛。但您知道吗,其实在隋炀帝之后,还出现过一个15岁的傀儡皇帝,他就是杨侗。这杨侗的一生啊,那真是充满了悲剧色彩。
杨侗的父亲是隋炀帝的嫡长子杨昭。杨昭小时候可讨爷爷隋文帝喜欢了,隋文帝直接把他养在后宫。这孩子打小就老成持重,3岁那年,看到爷爷隋炀帝把手搭在奶奶独孤皇后肩膀上往前走,他觉得这不符合天子的体统,吓得赶紧到一边去不敢看。就因为这事儿,隋文帝觉得这孩子特别有长者心性。
后来隋炀帝登基,顺理成章地立杨昭为太子。隋炀帝这人虽然荒淫无道,但杨昭可是个好太子,节俭、仁爱、性格温和,关心臣下还孝敬父亲,武力值也不低,几乎具备了古人心目中理想太子的所有美好特质。可老天爷不长眼,杨昭寿命不长。
隋炀帝喜欢四处巡游,太子杨昭就留守长安。大业二年,杨昭到洛阳朝见隋炀帝,几个月后隋炀帝让他回长安,杨昭因为从小在祖父身边,很少能长久陪伴父亲,就下跪请求多待一段时间。可隋炀帝不愿意啊,嫌儿子耽误自己享乐。杨昭连着磕头好多次,心情悲伤加上身体胖,结果就病倒了,没过多久就去世了,年仅23岁。
这一年,杨昭的次子杨侗还不到3岁。隋炀帝倒是没忘记杨昭的3个儿子,把他们都封为了亲王。不过隋炀帝明显更偏爱杨侗的大哥杨倓。本来隋炀帝想立次子杨暕为太子,连东宫属官都给了杨暕,可杨暕飘过头了,娇纵跋扈不说,还和隋炀帝抢美女,这下把隋炀帝气坏了,不仅不立太子,还老带着嫡长孙杨倓在身边。有人猜测,隋炀帝是打算等杨倓长大直接立太孙呢。而杨侗就像个小透明,在隋炀帝带着杨倓到处巡游的时候,只能留守东都洛阳,眼巴巴地盼着祖父和大哥回来。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隋炀帝在江都花天酒地,让王世充在江南选美女充实后宫。就连皇后萧氏都对他没信心了,有人跟萧皇后说到处有人造反,侍卫都动摇了,萧皇后就说大势已去,别让陛下烦恼了。大业十四年,隋炀帝身边的近臣都反了,宇文化及被推为首领,派人杀进皇宫,隋炀帝被杀,杨侗的大哥杨倓也一同遇害。15岁的杨侗远在洛阳,逃过一劫,但他的日子也不好过。
早在隋炀帝被杀前一年,李渊的唐军就攻入长安。李渊为了名正言顺称帝,就立了杨侗的小弟弟、13岁的杨侑为皇帝,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杨侑就是个傀儡,一年后,隋炀帝被杀,李渊接受杨侑的“自愿”禅让,称帝建立唐朝,杨侑第二年就被杀了。
而在洛阳,王世充也把杨侗扶上了皇位。这事儿还得从隋炀帝被杀前一年说起,当时瓦岗军的李密攻打洛阳,隋炀帝任命王世充为总指挥去救援。王世充作战不利,加上天气严寒,损失好几万人,自己把自己囚禁请罪。镇守洛阳的杨侗知道洛阳大局得靠王世充,就派人释放了他,让他继续作战。隋炀帝被杀的消息传来,王世充等大臣就拥立15岁的杨侗为皇帝,王世充等7人辅政,王世充权力最大。
杨侗登基的时候,天下大乱,他说是隋朝皇帝,实际上也就是洛阳城的皇帝,而且朝政还不由他做主。但杨侗不甘心当傀儡,他想拯救隋朝。机会来了,杀了隋炀帝的宇文化及也拥立了个傀儡皇帝,率军来到洛阳。杨侗在大臣元文都建议下,秘密派人见李密,封李密官职,承诺他打败宇文化及就让他辅政。杨侗想先利用李密打败宇文化及,再让他对付王世充。可这计划很快败露,王世充很生气,对将士们说李密进城他们就没活路。元文都得知后想先下手为强杀王世充,结果部下告密,王世充包围皇城,打死元文都,还把皇宫侍卫换成自己人,然后假惺惺向杨侗请罪,杨侗也没办法。
从这以后,王世充独揽朝纲,杨侗成了彻头彻尾的傀儡。李密打败宇文化及后,发现洛阳城变了天,杨侗的承诺实现不了,就率军回了瓦岗寨。王世充没了外敌压力,就开始准备篡位。有一次他吃了杨侗赏赐的食物后大吐特吐,宣称食物有毒。不管这是不是他计划的一部分,反正他以此为由不再见杨侗。
没过多久,杨侗被迫封王世充为王、相国,加九锡。619年4月,王世充的党羽进宫让杨侗禅位给王世充。杨侗大骂他们,可在乱世里,没兵权根本斗不过王世充,最终还是被迫禅位。
杨侗退位后,还有人拥护他。以礼部尚书裴仁基为首的几十个人想打着杨侗的旗号刺杀王世充,再立杨侗为帝,结果事情败露,这些人都被处死灭族。王世充容不下杨侗了,派侄儿王行本拿着毒酒去见杨侗。杨侗看到王行本就知道自己活不成了,他很冷静地要求见母亲一面,王行本不同意。杨侗只留下一句话,就平静地喝下毒酒。可古代毒药质量不行,杨侗喝了久久不能气绝,王行本不耐烦,把他活活勒死。这一年杨侗才16岁,在位一年基本就是傀儡。
相传,杨侗临终前说了一句:“从今以去,愿不生帝王尊贵之家”,让“愿生生世世,再不生于帝王家”,这句话流传了下来,道尽了皇室的悲凉。
其实,历史上还有不少人说过类似的话,像刘宋13岁的末代皇帝刘准,被篡位的萧道成杀死时大哭着说“愿后身世世,勿复生天王家”;刘宋孝武帝的爱子刘子鸾,被哥哥刘子业嫉妒杀害前也悲哀地说“愿身不复生王家”。这些皇子皇孙们面对国破家亡、皇室手足相残,内心该有多痛苦啊。话说回来,要是真有机会选择,您愿意生在帝王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