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中山二路电信局宿舍区的一间简陋小屋里,有一件 “稀世奇珍”——一个破旧的沙发。
凡是苦恼于子女教育的父母们,一定对这件宝物梦寐以求:从1983年起到2015年,32年的时间里,这件沙发上睡过躺过87个孩子,他们9成以上都考入了大学,其中不乏中国政法大学、浙江大学、香港大学等全国名校。
但更令人咋舌的是,还有11人考入清华、9人考入北大,也就是25%的清北录取成功率。
而广西学生每年能考入这两所学校的比率,不超过万分之五。
然而这件宝物的主人麦琼芳,却只是一个大字不识的普通妇女。
她究竟是用了什么样的魔法,把旧沙发变成了赛过文曲星的神坛呢?
瑶族乡亲的“女儿”
要想拥有麦琼芳的沙发,首先必须接过她的扁担。
只不过和普通扁担不同,这些扁担像人一样,也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
1983年,当时麦琼芳刚满23岁,在百色市人民医院里,是一个毫不起眼的洗衣房勤杂工。
缘分起因,是麦琼芳在广州军区服役的未婚夫韦家延,有个要好的战友赵才旺。
赵才旺也是百色人,来自于田林县利州瑶族乡,母亲生了病,但是瑶乡偏僻闭塞,语言不通,许多人就算得了病,也不愿意轻易出门,找大城市的医院看病。
眼看好友日夜烦忧不已,韦家延便为赵才旺介绍了在医院工作的未婚妻。
当赵才旺的父母和表妹找上门的时候,麦琼芳一脸惊讶,她当时还不知道韦家延竟然背着自己就擅自做了这样主张。
不过韦家延敢对战友打包票,并不是因为鲁莽和大男子主义,而是因为他对自己这个未婚妻的人品实在太了解了。
了解到前因后果,麦琼芳二话没说,就当起了两位瑶族老人的“女儿”,领着他们到医院各处检查治疗。
检查下来,赵妈妈必须住院治疗,可赵爸爸和表妹又不能丢下家里的生计不管。
关键时刻,麦琼芳再次站了出来解决这个两难困境,在赵妈妈住院的一个多月里,她端茶送饭,就好像是亲女儿一样。
治疗的效果十分令人满意,可是赵才旺的后顾之忧却更大了。原来等赵妈妈出院一结算,才发现住院一共花去了一千多元的费用。
这笔钱今天看来不算什么,可当时,在城里有稳定工作的麦琼芳,一个月的工资也不过是2位数。
对于务农为生的贫苦瑶族乡亲来说,这笔钱就成了难以想象的天文数字。
麦琼芳不忍心看着在医院里尴尬的赵才旺父母,主动提议为他们垫付了这笔钱,好让他们安心回家。
后来,在哥哥姐姐和同事们的帮助下,麦琼芳用一年多时间,总算填上了这个大窟窿。
赵才旺父母回到家乡,把这番奇遇向乡亲们仔仔细细说了一遍,一下子就打开了整个村子不敢看病的心结。
许多曾经在家中忍受病痛无计可施的瑶族乡亲,纷纷来到百色医院,而麦琼芳就干脆做了他们所有人的“女儿”,想尽办法为他们排忧解难。
过了没多久,乡亲告诉麦琼芳,希望她也能来瑶乡做个客,再看望一下赵妈妈。
其实乡亲们不说,麦琼芳也早就有这个心思。
谁料这一趟旅行,促成了第一代扁担正式“上任”。
挑起扁担进瑶乡
今天的人们去到各种瑶族民族乡游玩,看到最多的,也许是秀丽的风光、长寿的老人。
但是当麦琼芳来到瑶乡,眼里却没有什么赏心悦目的风景。
她满眼满目,看到的不过是堆满柴火杂物的破烂木板房,甚至是烂棚子;人们不分年纪胡乱穿着一样破烂陈旧的衣服,有条件的人家可以穿拖鞋,但更多的人光脚就踩在冰冷的地面上。
麦琼芳自己不是什么有钱人,也见过比自己更穷的人家,比如1979年,她遇到过一位百色达江乡的小男孩,好不容易考上中专,连去桂林上学的路费也付不起。
可是眼前的瑶族乡亲们家中的窘况,远远超出了麦琼芳的认知。
好好的一趟“探亲”之旅,没有带给麦琼芳一丝喜悦,反倒让她在回来的路上心神不宁。
达江乡的小男孩得到了麦琼芳的资助,最后成功去往桂林上学,但是瑶族乡这成片成片、无处不在的贫穷,又该如何解决呢?
麦琼芳没上过什么学,她不懂得也想不出什么宏伟蓝图,但是她也不愿坐视乡亲们继续忍受缺衣少食的日子。
千里之行,起于跬步,麦琼芳有手有脚,干脆先采取实际行动再说。
回到百色,她就放下面子,开始四处挨家挨户讨要多余的衣服和家具。麦琼芳首先从自己家要起,母亲是她第一个开口的对象。
母亲得知女儿的目的,没有说一句反对的话,只是看了看同样清贫的家中,告诉女儿:“你看看有什么用不到的东西,就给他们拿去吧。”
母亲说这句话的同时,一定也想起了她的母亲,也就是麦琼芳外婆曾经说过,“人立足于世,出生需要他人帮忙,死后需要他人埋葬,所以人这一辈子都需要别人的帮助。”
于是她也教给了女儿一句话:“人出生有两只手,一只帮助自己,另一只就用来帮助别人。”
两代母亲同样善良明理,这样的支持给了麦琼芳很大信心,她利用工作便利,开始在洗衣房里收集一些被换下来丢弃的好衣服,清洗消毒之后,加入自己的收藏。
从那段时间开始,麦琼芳的同事邻居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问话:“这件东西你们还要吗,不要可以给我吗?”
衣服鞋子,锅碗瓢盆,粮米油盐,麦琼芳来者不拒,一律装到两个结结实实的大袋子里。
等到袋子装满了,她就拿起一根扁担,一头挑一个,徒步走上三四个小时的山路,送到惊喜不已的瑶族乡亲手中。
从1983年起,麦琼芳就像信使一样,每个月都会挑一次麻袋进山,30多年从不间断。
在妻子的榜样下,婚后韦家延也加入了挑夫的队伍,后来两人的儿子韦晶出世,长到4岁的时候也拿着一根小扁担挑着几件小衣服,和父母一起走在这条充满爱心的山路上。
一趟又一趟送货,磨坏了一根又一根扁担,算下来,这些扁担前赴后继,整整传递了18代。
那些原先对麦琼芳索要物资感到不理解,喊她“傻姐”的人们,渐渐了解了背后的动人故事,开始主动往麦琼芳家里送东西。
“麦姐,我这米太多吃不了,你拿去给他们吧”“ 麦姐,我这里还有半桶油”…
瑶族乡亲的生活终于得到了一些改善,可是光靠捐资赠物,不可能是长久之计,解决瑶乡贫苦的最根本办法,在哪里呢?
沙发睡出状元郎
在麦琼芳第一次进瑶乡不久,她就遇到了揪心的一幕,只见一位母亲搂着一位孩子痛哭,孩子手里拿着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母亲却没钱供他继续读书了。
瑶乡的孩子只是穷,却不笨,要不是受到经济条件限制,本该有多少聪明的孩子能考上大学啊。
麦琼芳再次想起了那个达江乡的小男孩,他虽然只考上了中专,可是以后很有可能就会在富裕的桂林市生活。
眼前这个孩子如果能够上大学,毫无疑问命运也将彻底改变。
下一次进山,麦琼芳找到那对母子,塞给了她们50元钱,而当时麦琼芳自己一个月的工资也只有47元。
母子脸上喜悦感恩的表情,让麦琼芳感到莫大的快乐,“一定要资助孩子们上学”,这个想法从此再也没有在麦琼芳心里产生过动摇。
自那天开始,麦琼芳挑担的路径不仅只有百色的瑶乡,也扩展到了河池的壮寨,每次送物资的同时,她也格外关注附近有没有失学儿童。
为了给那个考上大学的男孩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麦琼芳主动邀请他来到自己家中暂住。当时韦晶尚未出生,韦家延面对家中突然到来的外人,没有表现出任何不悦,马上就接受了这个“大儿子”。
此后,韦家的各种“儿子”、“女儿”越来越多,最多的时候,家里住了14个孩子,一个星期要吃掉90斤大米。
自韦晶懂事起,他就几乎没有好好睡过一张床,因为家中层层叠叠,睡满了哥哥姐姐,麦琼芳在家里摆了5张上下铺,在地上铺两张床,又买了一张大沙发,也可以睡两个人。
这么多孩子挤在麦琼芳86平方米的家里,专业的教师也未必能管好,而麦琼芳文化水平不高,又怎么管理他们呢?
答案是根本不需要管。
在麦琼芳家中,根本见不到孩子们之间争吵打闹的场景,所有孩子们都自觉主动地帮助“麦妈妈”做家务、打扫卫生、种菜喂猪喂鸡。
麦妈妈不能教他们做作业也没有关系,高年级的哥哥姐姐会手把手辅导低年级的孩子们,就像照顾亲生弟弟妹妹一样,而为了能够做好这个工作,他们自己学习又格外认真努力。
那张睡出了20名北大清华学生的神奇沙发,也就此诞生。
前前后后,麦琼芳一共教出了87个好孩子,其中只有韦晶一人是她的亲生儿子。那些没有考上大学的孩子们,也都进了部队,在国家最艰苦的地方奉献青春。
孩子们令妈妈感到欣慰,但其中有一位叫做黄俊的孩子,却带给了麦琼芳巨大的打击。
黄俊也在部队服役,原本有一年,他要带战友回麦琼芳家里,一起好好过个年,谁知就在快要到春节的时候,突然来了一封信,请他赶往部队。
麦琼芳没有等来活生生的儿子,反而被带到殡仪馆,见到了因为拯救两名落水儿童而牺牲的黄俊烈士。
麦琼芳扑在黄俊身上泣不成声,从此没有上大学的黄俊,却成了麦妈妈最骄傲的孩子。
转型共同致富
2015年,55岁的麦琼芳被评为“中国好人”。一张“麦家楷模”的匾额,由世界麦氏宗亲会送到了麦琼芳家中。
结果之后不久,她突然宣布:不再收养孩子。
一时间舆论铺天盖地,纷纷质疑她此前30多年行善的动机。
其实,除了韦晶和他的86个兄弟姐妹们,谁还有资格评价麦琼芳呢?
韦晶知道,母亲为了挑货,在1985年一次不幸摔下悬崖,留下了一辈子也无法痊愈的腰伤。
家里所有考上大学的兄弟姐妹人人每月都有母亲500元的资助,可他这个唯一亲生儿子却只有400元。
那些考上各地名校、走进清华北大,如今早已成了专家、市长的孩子们知道,2004年韦爸爸不幸遭遇车祸去世,麦妈妈自己也失业待岗,一家子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
可是为了给他们挣学费,麦妈妈咬咬牙,坚持找了三份工作,白天干活,下午摆烧烤摊,晚上看大门,一天下来,几乎连好好睡一觉都成了奢望。
坚持到2015年,已经是麦琼芳身体的极限,她的确再也负担不起照顾小孩对健康的损耗了。
如果麦琼芳愿意,她可以向已经有出息的孩子们求助,孩子们也时刻准备着对母亲报答深厚的恩情,只要她把家中来往的书信都摆出来,一切都不言自明。
可是麦琼芳没有这么做,她丝毫不在意网络舆论的聒噪,埋头坚持自己的公益事业。
不是她失去了帮助别人的愿望,而是她发现了另外一种更有效的公益方式。
麦琼芳创办了百色市扁担姐工艺品贸易有限公司,产品是她从瑶乡壮乡挖掘出来的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美丽工艺品“麽乜”。
许多在深山中的妇女和残疾人士,通过麦琼芳出售麽乜,自食其力走上了脱贫致富道路,而这才是从根本上改变当地贫穷落后面貌的方法。
虽然不再收养孩子,但是往送物资下乡的传统没变,随着时代进步,麦琼芳也用上了更先进的社交媒体,许多受她影响到好心人也主动加入进来,或是免费为她开车,或是出钱出物,一起送往百色周边的贫苦村落。
2018年,麦琼芳的母亲以105岁高龄辞世,人人都说,这是麦琼芳善行得来的好报。
2021年2月25日和3月1日,麦琼芳相继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称号。
“我教不了孩子们知识,我只能教会他们做人。”如今麦琼芳培养出来的87个孩子,人人热心公益。其中47个孩子身在国外,还不忘捐资帮助更贫苦的非洲人民。
不管他们飞得多远,他们手中都有一把麦琼芳家的大门钥匙,麦妈妈永远等着自己孩子回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