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世界是否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及核战争的看法。

听百姓哲说 2025-02-17 04:48:34

近期,随着俄乌冲突及巴以战争陷入僵局,有关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舆论甚嚣尘上,这一话题,也成了国内军事博主博取流量的热门题材。

我对国际关系的动态颇为关注,但鲜少公开发表见解。关于这一问题,姑且写下几点看法,虽知发表后亦难产生显著影响。

冷静分析问题者毕竟少数,多数人更倾向于追逐热点话题,对于第三次世界大战乃至核战争的潜在威胁,往往并不十分重视。对于这类事件,我们普通民众似乎只能听天由命。

然而,我坚信人类战争的根源在于争夺资源、维护各自利益,而非单纯为了争斗。战争的发起与结束多由政治家决策,他们往往无需亲历战争的残酷。

当战争双方均无利可图且胜负难分时,谈判便成为可能。当前俄乌战争的现实正是如此。因此,当前国际舆论普遍倾向于通过谈判终止战争,但主导方俄美两国显然意在通过妥协谋取利益。俄方的所谓妥协言论,以及美方提出的以乌方资源换取3500万元援助款的提议,就是在争取利益。任何战争皆以利益为基准,而非以核战为目标。显而易见,这场战争的最大受益者是俄美两国,间接受益者为乌欧当权者,而最大受害者则是乌欧民众。欧洲面临经济实力下降、民众生活水平恶化的困境,乌克兰则承受国土沦丧、人民生命损失的惨重代价,这便是战争的结局。

至于核战,其结果将是地球毁灭、人类同归于尽。因此,任何利益相关方及掌握权力的当权者都不会轻易选择核战,这些人握有核开关,料想他们也不愿走向灭亡。故核战发生的概率几乎可以忽略。

然而,核战的可能性并非完全不存在。上述分析基于当权者保持理性,但无法排除某个当权者瞬间失去理智的可能性,届时人类或将面临灭亡之灾。

那么,核战能否被制止?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反导系统,包括中段和近段反导,仍存在极大不确定性。当前仅处于相互恐吓震慑阶段,即使反导技术先进的国家也只能减少危害,无法完全避免。我国强大的地下核长城彰显了我们在核战争中的优势地位,即核武器的生存与反击能力,向世界宣告:若不想自取灭亡,便勿对中国轻举妄动。

在这个地球上,无论国家大小,若使用核武器,便是全人类的公敌,因为这等同于毁灭全人类,绝对不可容忍。因此,我国坚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向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若任何国家胆敢使用核武器,将自动成为我国的敌人,我国将立即对其实施反击,以拯救地球人类。在这点上,尽管俄乌战争的相关方叫嚣得厉害,却始终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要让人类摆脱核武器的阴影,唯一的途径在于初段反导,即在核武器发射地将其就地引爆,给发射国带来毁灭性灾难,从而制止核战争。这也是北约执着于东扩以及俄罗斯发动对乌克兰战争的根本原因,同时也是乌克兰不被允许加入北约成为俄乌和平谈判核心议题的原因。

同理,若我国周边部署的导弹具备对我国核反击的初段打击能力,我国必将立即采取强硬反制措施。这也是为何我国军方对菲律宾方面的措辞愈发严厉,因为他们竟在离我国最近的岛屿上部署中程导弹,这种行径无疑是自寻死路。

每当他们在我国周边进行军事演习,我们总是以更大规模的演习予以回应,目的在于一旦他们试图发射导弹,便让其在他们的军舰上爆炸,实现初段反导。

那么,如何彻底终结核武器对人类的威胁?我不妨大胆提出一些看法。

在我看来,最有希望终结核武器威胁的,是我国迅猛发展的航天科技。依据在我国的科技规划中的南天门计划和太空太阳能发电计划。南天门的太空航母可搭载强大的激光发射器,而这种发射器的功率必须足以覆盖地球任何角落,所需电力则由太空光伏发电提供。激光速度为每秒30万公里,瞬间可达地球,届时地球上所有核武器将丧失发射功能,只能自取灭亡,从而使核武器的存在失去意义。

那么,核武器是否就毫无用处了呢?我们还面临太空星体撞击的威胁,未来的核武器可以部署到太空航母上,执行保护地球的使命,即在外太空提前用核武器击碎那些可能撞击地球的小行星,避免人类遭受毁灭性灾难,不远的将来,中华民族将把人类从核武的阴霾中解救出来,我坚信这一天肯定会到来。

我既非专家,也非专业播主,只是一个普通老人,在此杞人忧天罢了。

0 阅读:5